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1(初三物理) 声、光、热.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6004671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1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01(初三物理) 声、光、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T01(初三物理) 声、光、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T01(初三物理) 声、光、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T01(初三物理) 声、光、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T01(初三物理) 声、光、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01(初三物理) 声、光、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01(初三物理) 声、光、热.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光、热 现 象第一讲:热 现 象例1. 右图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 ,读做_ _,温度计乙的示数为_ ,读做 。 例2. 关于热胀冷缩现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冬季从户外拿进屋内的玻璃杯,可以马上倒入开水B往储油罐中灌油时,不能灌得太满C长距离输送暖气的管道,装有形的伸缩管D铁轨接头处留出一定的缝隙例3. 三支温度计甲、乙、丙,甲温度计置于空气中;乙温度计的液泡上包有含水的棉花团;丙温度计置于有密闭盖子的空水杯内,经观察三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则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三支温度计都是准确的B. 乙温度计肯定不准确C. 甲、丙温度计肯定不准确D. 至少有一支温度计是不准确的例4.

2、 两支刻度准确的体温计,使用之后忘记把水银甩回玻璃泡,示数分别为38.5和39.5,用他们去测量一个人的体温,两支温度计的读数都没有改变,则被测的人的体温是 ( )A38.5 B39.5 C不高于38.5 D大于38.5,小于39.5例5.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 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 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花附着的露水C. 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 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例6. 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时间/min11.522.533.544.555.566.5温度/424345474848484849525559(

3、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 态(选填:“固”或“液”);(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熔点是 。例7. 如图所示,为锡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锡的熔点是_ 。(2)AB段图象物体处于_固 态,BC段表示的是_熔化_过程,物体处于_ _态,这段过程中物体_ _(选填:“吸热”或“放热”),CD段物体处于_ _态,DE段物体处于_液_态,EF段表示的是_凝固_过程, FG表示物体处于_固 _态(3)锡熔化过程经过 3 分钟,在36分钟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_固液共存_。 例8.

4、 下列图象中,表示海波凝固的图象是 ( C )三、汽化和液化汽化蒸 发体体方 式体体沸 腾 体体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体 液体的温度影响因素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流速。汽化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特点:液气共存,吸热温度不变图象: 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液

5、化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例9.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D ) A冬天从人们口中呼出“白气” B夏天在自来水管的外壁上出现水珠 C打开衣箱,发现箱中的樟脑球变小了 D把洗过的衣服挂起来,衣服很快就变干了例10. 下列方法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B )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B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C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D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例11. 关于蒸发和沸腾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液体温度升高,蒸发变慢 B. 液体要想沸腾,温度不能低于100C. 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才可能发生的汽化现象D.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沸腾四、升华和凝

6、华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常见凝华现象:“窗花”、树挂、雾凇的形成,霜、雪。物态变化图例13. 下列几种现象形成的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 D )A春天,屋外下起了小雨 B夏天的清晨,附着在草叶上的露珠C秋天的早上,弥漫空气中的白雾 D冬天的早晨,常常看到草叶上有霜例14. 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 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 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例15. 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

7、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 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例16.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水在大自然中循环,形成不同的状态,如雾、露、雪、冰晶、霜、雨等,下列物态变化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C )A雾的形成汽化 B霜的形成凝固C露的形成液化 D雪的形成熔化1. 右图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甲 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38.5和-5 。2. 坎儿井是吐鲁番地区的

8、一种灌溉工程,从山坡上到田地里挖成一连串的井,再把井底彼此挖通,连成暗沟,将山上融化的雪水和地下水引来浇灌田地,坎儿井利用了_连通器_原理,减小暴露在空气中水的_表面积_,从而减小了蒸发。3. 同样湿的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晾在树荫下干得慢。这表明液体的_温度_越高,蒸发越快,被100的水蒸汽烫伤往往比100的开水烫伤伤得更厉害,这是因为水蒸汽_液化_(填“蒸发”、“液化”或“凝华”)时会放热。4.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它具有_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_的化学性质,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_压缩体积_的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使

9、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_汽化_时要_吸收_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5. 我国西北部经常出现严重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用火箭弹把干冰投撒到高空,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_升华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的温度激剧下降,使高空中许多水蒸气_凝华_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吸热而_熔化_变为雨点落到地面上(填写物态变化名称)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的冰熔化成的水,因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 夏天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寒冷冬天的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

10、固形成的. 白炽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是因为灯丝受热升华的缘故7. 去年冬天我国南方遭遇了特大冰冻灾害高压线和铁塔上冻起厚厚的冰霜,使得一些地方的电力设施被损坏其原因之一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 A )A . 凝华 B . 凝固 C. 升华 D. 汽化8. 下列几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 B )A霜的形成 B樟脑丸变小 C湖水结冰 D雾的形成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 任何温度下液体都可以蒸发 B. 所有的固体都有固定的熔化温度C. 物质升华时会放出热量 D. 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10. 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C )A.洒在地上的水干了

11、B.寒冷的早晨,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C.阴天,黑板湿润甚至出现小水珠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11. 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D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12. 为了举办好2008北京奥运会,我市近年来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增加了许多绿地,下列关于城市绿化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A. 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环境温度B. 城市绿地面积的增加,可以改善空气质量C. 在道路两旁栽种树木,可以减小车辆噪声对居民的影响D. 城市绿化后,可以减少工业废气和车辆尾气的排放13. 我

12、国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的隔热性能好外,还由于 ( C )A. 它的硬度大,高温下不会损坏 B. 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的摩擦C. 它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D. 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14.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D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这些霜是由露变成的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15. 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看到的“白气”是 ( C )A冰箱中冒出的水蒸气 B冰箱中的霜变成了“白气”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 D冰箱里食物中的水份蒸发的结果16. 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里水的温度 ( C )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 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D无法确定17. 两只相同的杯子置放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酒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