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综合练习题二.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6006536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8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综合练习题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综合练习题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综合练习题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综合练习题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综合练习题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综合练习题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综合练习题二.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14级综合练习题二姓名_班级_一、选择题(12*4=48)1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 A. 分封制 B. 三省六部制 C. 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2.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功用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3.选举制度的实行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特征,下列有关历史上“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扩大了工人选举权美国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任期两年 1949年在普选基础上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86年我国吉林省梨树县村级换届时的“海选”是

2、我国新时期基层民主的重大发展A B C D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后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省略掉的“”应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5.将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进行比较,表达错误的是( )A.都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 B.都是在一定限度内对资本主义的恢复C.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实际需要6.2001年上海合

3、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欧盟与它的主要区别在于(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B、都推动了区域内政治、经济间的交流合作 C、加强了区域内经济合作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7.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 ) A墨家 B纵横家 C儒家 D农家8.历史留给历史无尽的讽刺:30僭主(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败于斯巴达,斯巴达扶植“30僭主”执政,其统治的暴虐导致

4、后世把“僭主”直接译为“暴君”)恨苏格拉底入骨,但不敢杀他,雅典民主派却以绝对公平的陪审团,通过真正民主的程序,杀死了苏格拉底。从苏格拉底之死可看出:( )A雅典民主政治不及僭主政治开明公正 B过多的公民参与民主政治容易导致人民独裁C雅典民主程序的公正体现了法律的公正 D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公共权力的滥用9.有学者谈到“坊巷的开放,坊市的混一,展现了宋代城市管理以经济生活为主旋律的开放的特点,显示了宋朝的城市管理不再如唐代那样以政治管理和治安管理为最重要目的。”材料主要说明宋朝( ) A城市功能的变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统治者重视商业 D城市比唐朝稳定10.在物种起源一书出版20年后,有一位名叫

5、马歇尔的英国评论家,大胆说出了他的一些同代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他写道:如果英国人口的增长赶不上中国人,那个无精打采的种族将会蹂躏地球的许多地方,而本来应当是朝气蓬勃的英国人定居在这些地区将受到威胁。这主要说明 ( )A达尔文主义成为19世纪后期种族主义理论来源之一B达尔文主义应用于社会对世界的影响是消极的C达尔文主义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后殖民主义的指导思想 D中国过多的人口挤占了英国人生存的空间11.1935年11月,蒋介石发表对外关系演说:“苟国际演变不斩绝我国家生存民族复兴之路,吾人应以整个的国家与民族之利害为主要对象。一切枝节问题当为最大之忍耐,复以不侵犯主权为限度,谋各友邦之政治协调;以互

6、惠平等为原则,谋各友邦之经济合作。”“和平未到完全绝望之时,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绝不轻言牺牲”。材料主要说明( )A蒋介石对中日妥协仍旧抱有幻想 B蒋介石已经做好抗战准备 C蒋介石做好了和与战的两手准备 D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2.1943年1月的一份大公报写道:“中美、中英的新约成立,是中国百年来的大事。这两个公道的条约,把租界、领事裁判权、驻兵权、内河航行权等各种由不平等条约产生的名词送进中国的博物馆。”材料中“中美、中英的新约”签订的主要因素是( )A废约是中国人民反帝运动的主要目标 B中国人民长期坚持抗战 C国民政府的不懈努力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二、非选择题(52

7、)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 第三章,“着火的房子”:1787年春天第四章 半人半神和花花公子们的集会:1787年5月。第五章 领头羊弗吉尼亚:5月25日6月1日第七章,人类的五分之三:6月11日第十章,小州的胜利:7月11日17日第十三章 总统制的迷局:7月17日26日第十九章,瑕不掩瑜:9月8日17日。引自美国戴维O斯图沃特1787年之夏:缔造美国宪法的人们一书的目录材料二 1890年至1939年美国政府颁布的法律及其主要内容时间法律名称主要内容1890年谢尔曼法推动了国家经济权力的集中,对自由竞争进一步限制1894年威尔逊葛曼法对进口商品实行低关税或免税1906年食品卫生

