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排球训练计划的制定.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6033843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排球训练计划的制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校排球训练计划的制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校排球训练计划的制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校排球训练计划的制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校排球训练计划的制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排球训练计划的制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排球训练计划的制定.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排球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一、排球训练计划概述(一)排球训练计划的定义 排球训练计划是对未来排球训练过程所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这种设计是在以往训练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总结、吸取成功经验和抛弃失败教训,以利于提高运动水平的一种科学手段。 (二)排球训练计划的特点1、连续性和阶段性2、多变性和可控性(三)排球训练计划的目的制定训练计划的目的在于科学地、合理地、迅速地提高运动训练水平。通过训练计划,可使全队有统一的认识和行动,以明确目的、端正态度、调动积极性,并可对各阶段训练进行诊断,对各个环节做出评定,以便进一步修改、充实和完善训练的全过程。 (四)排球训练计划的分类1、根据训练组织安排的特点分类(1

2、)个人训练计划。(2)集体训练计划。(3)混合型训练计划。2、根据训练时间的长短不同分类(1)多年训练计划。它是一个多年的总体设想(奋斗目标)和指导性计划文件。它制定全年训练计划和阶段性训练计划的依据,具有较强的战略意义。(2)全年训练计划。它是以一个年度为一个周期进行的训练计划,也是承上启下的中间计划,是制定大周期(阶段)训练计划的依据。 (3)大周期训练计划。它是全年训练中某个阶段的训练计划。是紧密联系竞赛阶段的比较细致、具体的训练计划。一般有三个时期,即准备时期、竞赛时期和过渡时期。 (4)小周期训练计划。它是数天完成的一种训练课的计划,一般采用七天制训练,该周期对每天的训练内容、次数、

3、时间、负荷等都做出较细的安排。一般有四种类型,基本训练周、赛前诱导周、比赛周和恢复周。(5)课训练计划。它是每一次训练课的教案安排。课的结构有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训练工作的好坏关键在训练课的质量。课训练计划要有足够的难度,要适合队员训练水平。(五)制定排球训练计划的依据1、从本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计划2、从国内外排球运动发展趋势制定计划 3、从排球运动有关发展规律制定计划 (1)从得失分规律考虑。排球比赛胜负的得失分规律是:多得分、少失分,首先得满胜局分。加强得分技术训练,提高失分技术和关键环节的训练;加强关键球、关键局和开局训练。(2)从攻防转换规律考虑。排球运动攻中有防,防中有攻

4、,攻防随时转换。应树立以攻为主的训练指导思想,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加强一攻、反攻、推攻、保攻各个环节的训练。 (3)从规则发展规律考虑。有利于公平竞争,有利于攻防从平衡不平衡平衡,有利于观众欣赏,有利于电视台转播,有利于比赛时间控制,排球规则正向着竞技排球、观赏排球和大众排球方向发展。 (4)从比赛制度规律考虑。排球比赛制度一般有循环制(单循环、双循环、分组循环等)、淘汰制(单淘汰、两败淘汰、任取淘汰等)、混合制(先分组循环后交叉赛、先分组淘汰再循环)和主客场制等(主客场单赛制、双赛制)。比赛时间和地点,既可集中,又可分散,或进行拉练式比赛。为此,应熟悉有关制度,平时应加强适应性训练。4、从

5、参加竞赛和主要对手状况考虑 5、从比赛时间、地点、气候、设施和竞赛规程要求考虑 6、从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考虑 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使运动员获得最佳竞技状态,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是:首先获得竞技状态,之后保持竞技状态,最后竞技状态的暂时消退。这三个循环阶段是有规律的。获得竞技状态应具备的条件是:提高运动员的健康水平,全面发展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改进原有和掌握新的动作技能与技巧,提高各器官的机能能力,加强专项素质和技能的训练,使其高度完善。但是,如果训练不当,伤病事故发生,生活缺乏规律,初步形成的竞技状态也会受到破坏。保持竞技状态在训练中要注意合理调节训练内容、负荷量、

6、方法手段、训练时间等,防止偶然因素影响(气候、交通等)。加强心理、智能和作风培养。竞技状态暂时消退,是因为训练和比赛的负荷强度达到极限水平,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衰退,故竞技状态也暂时消退。为此,要改变训练安排,向新的阶段过渡。(六)制定排球运动训练计划细则 排球运动训练计划是实现排球运动训练目标的未来训练活动的蓝图,是对未来训练活动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所以,排球运动训练计划应给出为了实现运动训练目标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的详细方法与程序。制定排球运动训练计划的一般程序包括明确排球运动训练计划目标、运动员起始状态诊断、确定达标手段、制定计划细则、运动训练计划评审、运动训练计划审批和输出排球运动训练计划

7、几个子程序。1、怎样明确排球运动训练计划目标排球运动训练计划是以排球运动训练目标为出发点,我们是为了实现某一排球运动训练目标才进行排球运动训练。由于排球运动训练目标比较概括和抽象,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我们制定排球运动训练计划时,首先应该对排球运动训练目标进行系统分析和分解,这就是明确排球运动训练计划目标。 为了对排球运动训练目标进行系统分析和分解,我们首先应该在预测的基础上,将名次目标转化为竞技能力目标,然后对竞技能力目标进行系统分析和分解,再进一步指标化和任务化。在此基础上,还要将各层次的目标按时间序列分解。通过明确排球运动训练计划目标这一子程序,可以使排球运动训练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并构

