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计的研究.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6004926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计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计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计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计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计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计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计的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计的研究摘要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十分重要,因为初中生对历史的理解比较片面生涩,所以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首先对历史课程产生兴趣,才能进一步对其加强教育,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历史成绩,完善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 教学研究; 问题情境; 主要设计;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教法,也是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根据历史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巧妙的、有效的设计,引导学生在强烈兴趣感的基础上,开发思维,积极探讨。鼓励学生提疑、质疑,培养学生提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

2、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主动分析、探索、追求,最终达到活学历史的目的。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的作用和意义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促进一个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就是引起他的求知欲,让他发自内心的渴望学习,这样才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就像制作电影,如果一下子就知道结局,谁还有兴趣认真去看?就算看下去,兴趣恐怕也大打折扣了。只有通过生动、曲折的情节,吸引和调动观众的兴趣,激发观众对电影情节的渴望和追求,这才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只有一个人在内心中燃起了希望的光芒,才会让自己发挥最大的潜能,在众星之中熠熠夺目。所以,每个人都是天才,只是天才需要挖掘潜能,而不是为

3、其加重负担和砝码。只有在他们潜意识里,激起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课程的内容,去学习历史课程,去研究历史的车辆究竟是如何转动,碾过铅华,碾过年华之后留下了什么,在历史长河中涌动的足迹,每一段历史都彰显了什么问题,每一个故事都有着什么启发以及转折性理念,这些大家都慢慢熟知以后,成绩自然而然就不需要教师天天耳提面命,学生自然会争先恐后提高自己的成绩了。2、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的意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除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步入科学殿堂之外,还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和学习内容的记忆和对深层次历史学习和理解,由于时代的变迁,断壁残垣彰显的不仅仅是每一个朝代

4、,帝王将相之间的尔虞我诈,更是物是人非之后的回忆,当学生对每一段历史都表示好奇,慢慢了解之后,就不会把每个朝代的人物张冠李戴了,而且会更加容易的把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记得很清晰,把一知半解的历史人物也通过历史故事慢慢有所贯穿,有所认知。这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对历史课程的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牢固,所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意义使学生们收获颇丰。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的方式和注意要点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的方式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故事的引入,或者时下最符合潮流的歌曲,也可以利用图片等引发学生的兴趣,甚至可以

5、联系实际,让学生类比历史产生对课堂的好奇心,除此之外,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有教师解答,如此一来更可以引发学生对历史时间的深刻印象。通过一些问卷调查表示,很多学生都喜欢聆听历史故事,探究奇闻异事,男生多数对重大的历史事件感兴趣,女生多数对绮丽的历史人物产生好奇,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堂引入的时候,可以采取历史故事中最精彩的一段为大家设置悬念,引人入胜,让同学们不经意间就进入了历史的课堂,慢慢跟着教师的思路展开对历史故事的剖析和理解,使学生产生兴致,在故事延续的关键时刻还可以让同学之间相互激烈讨论,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最终再为大家解开谜底,让大家在悬念中对历史事件留下更深刻的烙印。本人在讲

6、授中日甲午战争这一课时,播放甲午风云的片段,主要是播放黄海战役前后的一些片段:如战前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挪用军费,大肆铺张;北洋水师总督李鸿章不作认真战备,把希望寄托在列强的外交调停上;演习时炮弹里装的是沙子;黄海战役中朝廷官员贪生怕死举白旗投降;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殉国等。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为什么一个泱泱大国却被一个弹丸小国打败?为什么“老师”被“学生”打败?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避战求和”、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朝廷官员举旗投降,炮弹里装的是沙子等片段,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

