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体会.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6035600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教学的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阅读教学的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阅读教学的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阅读教学的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教学的体会.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教学的体会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在这个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用怎样的话题和方式开展对话,从什么地方开始对话,这就是教学的切入点。 教材的每一个模块,每一个单元,乃至每一篇课文,为我们构筑了一个个对话的平台,如果对话的话题(切入点)选得好、选得准,就能发挥出教学的杠杆作用,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去自主学习,去探究发现,使阅读的信息、阅读的心理、阅读的主体状态这三个因素互相作用,和谐发展,让学生在教师的恰如其分的引领下,始终处于阅读活动的主体控制状态,有所感

2、悟,有所体味,促使阅读达到预期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果对话的话题(切入点)选得不好,学生厌恶、甚至抗拒教师所提出的某种信息,没有出现积极的反应,对话过程就不可能很好地展开,阅读教学设计也就无法达到目的。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包含很多的教学内容,教师想在一次教学中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否则只会让课堂低效且混乱。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入钻研,“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课堂教学的规律,依据教学目标、文本特点、学生情况等,对每一节课都能选准选好教学的切入点。德国教育家阿道尔夫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语文教学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既要引导

3、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走进去,又能让学生由里及表、由深到浅地走出来。理想的切入好比一把金钥匙,它能开启学生的心扉,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愤悱状态。切入得当,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说,一个好的切入点是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是激发学生读、疑、析、议的效方法,更是促进语文课堂诗意、互动、愉悦的关键所在。一、有效切入的原则: 立足学情的对话式教学,并不是迁就学生现有的理解水平和理解能力,而应该是指导学生挖掘还没有深入下去的阅读点,指导学生纠正理解偏差的地方,指导学生打开思路,多角度的理解。在对文本的理解上,师生之间、学生

4、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就是阅读教学的契机。因此,阅读教学切入的基本原则就是“以学定教”。具体表现在:一看是否是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兴趣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选点切入,就是阅读教学中“抓”学生“心”的重要一环。掌握了学生的心理,选取的切入点就会切合学生的需要,学生思维就会被激活,从而踊跃参与,由此才可能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切入问题的提出,在于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要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保持活跃的思维和探索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切入的原则之一就是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精心设计提问,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二看是否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从而获得文章中内含的一些知识,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中便包含着文本最深层的东西。有效切入的目标定在课文的重点难点,就是要求教师选取的切入位置应尽可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切入位置是与此相关的点,有利于文章的展开分析,并且经过层层深入的探究,落实学习目标,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从而深入简出地学习文本,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