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6001739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上城区二模试卷数 学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题时,必须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写明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 题 卷一仔细选一选 (本题有10个小题, 每小题3分, 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注意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选取正确答案.1. 4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B. C.2 D. 22. 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A B C D3. 在算式的中填上运算符号,

2、是结果最大的是( )A.加号 B.减号 C.乘号 D.除号4. 为了了解2014年我市参加中考的21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查了1000名学生的视力进行统计分析,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210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 C1000名学生的视力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上述调查是普查5.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B.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D.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 一个长方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其俯视图为正方形,则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为( )A.66 B.48 C. D.577. 直线l1

3、:y=k1x+b与直线l2:y=k2x+c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k1x+bk2x+c的解集为()Ax1Bx1Cx-2Dx-2 8. 如图,已知RtABC中,ABC=Rt,且tanC=,AC上有一点D,满足AD:DC=1:2,则tanABD的值是( )A. B. C. D. 9.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A(1,1),B(1,5),C(3,1),且双曲线与ABC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A1k3 B3k5 C1k5 D1k10.若二次函数的图象于x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x1,0),(x2,0),且x1x2,图象上有一点M(x0,y0)在x轴下方,对于以下说法:

4、; x=x0是方程的解;x1x0x2; 。A. B. C. D. 二、认真填一填(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11. 小添同学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中国梦,我的梦”,能搜索到的相关结果约为8380000000个,将这个数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结果为 .12. 如图,已知直线ABCD,GEB的平分线EF交CD于点F,1=42,则2= . 13. 如图,O的半径为3,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4,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PB切O于点B,则PB的最小值是 . 14. 某班第一单元考试成绩如下表所示,已知全班共有38人,且众数为50分

5、,中位数为60分,则= .成绩(分)20304050607090100次数(人)235x6y3415. 已知当x=2m+n+2和x=m+2n时,多项式x2+4x+6的值相等,且m-n+20,则当x=6(m+n+1)时,多项式x2+4x+6的值等于 .16. 在凸四边形ABCD中,AB=AD=BC,BAD=90,AC把四边形ABCD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BC的度数为 .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7个小题,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如果觉得有的题目有点困难,你们把自己能写出的解答写出一部分也可以.17.(本小题满分6分) 在三个整式x2-1,x2+2x+1,x2+x中,请

6、你从中任意选择两个,将其中一个作为分子,另一个作为分母组成一个分式,并将这个分式进行化简,再从x的 内选取 合适的整数作为x的值代入分式求值。18.(本小题满分8分) 如图,已知ABC中,ACB=90。(1)利用尺规作图,作一个点P,使得点P到ACB两边的距离相等,且PA=PB;(2)试判断ABP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9.(本小题满分8分) 老王家有一个面积为32m2的花坛,准备种植牡丹8m2,杜鹃24m2. 苗圃给出的花苗价格是牡丹100元/m2,杜鹃50元/m2经过讨价还价后商定,牡丹面积每增加1m2,则其价格每平方米优惠2.5元,杜鹃价格不变问:当分别种植牡丹和杜鹃多少平方米时,老王的花

7、费为2090元?20.(本小题满分10分)一个不透明的盒中装有若干个只有颜色不同的红球与白球。(1)若盒中有2个红球和2个白球,从中任意摸出两个球恰好是一红一白的概率是多少?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式说明;(2)若先从盒中摸出8个球,画上记号放回盒中,再进行摸球实验。摸球实验的要求:每次摸球前先搅拌均匀,摸出一个球,记录颜色后放回盒中,再继续,一共做了50次,统计结果如下表:球的颜色无记号有记号红色白色红色白色摸到的次数182822由上述的摸球实验的结果可估算盒中红球、白球各占总球数的百分之几?(3)在(2)的条件下估算盒中红球的个数。21.(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如图,在RtABC中,C=

8、90,点O在AB上,以O为圆心,OA长为半径的圆与AC,AB分别交于点D,E,连接DE,若CBD=A。(1)直接写出图中所有相似三角形;(2)若AD:AO=8:5,BC=12,求O的直径。2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抛物线y=ax2+4ax+t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A(1,0);(1)求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2)D是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C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且以AB为一底的梯形ABCD的面积为9,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3)E是第二象限内到x轴、y轴的距离的比为5:2的点,如果点E在(2)中的抛物线上,且它与点A在此抛物线对称轴的同侧,问: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PE的

9、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过点B作射线BB1AC。动点D从点A出发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E从点C出发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过点D作DHAB于H,过点E作EFAC交射线BB1于F,G是EF中点,连接DG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AD=AB,并求出此时DE的长度;(2)当DEG与ACB相似时,求t的值(3)以DH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线段AC经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为AC当线段AC与射线BB1,有公共点时,求t的取值范围。2014年上城区

10、二模数学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DCDABAD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1.8.4109; 12. 159; 13. ; 14. 50 ; 15. 18; 16. 60、90、150.三、解答题17(满分6分)解:选择x2-1 为分子,x2+2x+1为分母组成分式化简为,当x=0时,分式值为-1。(答案不唯一)18(满分8分)(1)作图(略)(2)等腰直角三角形19(满分8分)解:(100-2.5x)(8+x)+50(24-x)=2090(3分)化简得x2-12x+36=0(x-6)2=0x1=x2=68+x=14,24-x

11、=18答:牡丹14m2,杜鹃18m220(满分10分)解:(1)解:P=(2)由题意可知,50次摸球实验活动中,出现红球20次,白球30次,红球所占百分比为2050=40%,白球所占百分比为3050=60%,答:红球占40%,白球占60%;(3)由题意可知,50次摸球实验活动中,出现有记号的球4次,总球数为8 =100,红球数为10040%=40,答:盒中红球有40个21(满分10分)解:ADEABCBDC,BEDABDAE=22(满分12分)解:(1)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2,点A,B一定关于对称轴对称,另一个交点为B(3,0)(2)A,B的坐标分别是(1,0),(3,0),AB=2,对称轴为

12、x=2,CD=4;设梯形的高是hS梯形ABCD=(2+4)h=9,h=3,即|t|=3,t=3,当t=3时,把(1,0)代入解析式得到a4a+3=0,解得a=1,当t=3时,把(1,0)代入解析式得到a=1,a=1或a=1,解析式为y=x2+4x+3或y=x24x3;(3)由题意得,E在y=x上,且在x=2右侧,与抛物线y=x2+4x+3联立可得x2+x+3=0,x=6或x=E与点A在此抛物线对称轴的同侧,E(,)A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B(3,0),连接B与E交对称轴于点P,BE的方程为,即,x=2时,y=,即P(2,)y=x与y=x24x3联立可得x2+x+3=0,此方程无解综上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存在点P(2,),使APE的周长最小23.(满分12分)解:(1)ACB=90,AC=3,BC=4,AB=5AD=5t,CE=3t,当AD=AB时,5t=5,即t=1;AE=AC+CE=3+3t=6,DE=65=1(2)EF=BC=4,G是EF的中点,GE=2当ADAE(即t)时,DE=AEAD=3+3t5t=32t,若DEG与ACB相似,则或,或,t=或t=;当ADAE(即t)时,DE=ADAE=5t(3+3t)=2t3,若DEG与ACB相似,则或,或,解得t=或t=;综上所述,当t=或或或时,DEG与ACB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