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第二单元.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6003634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纲要第二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纲要第二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纲要第二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纲要第二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纲要第二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纲要第二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纲要第二单元.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局域网组网技术第5章 局域网技术学习目的1、掌握局域网组网的基本概念2、掌握Ethernet组网的基本方法3、掌握局域网组网的常用设备4、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概念5、掌握综合布线的设计方法5.1基础知识5.1.1局域网组网的基础知识一、局域网标准(IEEE 802标准)二、交换式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交换机(快捷交换方式和存储转发交换方式)三、虚拟局域网的基本概念1999年 IEEE的802.1Q5.1.2综合布线的概念一、综合布线的特点(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二、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三、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等级(基本型、增强型、综合型)四、综合布线系统标准5.2实训

2、任务5.2.1 实训任务一:以太组网的基本方法一、以太网的物理层标准的命名方法IEEE 802.3 x Type-y Name x Mbps y 100m Type:基带/频带 Name 局域网名称二、10BASE-T标准以太网组网的设计方法三、快速以太网组网的设计方法1.快速以太网的基本特点(IEEE 802.3u)2.快速以太网介质专用接口MII3.快速以太网的物理层标准4.全双工与半双工工作模式5.10Mbps与100Mbps速率自动协商功能5.2.2实训任务二:局域网互联设备类型一、中继器二、集线器三、网桥四、交换机5.2.3实训任务三:综合布线系统网络结构设计一、综合布线系统网络结构

3、二、主要部件(传输介质、连接设备)三、工程设备配置5.2.4实训任务四:综合布线系统子系统设计一、工作区子系统设计(确定信息插座的数量和类型,适配器的选用)二、水平子系统设计(确定导线的类型、确定导线的长度、确定布线方式)三、管理子系统设计四、干线子系统设计五、设备间子系统设计六、建筑物子系统设计习题一、选择题1、综合布线技术特征:A.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物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B.综合布线由不同系统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C.它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D.它既能使语音、

4、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相连接。2.目前使用的综合布线系统标准:A.ANSI/TIA/EIA 568-A B.TIA/EIA-568-B.1、TIA/EIA-568-B.2和TIA/EIA-568-B.3C.ISO/IEC 11801D.GB/T 503112000和GB/T 530122000 3、传统以太网的物理层标准的命名方法是:IEEE 802.3 x Type-y Name 其中:A.x表示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为MbpsB.y表示网段的最大长度,单位为100mC.Type表示传输方式是基带还是频带D.Name表示局域网的名称4.Fast

5、Ethernet自动协商过程要求在500ms内完成。5、100BASE-T4特征:A.100BASE-T4使用4对3类非屏蔽双绞线B.非屏蔽双绞线最大长度为100mC.三对双绞线用于数据传输,一对双绞线用于冲突检测D,数据传输采用半双工方式。6、一种交换机具有48个10/100BASE-TX端口与2个可扩展的1000BASE-X端口,那么在交换机满配置的情况下,其全双工端口的带宽为13.6Gbps.二、填空题1、综合布线同传统的布线相比较,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先进性、经济性与可靠性。2、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子系统组成,它们是工作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

6、、建筑物子系统与管理子系统。3、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等级分为基本型、增强型与综合型。4、按照国际标准,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的主要连接部件分为建筑群配线架、大楼主配线架、楼层配线架、转接点和通信引出端。5、综合布线系统的水平子系统多采用5类和6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UTP。水平布线子系统电缆长度应该在90 m以内。6.端口密度是指一台交换机所能够支持的最小/最大的端口数量以及端口类型。GE/10GE端口一般推荐全双工端口。第6章 交换机及其配置学习目的:1、了解局域网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了解局域网交换机的结构与分类3、理解生成树协议STP的基本工作原理4、掌握交换机配置的基本方法5、掌握基于交换机的VL

7、AN的配置方法6.1基础知识6.1.1网络局域网交换机的基本功能一、局域网交换机的基本概念(数据链路层)二、局域网交换机的功能6.1.2局域网交换机工作原理(自学习方法)6.1.3交换表内容的建立和维护一、交换表的内容目的MAC地址及其所对应的交换机端口号和所在的虚拟子网。二、交换表的建立(自学习的方式)三、交换机的维护(时间戳)四、交换表的保存(可编址内容存储器)五、显示交换表命令的使用方法1、大中型交换机超级用户模式:show cam dynamic1、小型交换机超级用户模式:show mac-address-table 六、交换机工作原理实例(虚连接)6.1.4交换机的交换结构一、软件执

8、行交换结构二、矩阵交换结构三、总线交换结构四、共享存储器交换结构6.1.5交换机的交换模式一、交换机交换模式的分类(存储转发、快速转发和碎片丢弃)二、快速转发交换模式(直通交换模式)三、碎片丢弃交换模式(无分段交换模式)四、存储转发交换模式6.1.6交换机的分类一、按交换机所支持的局域网标准分类(以太网交换机、FDDI交换机、ATM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二、按交换机的架构分类(单位交换机、堆叠交换机和箱体模块化交换机)三、按交换机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层次分类(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二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的第三层交换机和工作在传输层的第四层交换机和多层交换机)6.1.7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一、

