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总复习沪教.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6021356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总复习沪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地理总复习沪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地理总复习沪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地理总复习沪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地理总复习沪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总复习沪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总复习沪教.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地理总复习沪教版初中地理总复习沪教版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那么球体。2、大小:半径: 6371 千米; 极半径: 6357 千米 ; 赤道周长: 4 万千米。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 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经度: 0 180;0 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 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 W表示 ;5、纬线:纬线特色: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渐渐缩短 ; 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是一个完好的圆。纬度: 0 90;0 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 N 表示 ; 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 S

2、 表示。6、低中高纬的区分:南北半球, 0 30为低纬度, 30 60 为中纬度, 60 90为高纬度。7、东西半球的区分:以 20W和 160E构成的经线圈为界;20 W以东、 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 160E以东为西半球 ;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立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址的地点。9、地球的自转:晝夜交替,太陽東升西儸,時差方向:自西向东 ; 周期:一天 (24 小时 ); 自转中心:地轴。地理意义:产生了日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别。10、地球的公转:四时的變化,影子的長短公转中心:太阳 ; 方向:自西向东 ; 周期:一年 ; 公转轨道:椭圆。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日夜长短的

3、变化。11、五带的区分:第二章:地图1、比率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2、比率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率尺越小 ; 分母越小,比率尺越大。3、比率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尽 ; 比率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4、比率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样地理事物的符号。( 要记着常用的图例 )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

4、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8、海拔 ( 绝对高度 ) :地球表面某一地址超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址超出另一地址的垂直距离。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同样点的连线。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 ; 等高线稀少,表示坡度较缓。10、由等高线的特色判断地形: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周围低。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鞍部:双侧的等高线比较高。悬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大海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率:大海 71%,陆地 29%,三分陆地七分大海。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 按面积

5、由大到小摆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 按面积由大到小摆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正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散布。3、大洲之间的分界限: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4、陆地地形包含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7、板块结构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固,板

6、块的边沿地壳运动比较开朗,简单形成火山和地震。8、全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第四章:世界的天气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情况 ( 风雨、冷热、阴晴等 ) ,天气是短时间的,常常变化的。天气: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均匀情况,天气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固的。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4、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此刻午后2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此刻日出前后。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均匀最高气温是 7 月份,最低气温是 1 月份,南半球相反。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气

7、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均匀气温与最冷月的均匀气温的差值。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址,海拔每高升100 米,气温下降0.6 。7、学会阅读世界年均匀等温线图。8、世界年均匀气温的散布规律:全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大海和陆地气温不同样;同纬度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9、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图。10、降水: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下降大地面,称为降水。测定方法用雨量器,单位是毫米 (mm)。11、能剖析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12、学会阅读世界降水量散布图。13、世界降水的地域差别:赤道地域降水多,两极地域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邻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少;温带地域,大陆内部

8、降水少、沿海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14、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15、世界天气的主要影响要素:纬度地点、海陆地点、地形等。16、知道主要的天气种类及散布。17、能举例说明天气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第五章:世界的居民2、人口密度 =人口总数面积3、世界人口散布浓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域。世界人口散布稀少区:干旱缺水的荒漠地域,高温湿润的雨林地域,终年寒冷的高纬度地域,地势高峻、空气稀少的高原山区。人口增加过快,会致使粮食紧缺、住宅紧张、交通拥堵、上学、就业、看病难、资源紧张等问题。人口增加过慢,会致使劳动力欠缺、国防兵力缺少、人口老龄化等问题。5、世

9、界三大人种:黄种人:散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东部沿岸及大洋洲。黑种人:非洲南部和中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7、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流行于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佛教:由古印度流传到东亚和东南亚。基督教:流行于欧洲、美洲和大洋洲。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含城市和农村。9、聚落主要散布在地形平展、土壤肥饶、水源充分、天气暖和润湿、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域。第六章:世界地域的展开差别1、兴盛国家主要散布在北半球北部以及南半球的大洋洲。展开中国家主要散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绝全局部国家。能举例说明展开中国家与兴盛国家展开水平的差别。2、结合国由中、法、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特别任理事国构成,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