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021041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学校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学校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学校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学校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发展规划.doc(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生路小学发展规划一、学校现状及分析民生路小学原名哈量子弟小学,是原动力区的一所刚由企办校转制为公办学校的普通小学,现有教职工55人,教学班15个,学生550人,属中等办学规模的学校。二00五年一月份,学校转制后,区教育局为了促进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重新调整了领导班子,委派曾在教育局初教科、督导室工作过的杨军同志担任学校校长。新班子到任后,带领全校师生同心同德,发扬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努力再创民生路小学发展的第二辉煌。两年来,学校教学质量稳定提升,社会影响力大增,办学规模维持稳定,学校呈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这为民生路小学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生路小学始建于一九五七年,发展至今已有四十八

2、年的办学历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曾一度有过辉煌的阶段,积淀了丰厚的内涵建设底蕴,享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目前仍有着一流的教师队伍,这些形成了民生路小学未来发展的优势基础。近些年来,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量具厂企业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企业经济不景气,必然影响到学校的发展。民生路小学近几年的发展处于下滑状态,当前可以说面临着六大困难:一是校舍处于危房状态,属于全市末流水准;二是教学设备陈旧、缺乏,现代化教学设备更是处于零状态;三是生源严重萎缩,由原来的上千人萎缩到现在的五百人;四是周边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社会影响力等诸多方面都远远优于民生路小学,学校面临的竞争压力大;五是民生路小学刚刚由企

3、业办学向社会办学转型,教师在原有的管理体制下已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调整改变起来难;六是师资队伍年龄老化,工作缺乏活力。这六大困难使得民生路小学的发展陷于举步维艰的境地,为此,必须本着“居危思危,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思想来策划民生路小学未来的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二、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三个面向”为宏观发展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为微观发展目标,本着“求稳、求实、求新”的总体工作思想,努力追求“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质量”,切实做到夯实基础,大胆改革,质量第一,谋求特色,扩大规模,提升品味,打造名优,

4、再创辉煌。三、总体目标经过五年的奋斗,民生路小学将成为具有一定办学规模,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区级名优学校,达到“省一类”学校的办学标准。四、具体目标1、校舍彻底改造,建起一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楼。2、教学设备彻底更新,实现现代化。3、队伍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实现老中青三结合,各学科师资配备合理,全员教师素质一流。4、探索出符合民生路小学特点,较为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一流的管理。5、教育教学质量达全区一流水平,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6、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以特色谋求跨越式发展。7、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争取成为中型发展规模的学校。五、阶段目标2005年9月2006年8月:夯实基础工作,建立起稳固

5、的常规工作秩序;完成教师适应公办校管理的心理调整;通过“市一类”学校验收;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06年9月2008年8月:通过“省一类”学校验收。2009年9月2010年8月:实现跨越式大发展,闯入区名优学校行列。六、发展策略与措施启动实施“六个工程”建设工作:(一)“改善办学条件”工程良好的办学条件是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民生路小学校舍落后问题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最大障碍。近一、二年,学校面临的最主要任务就是进行校舍的拆迁重建。区教育局已将我校列入二00六年改造计划,预计建造一幢一万平方米,能容纳二十个教学班的现代化教学大楼。二00六年下半年,学校重点搞好校舍危房鉴定工作;二00七

6、年,重点搞好旧校舍拆迁和新校舍规划设计工作;二00八年,进行新校舍建设工作。未来的民生路小学将是一所既漂亮,又富有时代特点的现代化学校。良好的办学条件不仅仅体现在一流的校舍上,有了一流的校舍,还要拥有一流的教学设备。目前,学校教学设备严重缺乏、陈旧。校舍重建后,学校要在市区教育局的大力帮助下,加大经费投入,增添教学设备,建起校园网,开辟出所有符合“省一类”学校要求的专业教室。改善办学条件后的民生路小学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学校也将会重塑良好的社会形象。(二)“优化育人环境”工程良好的育人环境能有效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高品味的学校必须拥有高品位的人文环境。未来的五年,我校将大力做好优化

7、育人环境工作,不仅注重硬环境建设,而且注重软环境建设,努力追求环境育人的最佳效果。在硬环境建设上达到:整洁、规范、舒适、温馨、体现教育性。“整洁”指校园室内外环境卫生达到干净整洁,地见亮,木见纹,无死角。“规范”指教室、办公室的物品摆放和设计布置统一规范。“舒适”指学校要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的学习和办公条件。“温馨”指学校要美化绿化校园,要将学校建成花园式学校。“教育性”指学校环境布置要充分体现育人特点,要让墙壁会说话。软环境建设是指学校人文环境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学生和教师优良品格的形成会起到陶冶作用。学校要努力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校风是:团结合作 务实求真 勇于创新

8、追求卓越教风是:关爱学生 严谨治学 育人为本 形成风格学风是:勤奋乐学 慎思善问 主动实践 超越自我武安市塔东小学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 2008-11-08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又是教育的主阵地,需要从小学开始就奠定学校教育的扎实基础。开创新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必须切实制订好学校发展规划。 一、总目标以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为办学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遵循多元化、现代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办学思路,大力倡导“尊重、赏识、期待”的校园人文精神和“爱生、奉献、探索、创新”的教师工作作风,举“以人为本”之旗,走“和谐管理”之路,重构学校的价值体系,为建设“师生留恋、