9、VLAN的基本概念交换是虚拟网的基础,虚拟网是交换网的灵魂。二、VLAN的技术特性三、VLAN的标识(VLAN号+VLAN名)四、VLAN Trunk(虚拟局域网中继)五、划分VLAN的方法1、基于端口划分VLAN(静态VLAN)2、基于MAC地址3、基于第三层协议类型或地址6.1.8生成树协议(STP)6.2 实训任务6.2.1实训任务一:交换机的配置一、交换机的配置方式1.使用控制端口配置交换机2.使用telnet配置交换机3.使用浏览器配置交换机二、配置交换机的系统信息三、交换机端口配置6.2.2实训任务二:交换机VLAN的配置一、交换机VTP的配置二、建立和删除VLAN三、为交换机端口

10、分配VLAN四、VLAN trunk 的配置6.2.3实训任务三:交换机STP配置一、打开或关闭STP二、配置根网桥和备份根网桥三、配置生成树优先级四、配置BackboneFast生成树可选功能五、配置UplinkFast生成树可选功能六、配置PortFast生成树可选功能七、配置BPDU Filter生成树可选功能习题一、选择题1、局域网交换机技术特征:A.局域网交换机建立和维护一个表示MAC与交换机端口对应关系的交换表B.局域网交换机在发送结点所在的交换机端口(源端口)和接入结点所在的交换机端口(目的端口)之间建立虚连接C.局域网交换机根据进入端口数据帧中的MAC地址,过滤和转发数据帧D.

11、局域网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是一种典型的网络互联设备2、CSM网络管理界面可以完成:速率设置、查看交换机运行状态、端口配置3、浏览器对交换机进行配置的必要条件A.在用于配置的计算机和被管理的交换机上都已经配置好IP地址B.被管理交换机必须支持HTTP服务,并已启动该服务C.在用于管理的计算机中,必须安装有支持Java的Web浏览器4.在CSM网络管理界面,下拉View菜单,单击Topology,就可以看到:该交换机和其他交换机连接的拓扑图。5、使用telnet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必须的:B.作为模拟终端的计算机与交换机都必须与网络连通,二者之间能通过网络进行通信C.计算机必须有访问交换机的权限D

12、.交换机必须预先配置好设备管理地址,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路由6.VLAN标识的描述:A.VLAN通常用VLAN ID(VLAN号)和VLAN name(VLAN名)标识B.IEEE 802.1Q标准规定,VLAN ID用12位表示,可以支持4096个VLANC.可用于Ethernet的ID为11000D.VLAN name 用32个字符表示,可以是字母和数字二、填空题1.局域网交换机通过一种自学习的方法,自动建立和维护一个记录着目的MAC地址与设备端口映射关系的交换表。2、交换表一般被保存在交换机的一个高速缓存中,但高速缓存空间是有限的,因此每次储存一个地址表项时,都被盖上一个时间戳。

13、3、存储转发交换模式的交换机具有链路差错校验功能、可靠性高、支持不同速率端口的特点。4、CSM网络管理界面,下拉View菜单,单击Front Panel,就可以看到一张交换机所有端口运行状态的图。5、使用远程登录telnet对交换机进行配置时,可以利用网上任意一台计算机,以模拟终端的方法远程登陆到交换机上实现。6、STP的配置任务包括:打开或关闭交换机的STP、设置STP根网桥、备份根网桥、配置生成树优先级、配置路径代价和配置STP可选功能。第7章 路由器及其配置学习目的:1、了解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2、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操作与配置方法 3、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及公用命令4、掌握路

14、由器的接口配置5、掌握路由器的静态路由配置6、掌握路由器的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7、掌握路由器DHCP的基本配置8、掌握路由器访问控制列表的基本配置7.1基础知识7.1.1路由器概述路由器是连接不同逻辑子网的网络互联设备7.1.2路由器工作原理一、路由器的基本功能1、路由选择2、分组转发(分组交换)二、路由表1、路由表的基本结构路由表的主要内容包括目的网络地址及其所对应的目的端口或下一跳路由器地址和缺省路由信息。2、路由表的实例一3、路由表的实例二7.1.3路由器的结构一、中央处理器二、内存(只读内存、随机存储器、非易失随机存储器,闪存)三、接口(局域网、广域网与路由器配置接口)7.1.4路由器的工作模式一、用户模式二、特权模式三、设置模式四、全局配置模式五、其他配置模式六、RXBOOT模式7.2 实训任务7.2.1实训任务一:路由器的基本操作与配置一、路由器的配置方式二、使用控制端口(Console)配置路由器三、使用telnet配置路由器四、使用TFTP配置路由器7.2.2实训任务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及公用命令一、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配置路由器的主机名2.配置超级用户口令3.设置系统时钟二、几个公用命令1、退出命令(exit)2、保存配置(write memory)3、删除配置(write erase)4、网络的基本检测命令(telnet,ping,trace,sh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