8、成一个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目标体系。 明确排球运动训练计划目标的过程,是教练员对排球运动训练规律进行深层次理解和认识的过程,也是对排球队和每位运动员竞技能力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和认识的过程。 2、如何对排球运动员起始状态进行诊断“诊断”一词源于医学术语,它是指在检查病人的症状后,判断病人的病情和发展情况。延伸到排球运动训练中,排球运动员(队)起始状态诊断是指根据排球运动训练计划目标,对运动员(队)相对应的起始状态进行检查判断,找出它与目标之间的偏差,分析存在偏差的原因和发展情况。对排球运动员(队)起始状态进行诊断,实质上是对排球运动员由起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转移的“间题”的分析和判断。为了保证起

9、始状态诊断的科学性,应该使诊断具有有效性、客观性和可靠性。3、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 通过对排球运动员起始状态的诊断,使我们掌握了排球运动员(队)的起始状态与计划目标状态的差距和原因,此时我们的任务就是寻找消灭差距,使整个排球队由起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转移,最终实现排球运动训练计划目标的手段。这里所讲的手段是指宏观、原则的对策。这些内容应作为排球运动训练计划的说明附在排球运动训练计划中。4、制定排球运动训练计划细则 制定排球运动训练计划细则,就是将实现排球运动训练计划目标的手段进一步具体化。主要包括运动训练阶段的划分、训练任务和内容比重的确定,规划运动训练负荷,选择排球运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确定恢复的

10、措施,确定检查评定的内容、指标、时间、方法和手段,明确规定训练的时间等等。二、各种排球训练计划的制定(一)多年训练计划1、多年训练计划示例(略)2、制定多年训练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1)训练过程要逐渐强化。总训练量要有计划地增长、运动专项给予强化、训练课的次数要逐渐增多、训练负荷要逐渐加大、加速恢复过程的补充手段、加强有比赛气氛的心理紧张程度训练和制定硬性的训练制度等。 (2)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对青少年不能采用极大训练量,不能搞专项狭窄训练。即使对有特殊天赋的运动员,也不能搞极度紧张的训练和比赛负荷。同样,也不能过早地采用硬性制度训练。(3)多年训练中的负荷变化,应严格遵循练负荷逐渐提高的

11、原则。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增加总训练量;第二,增大训练强度;第三,在总训练量中增加强化训练的比例。 (4)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体能、技术、战术、智能和心理能力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其变化特点具有周期性(或阶段性)。最佳竞技阶段是训练的核心阶段,其他阶段的安排和要求都应服从该阶段训练任务的完成。(5)对于出现过度训练或严重伤病的运动员,应采取果断措施,保证充分恢复健康和进行适当的训练调整。 (6)队伍组建调整时,注意新老队员的搭配比例。最佳竞技阶段选手约占60,专项提高阶段选手约占25,竞技保持阶段选手约占15。队伍的更新方式可采取重建式或微调式。(7)排球运动取得最高

12、运动成绩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为: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八年出成绩。青少年规划可定23年;高级运动队定4年为好,如奥运会、全运会均相隔4年一届。(二)全年训练计划1、 全年训练计划示例2、制定全年训练计划应注意的问题(1)制定单周期训练计划,其准备时期和基本时期可长达10个月左右。易出现生理和心理负荷过度积累,导致竞技能力下降。可采用单周期双高峰安排(第一比赛期和第二比赛期)。(2)制定双周期训练计划,它有两个准备时期、两个基本时期和两个过渡时期。可在稍短的时间内做好准备,并具有较好的竞技能力。但必须抓好训练重点和内容比例安排,特别要注意心理因素的影响。对青少年的训练,要处理好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关系

13、。全年运动训练负荷高潮应安排在假期中。考试之前,应调整训练安排。(3)制定多周期训练计划,应注意科学训练方法的运用,恢复手段要有效,训练比赛条件要好,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竞技能力。(三)大周期训练计划1、大周期训练计划示例(重点讲解)2、制定大周期训练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1)准备时期要培养、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着重发展基础性能力,重视发展新技术和战术,演练配合。如采用双周期的大周期训练,则冬春大周期准备期时间较长,夏秋大周期准备期时间较短。这个阶段训练负荷量安排较大,强度相对较小。 (2)比赛时期应注意发展专项竞技能力作为参加比赛的准备。这个阶段,要安排好训练负荷节奏,使队员处于超量恢复状态。通过

14、有关热身赛,激发队员的比赛欲望。采取有利措施,鼓励队员为取得优异成绩做出贡献,并处理好赛间的训练。训练负荷强度较大,负荷量较小。(3)过渡时期应注意休息,但要保持一定的训练活动,即进行积极性休息,以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安排训练方法可采用游戏法、变换法等。 (四)周训练计划1、 周训练计划示例(重点讲解)2、制定周训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1)不同训练内容和不同训练负荷应交替安排,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更快的恢复。 (2)不同年龄、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周训天数和时数也不相同。青少年每周训练46天,每天训练12次,每次训练l2小时;高水平队最高周训67天,每天训练23次,每次训练235小时。(3)不

15、同周型,负荷量和强度的变化节奏也不相同,应大、中、小相结合。(五)课训练计划1、 课训练计划示例2、制定课训计划应注意的问题(l)先安排复习教材,再安排新教材。注意轻、重技术结合,上、下肢动作结合,不要造成局部负担过重。 (2)保证训练课质量必须明确制定出训练课的目的、任务、要求,特别是训练时间、组数、次数和动作质量指标要求。 (3)高水平运动队每次课训练时间应保持在3小时左右,运动负荷相对较大,青少年训练时间应保持在1.52.5小时,运动负荷相对减小或降低。(4)训练方法手段,要结合实战,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宜增加队员的兴奋性。兴趣性,以便调动积极性。教案要文图并茂。(5)练习形式可采用个人练习。小组练习和全队练习。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注意因人而异,区别对待。(6)注意作风培养和意志品质训练。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