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6021467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胜学校高一物理校本学案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时间 班级 姓名第一章 抛体运动一、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轨迹的切线方向物体在曲线运动中的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说明: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只是说明物体具有加速度,但加速度不一定是变化的,例如,抛物运动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也就是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将增大;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将减小;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垂直时,该力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3曲线运动的轨迹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轨迹向合外力所指一方弯曲,若已知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判断出物体所受合力的大致方向速度和加速度在轨迹两侧,轨迹向力的方向弯曲,但不会达到力的方向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等效分解。2运动分解的基本方法(1)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将描述合运动规律的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按平行四边形定则分别分解,或进行正交分解(2)两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由两分运动的性质及合初速度与合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根据合加速度是否变化

3、判定合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还是非匀变速运动:若合加速度不变则为匀变速运动;若合加速度变化(包括大小或方向)则为非匀变速运动根据合加速度与合初速度是否共线判定合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若合加速度与合初速度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则为直线运动,否则为曲线运动 小船过河的两类问题:最短时间过河以及最短路程过河。三、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飞行时间:t,取决于物体下落的高度h,与初速度v0无关水平射程:xv0tv0,由平抛初速度v0和下落高度h共同决定这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也是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若7.9 km/sv11.2 km/s,物体绕地球

4、运行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211.2 km/s。这是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若11.2 km/sv时,N0,物体能通过轨道最高点,对绳有拉力或对轨道有压力。v时,物体没有达到轨道最高点便脱离了轨道在轻杆或管的约束下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杆和管对物体能产生拉力,也能产生支持力当物体通过最高点时有Nmg,因为N可以为正(拉力),也可以为负(支持力),还可以为零,故物体通过最高点的速度可以为任意值。当v0时,Nmg,负号为支持力。当v时,N0,对物体无作用力。当0v时,N时,N0,对物体产生指向圆心的弹力第三章 万有引力一、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

5、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公式:FG,其中G6.671011 Nm2/kg2,称为引力常量3适用条件:严格地说公式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可近似使用,但此时r应为两物体重心间的距离对于均匀的球体,r是两球心间的距离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解决天体(卫星)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1)把天体(或人造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关系式:Gmm2rm2r.(2)在地球表面或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即mgG,gR2GM.2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

6、圆周运动的周期T,轨道半径r,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Gmr,得出天体质量M.(1)若已知天体的半径R,则天体的密度(2)若天体的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其轨道半径r等于天体半径R,则天体密度,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的周期,就可求得天体的密度3人造卫星(1)研究人造卫星的基本方法把卫星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Gmmr2mrma向(2)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由Gm得v,故r越大,v越小由Gmr2得,故r越大,越小由Gmr得T,故r越大,T越大(3)人造卫星的超重与失重人造卫星在发射升空时,有一段加速运动;在返回地面时,有一段减速运动,这两个过

7、程加速度方向均向上,因而都是超重状态人造卫星在沿圆轨道运动时,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凡是与重力有关的力学现象都会停止发生(4)三种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17.9 km/s.二、功率1计算式(1)P,P为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2)PFvcos 2额定功率:机械正常工作时输出的最大功率,一般在机械的铭牌上标明3实际功率:机械实际工作时输出的功率,要小于等于额定功率方式过程恒定功率启动恒定加速度启动运动规律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对应下图的OA段),以vm匀速直线运动(对应下图中的AB段)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应下图中的OA段),匀加速运动

8、能维持的时间t0,以vm匀速直线运动,对应下图中的BC段vt图象三、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公式:Ekmv23单位:焦耳(J),1 J1 Nm1 kgm2/s2 4矢标性:动能是标量,只有正值四、动能定理1内容:所有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这个结论叫做动能定理2表达式:wEk2Ek1变化的大小由外力的总功来度量3适用条件: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4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F、s、m、v、W、Ek等,在处理含有上述物理量的力学问题时,可以考虑使用动能定理无需注意其中运动状态变化的细节 5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思路(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注意,动能定理一般只应用于单个物体,如果是系统,那么系统内的物体间不能有相对运动(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于研究对象的力都要分析,含重力)(3)写出该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或分别写出各个力做的功(注意功的正负)如果研究过程中物体受力情况有变化,要分别写出该力在各个阶段做的功(4)写出物体的初、末动能(5)按照动能定理列式求解五、机械能1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h有关重力做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