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北方地区.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603753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北方地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六章 北方地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六章 北方地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六章 北方地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六章 北方地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 北方地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北方地区.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主备人 翟引娣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2. 在地形图上识别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3.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4. 运用北方地区的农业分布图说出主要农作物及作物熟制;5. 举例说出河流在北方地区发展中的作用及特征;6. 根据资料,分析北方地区春旱对农业的影响。教材分析:在学习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知识的基础上,教材首先带我们走进的是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人口稠密,工农业经济发达,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区域。这些都和本区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所以第一节首

2、先介绍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内容包括本区的位置范围、三大地形区、气候类型及特点、土壤特征和旱田为主的农业。设计灵活多样,文字叙述言简意赅,图表、活动和阅读材料穿插其中,丰富了学习内容,增加了知识的生动趣味性,有利于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和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七年级下册世界的分区和主要国家,已经积累了一些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这对于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来说很有帮助。虽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初步学会利用地图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都需要进一步提高。有时在某些具体的稍有难度的问题目前仍感到茫然,不知从哪下手,不能够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也有待于提

3、高。教师应合理的创设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目标:1. 要求学生运用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2. 要求学生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3. 要求学生了解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教学重点:1. 依图描述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2. 利用地图识记北方的主要山脉、河流、地形区,了解 农业特色。教学难点:1

4、. 读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的气温与降水图,分析北方各地的气候差异,并说出其主导因素2. 理解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了解人们的应对措施。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分析发展农业的优势与不足,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2. 了解国家为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而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讨论人们为应对春旱而采取的种种措施等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励他们为改变家乡的面貌而努力学习。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备注补充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任务:1.描述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2.找出北方地区的主要山脉、河流和三大地形区。3.说出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4.“黑土地”和“黄土地”是如何

5、形成的?有什么特点。5.找出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6.阅读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分布图,分析总结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及作物熟制,不足及措施。7.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华北平原长期以来春旱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这里的人们又是怎样应对春旱的呢?评价方式预习反馈:前面四个问题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读图,边读边找边做标记,这部分内容有的在上节课学过,有的在上册教材中学过,能够独立完成,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一方面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检测。后面的几个问题难度较大,不仅要求学生在图上找出有用的地理信息,而且还要能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对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要求

6、较高,因此可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小组间交流的形式,并在教师的知识指导下完成。评价方式当堂提问突破关卡:一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但北方地域辽阔,跨经纬度较广,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三部分,他们的气候特点,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多媒体出示: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三城市的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师生共同完成教材P10“活动”第1题。)首先,让学生在教材P9图6.3上找出三个城市的位置,分三个小组分别探究完成以下题目,然后小组间交流,分别展示答案,最后教师精讲点拨。1. 说出三个城市共同的气候特征。2. 比较齐齐哈尔与石家庄的气候差异,并说出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3. 比

7、较延安与石家庄的气候差异,并说出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教师点拨1. 三个城市都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20)。2. 冬季齐齐哈尔气温远低于石家庄,(接近-20),夏季齐齐哈尔气温也低于石家庄,年降水量齐齐哈尔小于石家庄。(主要原因:纬度因素)3. 冬季和夏季延安的气温都低于石家庄。(主要原因:地形因素。延安位于黄土高原,海拔较高)石家庄年降水量大于延安,(主要原因:海陆因素。石家庄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二 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分布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耕作制度优势不足及措施东北平原小麦、玉米大豆甜菜一年一熟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集中连片、雨热同期气温较低华北平原小麦、玉米棉

8、花、花生、枣、柿子、苹果、梨二年三熟降水偏少、春旱严重采取措施目前:南水北调长远;发展节水农业黄土高原谷子柿子、枣二年三熟一年二熟三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华北平原长期以来春旱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这里的人们又是怎样应对春旱的呢?多媒体出示“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小组合作探究相互交流1. 春季华北平原气温迅速回升,蒸发量增大,而夏季风弱,雨季未到,降水少,气候干旱。2. 春季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加上华北地区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多造成水资源短缺。春旱严重威胁着农作物的生长,制约了经济农业的发展。3. 推广种植耐旱作物品种,增强抗旱能

9、力;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灌溉用水;国家修建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新建水库等水利设施,夏季时多储备水资源。采用地膜覆盖农作物。打机井。评价方式当堂检测:1.下列山脉位于北方地区和其他地区分界线上的是( )A.大兴安岭B.太行山C.昆仑山D.南岭2.下列地形区中,不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A.华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黄土高原D.东北平原3.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4.下列以面食为主的地区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5.下列工程为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缺乏

10、而修建的是( )A.西气东输B.西电东送C.南水北调D.京广高铁6.读石家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石家庄的气候类型属于 气候。(2)石家庄的土地利用类型属于 地,粮食作物以 为主。(3)石家庄的春季降水 ,容易发生 。评价方式分层作业: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提升的训练。评价方式口头与书面教后反馈:本节课从整体上来说,内容不多,难度也不大。部分内容以前学过,学生并不陌生,只是需要再梳理总结,学起来相对轻松。比如,北方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完全能够掌握。但个别内容也有一定的难度,一是比较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气候的差异并说出原因,学生必须先要弄清三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所处的地形区,再进一步读三地的气温(要分别读一月份和七月份气温)和降水图,找出差异,并和地理位置联系,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应安排学生合作探究,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最终找到了正确答案。二是分析春旱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效果会更好。关于黄土的形成,教材只提了华北平原,由黄河,海河及从黄土高原携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黄土高原在第三节还要专门学习,因此它的形成没有具体讲述,为了不给学生增加难度,本课教学也没有涉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