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6035428 上传时间:2024-03-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21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721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721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第一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721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第一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721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第一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21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第一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21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第一课时).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第一课时)备课人宋梦蝶备课时间2020.3.9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地区的地理位置。2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评价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2.掌握长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特征。3.理解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提升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地理视角思考问题,理解地理要素对区域发展的作用,逐步形成人力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

2、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二)教学难点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每课三分钟教学环节及时间师生互动二次备课新课导入播放视频最美中国长江三角洲问: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案例,分析区位在一个地区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也就是探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优势。出示课件:三个任务任务一探因鱼米之乡任务二探求河流之用任务三探寻江海之利。探因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的范围:它包含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自主学习:分析长江三角洲的位置、气候、河湖、地形、土壤特点。师生共同总结:位置:长江下游,东临东海和黄海。

3、从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来看,该区位于亚热带和湿润区。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水热条件充足,有利于稻米的生长。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土壤: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河湖:密布。总结:气候温暖湿润,再加上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冲击平原土壤又比较肥沃,由于降水较多,这里河湖密布。因此这里盛产稻米,渔业发达,城镇众多,被称为“鱼米之乡”。过渡本区易发洪涝灾害,古人兴修水利工程,建立了稠密的水网,增强排水能力,使得这里成为鱼米之乡。本区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位置,这对本区的发展又有何影响呢?探求河流之用分析长江对本区发展的作用,师生共同总结:提供农业灌溉水源,生产生活用水,旅游资

4、源,渔业资源,发达的水运。过渡: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它的上游、下游差异很大,所以河流的突出作用也就不同。我们以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和下游的长江三角洲为例,来学习它的差别。带领学生分析长江对成都平原的影响:总结:成都平原是由支流岷江冲积形成的。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由于地势低平极易发生水灾。都江堰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使其免于水患之灾,也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同时上游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便于修建水电站。总结:上游:提供灌溉水源、水能发电下游:发达的水运过渡本区不带沿江还沿海。处于江海交汇之处。这样的位置给本区的发展带来怎样的优势条件呢?探寻江海之利对比分析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和中三角的区位优势。(知识链接:中三角经济圈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经济圈。)对比:中三角:沿江京津唐、珠三角:沿海长三角:沿海又沿江总结:长三角依托长江可以带动西部的经济发展,沿海中枢的位置又可以辐射南北,又可以通过远洋航运通往世界各港口。介绍弓箭型的经济格局:剑指的就是长江,弓指的是沿海地区,而箭头就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它是我国经济腾飞的龙头。课堂总结结合课件,师生共同总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优点:不足:改进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