8、和药品法并成立了食品和药品管理局1914年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有发布违禁命令的权力,对于违反命令的工商企业,可将案件提交法院审理1933年紧急银行救济法授权总统在信用和金融方面以巨大的权力,只允许联邦储备体系中健全的银行向财政部领取执照而重新开业1933年农业调整法政府奖励、津贴的办法,提升农产品价格,恢复农民的购买力和战前的地位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监督工商企业的公平竞争,以提高工业价格,刺激生产1933年联邦证券法政府第一次出面对股票和有价证券市场进行调节,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证券发行与交易的管理与监督1934年证券交易法1935年存款保险法成立银行存款保险公司保护个人存款1935年社会保障法规

9、定对老年和失业者实行保险制度1939年民用航空法国家对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干预与调节1939年社会保障法(修订)正式确立了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和对儿童、妇女、病残者的救济福利制度根据钟流编译美国经济概貌(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制材料三:农产品收购价比率()1978年1985年1988年1991年1993年国家定价()94.437.024.022.210.3国家指导价()023.019.020.07.0市场调节价()5.640.057.057.882.7 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1992 1993)(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第三章、第十章、第十九章中目录内容的核心含义(8分)(2) 根据材料二

10、,分析1890年至1914年、1933年至1942年美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出现这些特点的各自原因。(10分)(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所体现的经济运行方式上的异同。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8分)14.(26分). 材料一:这本书诞生之后两个世纪里在西方广为流传。他对汗八里(北京)和行在(杭州)城的描述,让欧洲人觉得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式”的梦幻之城。他描写的“大汗的大陆”和同时代在英国、法国、德国流行的曼德维尔游记也“犹如梦境”。他们盛赞这个国度的广大富有,中国的城市如何繁荣,大汗如何威严庄重。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遭遇“跪礼”之辱,出访无功而返。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看法

11、开始改变了。同一年,孔多塞在其人类精神进步的历史画卷之概述中认为,中华民族是停滞、平庸、屈辱、充满偏见的民族。”在乔治安森的环球旅行记中,中国人欺诈、贫困、堕落、愚昧无知又冥顽不化西方误读中国1000年,先锋国家历史2009年第七期材料二: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图片说明: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常常与邪恶联系起来,其含义主要是负面的,Dragon身上写:“China Eeon

12、omy”(中国经济),它的尾巴上吊着的公牛身上写着“Wall St。”(华尔街,代表美国经济)材料四 21世纪初部分西方人的中国印象 (1) 写出材料一中描述汗八里和行在的著述。(2分)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在伏尔泰时期是否如伏尔泰所说的“中国政治体制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6分)(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美国邮政总署发行这枚邮票的背景及邮票所体现的主要内涵。(8 分)(3) 材料四反映了部分西方人的印象,认为中国是强大而邪恶的,美国经济受制于中国经济。结合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及中国自身的发展变化,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6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西方对中国的

13、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谈谈你对这一变化的看法(5分)高14级综合练习题二答案一、选择题(12*4=48)1.D 2.C 3.D 4.B 5.B 6.A 7.A 8.D 9.A 10.A 11.A 12.B二、非选择题(52分)13.(1)“着火的房子”:美国独立后,邦联政府软弱无力,内忧外患,社会矛盾尖锐。(2分) “小州的胜利”:1787年宪法调整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小州的利益得到维护。(2分)“暇不掩瑜”:1787年宪法虽然存在着种族歧视,但它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首先确立了权力制衡原则,大大推动了人类政治文明进程。(4分)(2)18901914年,开始通过立法对经济进行干预,集中国家经济权力,干预集中在外贸、药品、工商企业违反规定等领域。(2分)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3分)19331939年,通过广泛立法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干预,涉及金融、工业、农业、交通、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2分)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尖锐,罗斯福推行“新政”。 (3分)(3)同: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起调节作用;(2分)异:美国逐步加强到全面干预经济以摆脱危机推动经济发展。中国则减少干预,开始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4分)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应适时调整经济发展的思想、政策。(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