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_成效和未来展望新编.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6025730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_成效和未来展望新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_成效和未来展望新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_成效和未来展望新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_成效和未来展望新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2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_成效和未来展望新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_成效和未来展望新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_成效和未来展望新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_成效和未来展望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成效和未来展望郭静利 1郭燕枝 2(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开展研究所 北京 100081;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81)摘 要: 文章在诠释生态文明的根底上, 分析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 并从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的评价体系 、环境保护和机制体制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最后, 从加大政策推动、 统筹规划、 技术创新、 法 律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开展重点和措施建议。关键词: 生态文明; 示范建设; 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示范市 (县)1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1.1生态文明的诠释

2、生态文明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 来 理 解 。从横向来看, 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和 政治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 文明, 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 谐构成的威胁, 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 生 活与消费方式。生态文明下的精神文明, 提倡尊重 自然, 认知自然价值, 建立人自身全面开展的文化 与 氛 围 , 从而转移人们对物欲 的过分强调与关注 。生态文明下的政治文明 , 尊 重 利益和需求多元化 , 注重平衡各种关系, 防止由于资源分配不公、 人或 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 造成对生态的破坏 。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超越, 它将引领人类放弃 工

3、业文明时期形成的重功利 、 重物欲的享乐主义 , 摆脱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悲剧。纵向来看, 人类 文明经历了 4 个阶段, 即原始文明、 农业文明、 工 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阶段。 如果说农业文明是 “ 黄 色文明, 工业文明是 “ 黑色文明 , 那生态文明就 是 “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 自然、 社会和谐开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 果的总和, 是以人与自然、 人与人、 人与社会和谐共生、 良性循环、 全面开展、 持续繁荣为根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是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 来主导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 反思根底上形成的(1)。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中国从

4、20 世纪中后期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 和保护, 而生态文明的实践是从十六大以后开始的, 当时主要是从生态的角度来诠释生态文明。国家环 保局着手进行了生态省、 生态市和生态县的建设实1.2践, 先后批准了海南、 吉林、 黑龙江、省等 5 省在内的首批生态省建设试点。大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以来,福建、 浙江自党的十七 生态文明已经从学术层面的探讨上升到政府的施政纲领和国家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开始在全国蓬勃开展。但综合 来看,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探索创 新是这一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从生态文明的实践历程来看(2), 自 “十三五 期 间开始有了一定的突破性进展。为了推进

5、生态文明 建设的开展, 在环境改造方面, “ 十三五方案中 明确规定, 2022 年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 森林覆盖面到达 20等指标, 通过 5 年的努力, 改善重点地区和城收稿日期: 2022-10-18作者简介: 郭静利 (1969-), 男, 河北赵县人, 博士, 主要从事农业产业经济与政策的研究。 E-mail: mailto:guojlguojl; 通讯作 者 郭 燕 枝 ( 1979 - ) , 女 , 河 南 鹤 壁 人 , 博 士 , 助 理 研 究 员 , 主要从事农业经济与农业开展政策研究 。 E -mail : mailto:

6、guoyanzhiguoyanzhiAO 农业展望2022 年第 11 期34市的环境质量,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根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此,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并 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提出了 45 条政策措 施, 从生产、 流通、 消费和分配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各地也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予以实施: 如黑 龙江省制定了节能减排综合性目标方案, 与各地市 和主要用能单位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 制定松 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内的工程建设时间表 , 并 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目标考核体系; 辽宁省推进建设 “生态省, 方案到 2025 年重点建设 6 大生态区。 整 体投资规划总额

7、为 2 400 多亿元, 先行实施为期 3 年 的 重 点 区 域 、 重 点 行 业 污 染 整 治 行 动 。 贵 州 省 将目前, 国内已有多个省 ( 市) 编制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或专门进行了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2.2.1厦门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厦门指标体系力图构建资源节约 、 环 境 友 好 、 生态平安和制度保障 4 大 系 统 , 包 括 30 个 具 体 指 标。作为全国推出的首批生态文明城市, 厦门市生 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它不仅 把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细化为实际可测量的评价要 素, 更重要的是考虑了很多与人相关的因素, 例如: 居 民 平 均 寿 命 、

8、公民对城市环境 保护的满意率等 。按照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 一个城市的生态文明不 能单从它的硬性指标考察 , 而 更 多的是要关注人 。人是这个社会的主体, 是环境的主要破坏者, 同时 也是保护环境的承担者。因而厦门市生态文明指标 体系将居民的生活状况和健康状况考虑进来, 充分 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这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2.1.2贵阳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贵阳市从生态经济、 生态环境、 民生改善、 基“环境立省战略放在 5 大开展战略首位,明确要求“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 。 先后将上百家黄磷、 铁合金等高耗能、 高污染企业关闭。农业 大省山东实施了 “ 两

