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3《植物妈妈有办法》优课教学说课稿及教材解读.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603547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3《植物妈妈有办法》优课教学说课稿及教材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3《植物妈妈有办法》优课教学说课稿及教材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3《植物妈妈有办法》优课教学说课稿及教材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3《植物妈妈有办法》优课教学说课稿及教材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3《植物妈妈有办法》优课教学说课稿及教材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3《植物妈妈有办法》优课教学说课稿及教材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3《植物妈妈有办法》优课教学说课稿及教材解读.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3植物妈妈有办法优课教学说课稿及教材解读植物妈妈有办法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植物妈妈有办法,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展示。一、说教材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介绍植物用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的常识。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提出问题,第二、三、四节结构相似,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诗歌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我设计如下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

2、读成诵。.情感价值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重点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了解蒲公英、苍耳和豆荚传播种子的办法。二、说教法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每段课文的深浅程度,选用如下几种教法授课,使学生很快了解了植物传播种子的常识,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1.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情境,引入新课。学生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有解决问题的兴趣。2.为了更好地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其中以“多形式的读”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3.适当采用“表演体验”的教法,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得到发展。三、说学法1.鼓励课外收集信息,调动学生主动收集

3、的积极性,开阔视野。2.初读课文采取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3.让学生合作学习2、3、4段。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赏读课文,入情悟趣(四)深化内容,拓展延伸这里的详细过程,我将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再现。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去过哪?跟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吧!(生汇报)植物们也特别喜欢旅行,它们怎么去呢?别急,他们的妈妈有办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儿童诗: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3、植物妈妈有办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a)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并关注预习时圈出的生字词。b)自由读文,注意:读

4、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c)出示生字词(小黑板):小老师读;全班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分组读。(三)赏读课文,入情悟趣。a)师引领第一小节后,学生自读课文,本文共有几小节。b)指名读课文,思考:文中都讲了哪几种植物妈妈的办法,分别在第几小节?学生汇报,相机板书:蒲公英2苍耳3豌豆4c)小组合作学习,出示学习要求;A:齐读2、3、4小节。B:选出你们组喜欢的那一小节多读几遍。C:小组交流,植物妈妈的办法是什么?d)学生汇报哪小节,指导哪小节。(一)喜欢蒲公英妈妈的办法1.小组齐读,汇报办法。2.相机板书:降落伞风3.指导:“降落伞”指什么?4.“纷纷出发”是什么样的情

5、境?你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情境?5.“纷纷出发”,他们会去哪呢?我来采访一下小蒲公英,你想去哪儿?(公园,田野,树林)那用我们第一小节的一个词就叫“四海为家”。(四海为家即是走到哪儿,种子就在哪儿生根发芽)6.请同学们看插图,小蒲公英在空中飞啊飞啊,它们终于长大了,可以自己去闯天下了。它们多么快乐,多么自豪啊!让我们一起看着板书,分享他们的快乐吧!(背诵第2小节)(二)喜欢苍耳妈妈的办法1.小组齐读,汇报办法。2.相机板书:带刺的铠甲动物挂3.指导:“带刺的铠甲”指什么?4.看,一只小狗跳过,小苍耳们挂在小狗身上去旅行了,你们想,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带他们去旅行呢?(小兔,小羊,小猪)5.是啊,苍耳

6、妈妈多有智慧啊,它能借助小刺挂住动物的皮毛,让孩子们走遍天下,四海为家。让我们一起夸一夸她吧。(试背第3小节)(三)喜欢豌豆妈妈办法1.小组齐读,汇报办法。2.相机板书:豆荚太阳晒3.小豌豆们开心吗?你从哪个词中看出来的?请你来读出它的开心吧。4.双手做豆荚,体验炸开的情景。(全班表演)大家真是活泼可爱的豆宝宝。(四)学习最后一小节。1.植物妈妈们就只有这几种办法吗?你从哪一小节看出来的?读一读。2.哪个词最能表现出来还有很多?(许许多多)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吗?3.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它”是指什么?你想做怎么样的小朋友。4.细心的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再来品味聪明的植物妈妈们的办法吧!(会背

7、的背,不会背的读)四、深化内容,拓展延伸是啊,自然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的无穷奥秘,那你们知道其它植物妈妈的好办法吗?仿照课文的形式说一说。(如:柳絮、椰子、野葡萄)你们懂得真多,其实每一种植物都有自己传播种子的办法。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们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成为一个会观察,爱思考的孩子。将来揭开大自然的更多奥秘。五、作业a)把这首小诗背给自己的朋友或家人听。b)做个小诗人,仿课文写几小节这样的小诗。第六版块为我们爱科学版块,分别从自然常识和生活常识两方面呈现科学现象,本课是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共五节,按照提出问题具体介绍提示观察的思路展开。运用了比喻和拟

8、人的修辞手法,以富有韵律感的语言、形象的插图,生动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意在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二、认知文本解读文本地位作用植物妈妈有办法以“我们爱科学”为主题安排内容,以诗歌形式介绍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这一板块承担着新课标指出的“能阅读浅显的读物,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这一任务。这一板块的四篇文章,易激发学生想象,引发思考,是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好文章。三、研读课标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9、,背诵课文。4.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了解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向书本学习和大自然学习结合起来。四、深入文本解读教学策略(一)趣味认字,扎实训练。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篇课文中,应结合书中具体的语言环境,自主识字,将阅读与识字有效结合。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发现语言中的生字,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尝试识字,自己选择识字方法。例如:“植、就、纷、洼、晒、粗”等字可以用拆部件识记。“能”字可以用“熊”去偏旁法识记,这样把识字

10、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识字过程中,即学会了方法,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真正成为识字的主人。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只满足于在课本中认识生字,要设计多种识字练习巩固识字。例如可以设计“摘星星”“小兔采蘑菇”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在游戏中巩固生字,把识字教学落到实处。一二年级的写字是重中之重,在写字教学中,教师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学生每一个字、每一笔画都要尽力写好。还要加强范写和指导,要注意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特别是不好写的字。例如:“就”字右面不要写成“龙”,以及“米”字的写法等。总之,写字过程就是学生观察、分析、书写过程。可以让学生细心观察每一个字,让字入眼;然后

11、让学生精心操练,让字入笔;最后指导学生用情写字,让字入格。写字教学中,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会得到发展,做到真正有效地落实写字教学。(二)阅读与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自主感受文本信息,是低年级阅读教学重点,也是发展学生语言训练的最重要的手段。在本课阅读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创造性的阅读。小学阅读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创造因素,所以小学阅读教学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就显得犹为重要。如,在学习课文“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在感知内容的意思时,作为教师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设计教学环节:如果你就是蒲公英的孩子,你会怎样出发,去寻找自己的土地?学生的表达和表演是多彩的,有的学生张开双臂做飞翔状,有的孩子做降落伞样一个接着一个地和妈妈告别,等等。这样,让学生自由地去创造,可以与观察力、想象力相结合,利用知识经验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这样,帮助学生更乐于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儿歌的含义,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用比较的方法提出问题。先总说孩子如果长大就要告别妈妈,四海为家,为下面做准备牛马有脚可以行走,鸟有翅膀可以飞翔,植物有根却不能自己移动,它要怎么传播种子呢?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