7、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使学生体会到清政府一些官员贪生怕死的投降嘴脸和政府的腐败无能,并与邓世昌这些爱国官兵的英勇行为作一个鲜明的对比,从而激发学生对英雄的敬意和对懦弱无能的清政府的藐视。由于初中生都是年龄尚小,对时下比较新鲜的事物很好奇,尤其是歌曲、电影之类的,十分感兴趣,所以,由这种流行影视作为问题情境的设置,别开生面,匠心独运,可以让学生们特别感兴趣,把这些在同学们心中不安分的小因素在课堂上提出来,并且跟比较枯燥乏味的文字相结合,会让大家耳目一新,顿时把气氛调动起来,打开十二分的注意力接受对历史故事的研究和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十分有利于历史课程的进展,这种新鲜感可以

8、激发学生的敏感,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嬉笑之间就把历史课程融入了记忆,并且会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把正确答案记得十分牢固,每每提起这段歌曲或者影音,都会在脑海里翻滚出当日历史课堂的画面,对该历史事件会记忆犹新,非常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本人在讲授五四爱国运动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顾维钧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的影视片段,通过观看“中国巴黎和会外交代表顾维钧在和会上为维护中国山东主权而与日本代表作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片段,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当时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以及“弱国无外交”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为中华而努力读书的思想品德。2、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的注意要点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

9、置需要注意,尽量联系实际对学生提出情境,让学生在整体上有一个大致的概念,不至于盲人摸象,管中窥豹,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以偏概全,一知半解,要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对历史情境也有一个模拟状态,然后可以适当的穿插现在的政治事件,以类比解释当时在那个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这样一来课堂内容就不难解决了,而且为了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且树立学生对历史的正确理解,形成积极的见解与评论,教师要把历史事件从多个角度分析,尤其强调历史事件的正面意义和积极的影响,区分正史与野史的关系,让学生正确的看待历史问题。还可以在课堂上引发历史争论,让学生自己辩论关于历史角度的事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深化学生的记

10、忆,比较学习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没有思考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中,要注意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的参加每一次辩论,真正把历史课堂开展的有声有色,如火如荼。本人在讲授商鞅变法时,组织了一场辩论。利用男生的激情扮演改革派;利用女生的多疑扮演保守派,双方根据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激烈的辩论。双方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想战胜对方的心理作用下,全情投入,唇枪舌战,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历史知识也在辩论中展现出来了。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的计划以及原则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的计划同学们对视觉的冲击力比较敏感,尤其是

11、面对苍白枯燥的文字,真实的照片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而且画面所彰显的魅力是文字无法取缔的,在图片中寻找到的信息也是学生比较容易记忆的,而且,图文并茂也是教学中的常用手段,因为结合图片,文字会显得更加生动,容易被记住,同时还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结合情境可以让学生对比较缺乏概念的历史情节有一个鲜明的记忆,对历史时间,尤其是最不容易记忆的历史时间可以更加轻松的记忆,这样结合图片的教学,学生比较不容易忘记,更不容易混淆。2、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的原则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主次分明,引入的情境不能喧宾夺主,需要为历史教学起到辅助的作用,但是也不能过于苍白无力,显得毫

12、无意义,毫无生趣,让学生不感兴趣,情节要生动,色彩要鲜明,问题的难度要适中,不能太生涩难懂,让学生失去了求知欲,只有这样才能堪称合理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才能对学生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就是要让学生对历史课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对历史的衍生以及转折产生兴趣,慢慢深入理解历史的发展以及背景,从而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历史成绩,加强学生的历史认知性。参考文献 :1 龚行三;培养能力关键在于改进课堂教学兼谈在不同课型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化学教育;1982年04期2 李美蓉;“发现学习法”理论与英语创新教育A;山西省创造学会创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

13、议专辑C;2001年3 熊德海;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4 张金强,杨小莉;在调查研究活动中进行探究学习调查“NaHCO_3在治疗胃酸过多症中的作用”的教学案例研究J;化学教育;2004年10期5 黄素招;试论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6 夏嵚崟;碱金属(人教版)高效率探究式教学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7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 李如密;设问:开启学生思维N;中国教育报;2001年8 钱永彪;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3年04期9 雒启坤主编.中学历史创新教法教学情景创设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