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建议(美华韦静雯).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599870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建议(美华韦静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建议(美华韦静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建议(美华韦静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建议(美华韦静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建议(美华韦静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建议(美华韦静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建议(美华韦静雯).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美华中学 韦静雯方程是重要的数学基本概念,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从代数中关于方程的分类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代数方程,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其中,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教材中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始终贯穿于全章的主线,而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是在建立和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一、本章知识结构:1、教材安排:教师用书第126页的知识结构图.由于教材中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始终贯穿于全章的主

2、线,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都是先给出实际问题,然后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再进行方程解法(例如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去分母等)的教学,难点过于集中,不利于学生对方程解法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建议应把解决实际问题先往后挪,让学生好好掌握解方程的方法。2、建议修改为:简单实际例子二、课时安排:1、教师用书的课时安排:3.1 从算式到方程; 4课时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4课时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4课时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4课时复习 2课时合共18课时2、根据教学情况,建议对课时安排进行调整:3.1 从算式到方程;

3、2课时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4 课时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5 课时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5 课时复习 2课时合共18课时三、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一)31 从算式到方程.1、31.1一元一次方程本小节先通过一个具体行程问题,引导学生尝试如何用算术方法解决它,然后再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有关的量,并进一步依据相等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的等式方程教材这样安排目的在于突出方程的根本特征,引出方程的定义,并使学生认识到方程是更方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正是本章的一大难点,所以在引入

4、本节的时候应该注意到这一点,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用一些更为简单明了的例子作为概念的引入,比如:列式表示(1)的4倍等于20; (2)比的2倍少5的数等于1;从简单入手,让学生先建立方程的思想,再引入课本的例子。在引用课本例子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如何用算术方法解决它(考虑到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然后再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有关的量,并进一步依据相等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的等式方程。2、31.2等式的性质方程是含未知数的等式,教材中以等式的性质作为解方程的根据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引出等式的两条性质,并直接利用它们讨论一些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涉及的方程类型: ax

5、=b、 x+b=c、 ax+b=c,不宜在此加深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本节常见的思维误区:(1)列方程时,不能正确理解题意;(2)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两个性质并用,容易出错。(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本节教材仍然结合一些实际问题展开,重点讨论两方面的问题: ()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这是贯穿全章的中心问题 ()如何解方程?这节重点讨论解方程中的“合并同类项”和“移项”,这样就已经可解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教材以问题1“购买计算机”的实际问题列出方程介绍合并同类项,然后以“例1:解方程”进一步介绍运用合并同类项达到解方程的目的.以问题2“分配图书”的实际问题列出方程介绍

6、移项,然后以“例2:解方程” 介绍运用移项、合并同类项达到解方程的目的.最后用例3、例4两个实际问题,要求先列出方程,再利用所学的移项、合并同类项求出方程的解,从而解决该实际问题.2、建议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情况,淡化问题1和问题2的教学,直接利用几个简单的方程,例如“,等”,先让学生学会如何解有关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可以稍微搁置(甚至可以后移到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操作时可利用手头上的同步导学进行课时划分,同步的练习,让学生好好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在讲解了解方程之后,要注意跟学生讲清方程的解的意义,以及如何验证解的正确性,求解之后要把解代回原来的等式,看“解”能否

7、使等式成立,养成学生检验方程的解的正确性的习惯,减低解方程的错误率.3、本节常见的思维误区:(1)移项不变号;解方程:, 错解:(2)错把解方程过程写成“连等”形式.解方程:, 错解:(错误原因:受运算习惯影响,对方程变形理解不清)(3)系数化为1时出错,例如:,等(4) 同步导学本章的方法点拔中,涉及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典型错误剖析和防错小窍门,值得教师指导学生详细阅读.(三)33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去括号与去分母1、本节教材继续结合一些实际问题展开,重点讨论两方面的问题: ()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这是贯穿全章的中心问题 ()如何解方程?这节重点讨论解方程中的“去括号”和“去分母”, 这样

8、就可以解各种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并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教材以问题1“节约用电”的实际问题列出方程介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解方程的步骤,然后以“例1:解方程”进一步介绍解方程的几个步骤,然后用例2、例3两个实际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进一步巩固解方程的方法.以问题2的实际问题列出方程介绍去分母、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解方程的步骤,然后以“例4:解方程” 介绍运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解方程的步骤,最后用例5的实际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进一步巩固、归纳解方程的一般步骤.2、教学时,可考虑类似32的处理,把列方程解实际问题后移至34,多通过纯

9、粹解方程的题目,强化学生解方程的能力,注意让学生归纳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解方程的程序化,并了解解方程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有根可寻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步骤:步骤具体做法根据注意事项去分母在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等式性质21 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2 分数线当括号用,去分母后,则要加括号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法则分配律要满足分配到每一项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移到另一边等式性质1移项变号合并把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合并化为“ax=b”形式()合并法则注意符号系数化为

10、1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等式性质2分子、分母不能颠倒教学中注意严格要求,开始学习解方程的时候,每一步的名称,要求学生都要写一写,如:“去括号,得”、“移项,得”等等,让学生熟练了以后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才可以省略文字.3、本节常见思维误区:(1)去分母时出现漏乘现象.解方程:, 错解:去分母,得 (2)去括号时,括号前为“”号,括号内的各项不改变符号或漏乘项.解方程:, 错解:去括号,得解方程:, 错解:去分母,得 (3)分母是小数时容易与去分母弄混淆.解方程 ,错解:原方程可化为教学建议:教学中进行强化训练,多练习例如“”和“”的题目.(四)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本节的重点是建立实

11、际问题的方程模型,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学建模思想,培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中主要是探究三个问题(“销售中的盈亏”、“油菜种植的计算” 和“球赛积分表问题”)要比前几节的问题复杂,可以先讲前面教学中后移的实际问题,另外还要注意习题和复习题中有涉及时钟问题,图表信息问题等,若学生基础较好,还可以适当补充求平均速度,平均价格的实际问题.教学中注意了解学生常见错误,加以强调、纠正,例如“不能找等量关系、单位不统一”等,并让学生阅读同步导学第87页“如何轻而易举列方程”和第89页方法点拨2,掌握方法.总而言之,本章教科书是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线索展开的,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顺序进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归纳整理,通过必要的练习途径来掌握,练习要着重在基础内容上,要加强针对性,强调使学生打好必需的基础,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探究更高层次的问题(例如“拓广探索”栏目下的习题等)。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