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线12.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6033151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线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线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线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线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线1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线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线12.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历史(人民版) 必修二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教学设计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常晶月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课堂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人民版【课题名称】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学时】一课时【课标依据】概述迪亚士、哥伦布等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及过程,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包括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宗教根源和客观条件)和经过(包括四位航海家和四条航线);(2)高考能力要求:通过分析分散的文明和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图片,让学生学会分析理解表述总结图片中蕴含的信息,并且要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层次,

2、并结合2016年上海卷高考题加深学生理解(3)学会辨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运用不同评价方式进行讲述,继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比如:1、积极和消极 2、给不同地区带来的不同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 3、运用不同的史观评价,从而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用史料、动态演示、小组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2)通过播放图片资料、表格归纳、历史比较、问题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经过,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和总结的能力;(3)通过引用史料、讨论、问题探究等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

3、影响,并能正确评价该历史事件;(4)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情境,丰富与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扩张、惟利是图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2)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和学习探险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3)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同时该过程及其结果又充满血腥味和罪恶感。(4)培养学生高考的图片分析理解归纳总结能力,为高三备考提高支持。【内容分析】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是人民版高中历史

4、教材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的第一课内容,是工业文明崛起的开篇,是经济全球化的起步阶段。新航路的开辟,将世界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此后的几个世纪,其他各州逐渐成为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这一事件更是从世界古代史向世界近代史过渡的的关键事件,故学好本课内容至关重要。【学情分析】新航路开辟的知识是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的,但是时间过长,加之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而且不重视历史的学习,因此对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并且提高对于图片分析理解归纳总结能力,以期达到高考的要求,进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探

5、讨其对世界的影响。上课时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任务分析】由于本课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与新航路开辟有关的文字与影视资料较丰富这一优势,适当补充有关材料,大力采用谈话法、情景引导法,指导学生感知航海家的探险精神,为深化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奠定基础。本课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第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第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等概念,以及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影响)。【设计思路】世界近代史的分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导入新课,结合材料、地图

6、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时代背景,结合视频资源认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然后通过相关材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其过程及结果又充满血腥味和罪恶感。【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难点】辩证的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积极和消极 2、给不同地区带来的不同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 3、运用不同的史观评价)以及对于图片的分析理解归纳总结能力。【设计过程】【导入】(教师活动)通过世界近代史分期的讨论,引入史观的概念,革命史观:世界近代史始于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整体史观(全球史观):1500年前后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的第一步新航路的开辟,之

7、后明确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定义,简单比较其不同,最后明确本专题的结构资本主义形成的三个阶段。(学生活动)讨论世界近代史的分期(教师活动)从革命史观和整体史观(全球史观)两方面解读,开阔学生视野。(设计意图)1、站在宏观角度,以历史理性思考的方式,引出将世界联系起来的新航路。2、将历史重现,创设情境。【讲授新课】一、东方的诱惑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教师活动)何为新航路?又称“地理大发现”,指1516世纪,西欧各国本想探寻不经地中海而从海上通往东方的航路,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设问)面对生死未卜的艰难远航,是什么驱使航海家冒险

8、呢?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设问)解读图片所显示的信息,比如特征。(图片展示学生活动讨论)(2)主观原因: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的“寻金热”。(材料展示)材料一: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新兴的资产阶级要用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用于奢华的生活享受” 恩格斯 材料二: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例如丝、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尤其是香料当时比今天显得更为重要。配药,保存肉类,例如制造香肠,都需要使用这些香料。 引自A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上册 材料三:马可.波罗行游记中说:东方某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

9、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材料展示)思考: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时间、地点(学生活动)阅读课文讨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原因奥斯曼土耳其通过动态的演示思考: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直接原因:传统的商路受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控制(教师活动)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具备了哪些远航的条件呢?(学生活动)造船技术的进步、航海技术的进步、地图绘制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进步、有胆识的航海家。【合作探究】为什么首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最初开辟新航路?最早完成了政治统一和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有力量支持和供应远航所需的必

10、要装备(物质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都处在大西洋沿岸,便于进行海上探险)。传播天主教。 集中了许多富有航海经验的水手(两国曾是意大利和尼德兰之间的商业贸易转运站)材料 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从8世纪初起就处在外来穆斯林的统治和压迫下,经历长达几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到1492年西班牙才收复了阿拉伯人在半岛上的最后据点格拉纳达。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斗争中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情绪和宗教情绪,因此,当他们在向海外扩张时也把传播基督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结合视频资源)1、向东航行(1)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抵达非洲西南端

11、的好望角(2)149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终于到达了印度。2、向西航行(1)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2)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学生活动)就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图片进行讨论,从图中可以反映出哪些信息?之后引入2016年上海卷40题:海洋是一个国家通向远方的重要路径。1405 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1492年,哥伦布获得西班牙女王的资助踏上了开辟新航路的征途。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徐徐拉开。

12、引导学生学会看图总结(教师总结)新航路的开辟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他们经历了狂风巨浪的洗礼,我们也感受了航海家伟大的胆识和气魄。他们在探索中的坚毅勇敢,百折不回的精神令人钦佩;他们探索的结果既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又给许多地区带来了灾难。我们在认识这些历史人物的时候,在分析他们的所作所为的时候,不能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而应该客观、全面地进行辩证的评价。三、走向会合的世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此为本课难点,需要从多角度分析)(教师活动)通过展示材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合作探究】“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材料一 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

13、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出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材料二 所谓的商业革命,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亚非美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随之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逐渐被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国所取代。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材料三 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多公斤, 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传统方式征收定额货币

14、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新兴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1)“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上原本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同美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商品流通种类的增多。世界市场扩大意味着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马铃薯、玉米等传到欧洲,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价格革命”表现为:美洲的白银流向欧洲,使欧洲物价上涨,货币迅速贬值,传统的经济关系受到冲击,这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价格革命”。受价格革命的影响,社会发生了分化: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一方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另一方面高价售出商品,获得暴利;按传统方式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因货币贬值而使实际收入减少,日益衰落;靠土地收入的农民和固定工资收入的雇佣工人,因通货膨胀日益贫困化。这一切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学生活动)运用多种史观解读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给予范例,照猫画虎。运用多种史学范式理解中国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1)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2)现代化史观:它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