五环大课堂日学习结构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6042093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环大课堂日学习结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环大课堂日学习结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环大课堂日学习结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环大课堂日学习结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环大课堂日学习结构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徽铜都双语学校自主发展型五环大课堂语文班级: 姓名: 日期:4月17日 编号 001 设计人:安徽铜都双语学校 李玲 自学使能力提升 展示让神采飞扬【自研课】晨读课:(30分钟)目 标:1、自由朗读雨霖铃,准确把握语气、语调、情感; 2、熟读基础上,背诵雨霖铃。 (20分钟) 检 效:(检效本)组内互背,竞选出优秀者参加全班诵读比赛。 (10分钟) 预习课:(晚自习20分钟) 自读自悟:雨霖铃完成如下任务: 资料准备: 作者生平及创作风格,本词的写作背景。 自主积累: 古代描写离别之情的诗词,摘抄其中的名句。 自我感悟: 结合注释,读懂词句含义,了解整首词的内容。 【展示课】(时段: 60

2、分钟 ) 学习目标(1分钟):通过自读、自品、自悟,交流展示,能准确把握诗歌内容;深刻体会诗歌情感;赏析品鉴诗歌艺术特色。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课堂元素导学流程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环节质疑评价环节总结归纳环节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随堂笔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一咏三叹诵读寻情入情诵读(不少于三遍),做到:认准字形,读准字音;正确断句,读出节奏;把握基调,读出韵律。整体感知:词中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预时:4分钟A、 A、两人小对子:相互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给对方评定

3、等级;交流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B、 B、四人互助组:组长、 副组长主持组内的互 动,重点交流疑难问题,如:词中有哪些意象,分别有什么样的典型意义;创读拓展。C、 C、八人共同体: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结合展示内容,参照展示建议,优化展示形式,分派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预演。预时:10分钟展示单元一:诵读,让我们口齿留香建议:1、有精当诵读指导语的设计(语速、语调、节奏);2、有组内成员入情入境的诵读展示;有多种发动形式,营造班级竞读氛围。3、板书呈现词作的内容总结,可用结构示意图的形式;代表阐述,语言简洁明了;分析意境要结合词句。展示单元二:品读,让我们神思飞扬建议:1、遴选本组

4、最佳品析成果展示于黑板;2、能结合自己的古诗积累进行比较阅读(重点分析的典型意义及表达效果);3、鼓励个性化的解读和独到的见解。展示单元三:创读,让我们秀场生辉建议:1、遴选本组最佳创读成果展示于黑板词作仿写;绘画;词作配曲演唱;板书脚本(简写;脚本基本格式要体现);2、能以最佳组合、最佳姿态、最优表现展示本组风采;3、各组积极评价,同时可对他组展示进行挑战!预时:30分钟整体感知: 。我的赏析: 。我的创造; 。浅斟低吟品析写情品析鉴赏:潜心会文,自选角度(章法结构,名句品析,分析意象,领悟意境,鉴赏写法)自由赏析。预时:5分钟驰骋想象创读拓展创读拓展(以下项目供选择):1、诗意仿写:从词作

5、核心意象中任选一二,尝试创作一首小诗;2、为词配画:根据词作意境,为课文配上一幅插图,并说明你的构思;3、配乐演唱:选择与词作风格相近的曲调,用歌唱演绎词作;4、创作脚本:为MTV导演提供摄制脚本(背景音乐、场景、时令、地点、人物情节)。预时:6分钟当堂反馈齐声诵读雨霖铃,再次体验词的情感和韵味。预时:3分钟【训练课导学】 “日清过关”巩固提升三级达标训练题 书写等级 达成等级 批阅日期 基础题 一、古诗词填空 1、问君能有几多愁? 。 (李煜虞美人)2、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3、十年生死两茫茫,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十二日记梦)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辛弃

6、疾青云案 元夕) 5、 ,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6、 ,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发展题 二、根据对雨霖铃的理解,简答下列各题:1、词的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何作用? 2、赏析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提高题 三、高考链接: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高考全国卷一)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培辅期望】(附培辅单) 疑惑告知: 效果描述: 自主反思(日反思) 知识盘点: 心得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