9、减 三 保 农业污染控制方案 , 即减少农药和化肥, 保产量、 保质量、 保环境, 并 提出 “十三五 结束年全省杜绝高毒、 高残留农药 使用, 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煤炭大省山西提出“ 不要污染的 GDP,不要 带 血 的 煤 。“ 十 一础设施、生态文化和廉洁高效 6 个视角 33 个指标,五 期间, 山西省减排二氧化碳幅度位居前列。 一批煤炭企业实现了煤电一体化 , 煤化工蓬勃开展 ,还涉足新材料和新能源领域。构建了贵阳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4)。从整体来看, 有些被纳入的指标并不能反响生态文 明 的 内 涵 : 比方人均道路面积 、 出生人口性别比 、 万人拥有公交车

10、辆和人均受教育年限等。另外, 廉 洁高效类指标 ( 行政效劳效率、 廉洁指数、 市民满 意度) 较难确定。2.1.3 浙江省生态指标体系浙江省统计局针对本省构建了一套生态文明综 合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生态效率指数、 生态行为指 数、 生态协调指数、 生态保护指数 4 个一级指标和“十三五 期间,全国有 1 000 多个县 (区、 市)开展了生态县 (区、 市) 的建设。 生态省、 市、 县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促进了区域的转型开展 , 实 现了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 有效促 进了生态环境、 经济开展、 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和 良性循环。总体上看,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具有较雄 厚的经济根

11、底、 较先进的环境理念要求、 较高的环 境公共效劳需求和较完善的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建 设各领域都走在全国前列, 尤其是浙江省和江苏省 的局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较为突出的特色。2 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的主要成效2.1 初步确立了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的评价体系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准确 评价、 科学规划、 定量考核和具体实施的依据, 目 的是为了客观、 准确地评价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及 文明水平, 为正确决策、 科学规划、 定量管理和具 体实施等提供科学依据。厦门市和贵阳市的生态文 明建设指标是我国最早发布的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 。20 个二级指标。一般来说, 每个具体指标, 应该能找到对应

12、的上级指标, 这样在进行生态文明评价时,各地就能找到本地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关键, 并做 出重点改进。 但该一级指标的划分不太清晰, 致使 4 个一级指标分类和具体指标对应方面衔接性有待改 进。此外, 二级指标中有些指标设置不太合理: 比 如, 人均预期寿命、 人均耕地面积、 土地集约利用 指数等。2.2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成效显著2.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为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迈出了坚AO 农业展望2022 年第 11 期35农 业 经 济 展 望实 步 伐 , 成 效 显 著 。 第 一 , 森 林覆盖率迅速提高 。“十三五 期间, 广西森林覆盖率提高 5.3 个百分点, 超 过

13、58 % , 居 全 国 第 四 位; 活立木总蓄积量突破 6 亿 m3, 5 年 净 增 9 000 万 m3; 完成户用沼气池建设 106 万座, 沼气入户率达 46.4%, 比 “十五 期末高然村总数的 20%。 海南文明生态村在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 成为海南的一个品牌, 是全国生态建设的典 范。 杭州市正在加快实施 ? 杭州生态文明试点市建 设规划?, 全面启动 “三江两岸 生态景观保护与建 设工作。 努力搭建 “ 三江两岸 生态景观保护与建12.2 个百分点,继续稳居全国第一; 第二, 各项环设工作平台,方案 3 年根本把“ 三江两岸 打造成境考核指标突飞猛进, 迈入全国先进行列。2

14、022 年,广西城镇污水 处 理 率 仅 有 11.78% , 2022 年 达 到60.6%, 两年多时间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量与质的 飞跃, 成为全国第 9 个、 西部第二个县县建成污水 处理厂的省份; 强力推进制糖业污染治理, 全区 97 家制糖企业全部建成废水末端生化处理设施并投入 运行, 全行业实现治污达标; 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 上 城 市 比 例 从 2022 年 的 78.6% 上 升 到 2022 年 的92.9%; 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由 2022 年的 86.2%提高到 2022 年的 96.9%(5)。一条水上黄金生态旅游线。 贵州实现绿色开展的可持 续 道 路 , 从生态

15、文明建设出发 , 发 展 绿 色 经 济 , 建立绿色制度, 引导绿色生产, 提高绿色消费意识, 推动绿色开展, 实现从自然的绿色, 到经济的绿色, 甚至社会的绿色转变。2.3 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 体制开始得以确立机制、 体制和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全局性、 根本性和长远性的影响, 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 度保障。大理洱源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完善机制、 体制相结合, 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建立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建立严格的责任制, 明确责任主体, 进行责任分解, 使每一项任务落实到部门和具体人, 形成人人负责 任、 事事有落实的良好局面。二是建立多元化、

16、多 渠道投入机制。将环保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并逐年 增加投入, 同时实现融资渠道和融资主体的多元化。事关民生、 生态环境建设等公益性工程, 主要由财 政资金保障, 并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 积极引进 社会资金建设垃圾、 污水处理等设施, 同时政府给 予适当支持。三是建立综合评价和考核制度。探索 和研究制定符合科学开展观要求的 ? 生态环境综合 定量考核指标体系? 和表达正确政绩观要求的 ? 领 导班子、 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综合考核评价方法?。3 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展望鄂尔多斯鄂尔多斯曾是内蒙古西部贫困地区之一 ,2.2.2十六大以来, 鄂尔多斯闯出了一条西部地区经济开展之路, 经济、 社会开展、 生态建设主要指标进入全国 前列。鄂尔多斯市生态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