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让我们荡起双桨2.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00829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 让我们荡起双桨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 让我们荡起双桨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 让我们荡起双桨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 让我们荡起双桨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 让我们荡起双桨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让我们荡起双桨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 让我们荡起双桨2.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安徽省合肥市新城小学 丁汝玉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是不写。2.理解生词的意思,能体会“轻轻”“悄悄”在句子中的不同用法,并学会运用。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少先队员荡舟北海的欢快心情,体味童年生活的幸福。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三教学准备:PPT、课前预习单、图片资源包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揭题导入师:每当听到或唱起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就会不知不觉地走进歌词中描绘的这种如诗如画的意境

2、,心头却会涌起纯真、振奋、美好的感觉。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北海的美丽风光,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齐读课题。2.复习词语迎着太阳 荡起双桨 推开波浪 轻轻飘荡 愉快歌唱 尽情欢乐【指导学生读出这组词语的重音、语速和停顿。体会这些动词生动描摹北海的迷人风光及少先队员的幸福模样,也为学生体会动词表情达意的作用,练习准确表达通过范例。】二、感受幸福1.出示自读要求默读第一、二小节,划出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少先队员的幸福?(1) 圈一圈,画一画,读一读;(2) 同桌交流。2.班级交流第一节教学(1)生交流出示: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A通过看图相机理解“倒映”“

3、环绕”并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出示图片感受北海公园的美,并指导朗读。B师:老师有一个疑问,这一句不是写景的吗?你们不是说从这一句体会到少先队员的幸福?作者在这里是只写景色美吗?想想“我们”为什么会如此高兴,只因景色美吗?C作者在这里是只写景色美吗?(是因为我们能生长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心情舒畅,所以就会感到周围一切更加美好,美好的景色衬托美好的心情,所以感到很幸福)(2)交流出示:让我们荡起双桨A理解“划”与“荡”这里为什么作者不用“划”而用荡? “荡”是摇动,摆桨,可以体现出“我们”在划船时用力摇动双桨的愉快,幸福,投入的感情,与一般的划不一样。B师:作者的用词相当准确、精当,这一节还有没有

4、这样的词语了?(生找出:推、倒映、环绕、飘荡,通过动作理解、体会朗读)【让学生感受我们不仅感受古老的汉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感受到方块字的魅力同时也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之准确、精当,也为学生练习准确表达通过范例。】(3) 相机介绍这首歌词的创作背景(4) 比较“小船儿飘荡在水中”与“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通过朗读体会“轻轻”好在哪?用“轻轻”说话。第二节教学(1) 相机理解“红领巾”和“太阳”,指导读出温暖。(2) 交流出示“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师以“少先队员”采访“小鱼儿”让学生感受少先队员的幸福生活,以及拟人句的写法。(3) 我做小诗人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

5、( )的( )望着我们,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三、讨论幸福1.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你都做什么?生:读书生:弹琴生:打球师:孩子们,这就是尽情欢乐(板书:尽情欢乐)2. 讨论: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板书:党 祖国)3. 观看视频片段三毛流浪记,结合课前发的图片资源包谈感想四、分享幸福生:你幸福的每一天,是三毛所渴望和想拥有的1.分享自己的幸福出示:小鸟说,幸福就是蓝蓝的天空;少先队员说,幸福就是他们在北海荡起双桨;我说,幸福 ; 我说,幸福 ; 我说,幸福 。 2.指导朗读并理解文中的反问句。五、歌唱幸福1. 知识链接2. 师生同唱让我们荡起双桨3. 齐诵小诗让我们荡起双桨,沐浴着党的阳光,立志向,有梦想,做新时代好少年,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时刻准备着!【这首歌词写作的时代与现在时隔已久,教学时教者认为还要加一些新时代的元素,紧随新时代的脉搏,注重加强对孩子们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六、实践作业课后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三代人同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通过微视频在班级群分享。【这项实践作业很有意义,祖孙三代人同唱一首歌,通过微视频在班级群分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并丰富家长和孩子的生活,家长喜欢,孩子喜欢,一举几得】七、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