9、家长信赖、社会向往”学校而努力奋斗。二、分目标1、办学条件改善办公条件,逐年更新办公桌椅、书柜,更新办公室的电脑,让老师有个非常满意的工作环境。改善教学条件。争取所有的教室都按统一标准,装上实物展台,大屏幕投影仪,完善各类专用设施和仪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建立数字图书馆。改造取暖设施,由于学校的取暖设施年久失修,争取在近一年内主教学楼全部暖气更换完毕。2、学校管理以人为本,加强团队凝聚力建设。大力倡导和培育“尊重、赏识、期待”的校园人文精神和“爱生、奉献、探索、创新”的教师工作作风,使学校形成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和谐管理,加强办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开明办学、开门办学,充分挖掘校内资源,

10、大力开发校外资源。初步形成制度与人文、继承与创新、共性与特色、民主与集中、稳定与发展相匹配的和谐管理思想,以促进学校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与时俱进,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通过强化常规管理,提升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程度,通过优化利益分配机制、构筑专业发展机制、完善岗位和职务聘任机制,提升各项工作的效率。三、师资队伍领导班子建设。强化领导集体的自身建设,形成一个“政治坚定、团结一致、业务精良、管理有效、务实廉洁、甘愿奉献”的领导班子。师德师风方面,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抓好师德教育,树立小学教师的美好形象,即“三爱”爱学生、爱岗位、爱学校;“三心”一切为了学生的责任心,献身教育工作的事业

11、心,争做专家型教师的进取心。开展“师德标兵”评比活动,使学生对老师的喜爱率和家长的满意率不断提高。专业发展方面,抓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开展“教坛新秀”、“青年教改能手”、“青年教师十佳”等评选工作,为培养各级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型教师做好基础性工作。做好学历培训工作,支持教师提高学历档次,促进教师知识补充和更新,争取教师中95%以上是大专学历,90%以上是本科学历,校级领导都要参加研究生班的培训学习。组织好教师参加各级骨干教师和骨干班主任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通过“结对子、师徒帮教”等形式,带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树名师,作为楷模。建立名师工作室,要通过名师的榜样效

12、应,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规格。更要帮助有一定成就和知名度的教师向专家型教师发展,支持和帮助他们总结、推广各自的经验,创新塔东小学的教风。4、教育教学质量安全质量方面,确保学生在校无重大伤害责任事故发生。人文质量方面,确保学生在校受到尊重、赏识和关爱,使他们对学生和老师产生亲切感和留恋感;确保学生的品德养成和行为规范教育,使重大违纪违规案例零发生。学习质量方面:确保学生全面发展,每名学生都有一项特长。三、主要工作措施: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具创新意识的科研型教师队伍 队伍建设目标:90%的教师基本完成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在未来的三年,预计我校国家级骨干教师增至23名,新增12名;省级骨

13、干教师增至25名,新增10名。1、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强化服务意识,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打造学校形象学校的全体干部、教师、职工,都要以学生为本,强化教育服务意识,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打造学校形象,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与信赖。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本,用爱滋润学生成长学校要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教育理论的学习讨论、典型介绍、案例分析等活动,引导教师真心实意地爱护、欣赏、指导每一个学生。教师要以自己的德和才吸引学生,努力让学生“喜欢我的为人,喜欢上我的课,喜欢与我交朋友,喜欢与我研究问题”,以爱育爱。教师要以爱心观察、研究学生,敏锐地发现学生身上的潜能、闪光点,扬长避短,不断进步。2、教师专业发展 以人为本,一

14、是以学生为本,一是以教师为本。学校要采取多项措施,努力建设一支以名师为龙头的科研型教师队伍。 学校领导要加强对教师自我发展的研究,引导教师将工作与实现自我价值相联系,在工作中体验成功,享受快乐,做成功、快乐的教师。 学校要致力学习型学校的建设,促使教师养成读书的习惯,做学习型的教师。要建立教师学习制度,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中的学习气氛。学校每周将组织、集中学习一次;教师每周要到阅览室自学一节课;每学期,教师都要学习2本左右教育方面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学校将定期组织教师就某个问题交流讨论,使学习成为一种环境,一种对话,一种问题意识,一种反思意识。 学校要营造教育科研的氛围,使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

15、研,努力做专家型的教师。学校将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课题实验,促使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通过写实验日志、论文等活动促使教师不断反思,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探索适合课程改革的校本培训模式。采取走出去、请专家进来、教学沙龙、网络交流等多种形式,解决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多种问题和困惑,建立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促进教师素质不断提高,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教师培训体系,使教师在尽快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 搭建舞台,指导、支持教师参加各类竞赛活动,鼓励教师发表论文、出书,成为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教育专家。(6)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在新上岗的青年教师中开展大练基本功和“拜师学艺”活动,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要上一节汇报课,每学年进行一次基本功竞赛,年终学校评选优秀师徒。 (二)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目标:探索走进孩子心灵的德育工作途径,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人文精神(举止文明、有责任感和爱心)、具有创新意识的孩子。 1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健全校内德育工作系统和由家长委员会、社区文明共建单位组成的校外德育工作系统,落实德育工作责任制,实行层级管理,形成德育管理的网络化系统。培养一支能言传身教,懂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善因势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