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行业复工复产新冠肺炎防控指导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5993395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维修行业复工复产新冠肺炎防控指导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汽车维修行业复工复产新冠肺炎防控指导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汽车维修行业复工复产新冠肺炎防控指导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汽车维修行业复工复产新冠肺炎防控指导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汽车维修行业复工复产新冠肺炎防控指导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维修行业复工复产新冠肺炎防控指导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维修行业复工复产新冠肺炎防控指导方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维修行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导方案1、目的 为做好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保证企业员工及客户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障维修服务业务正常开展,特制定本应用指南。2、适用范汽车维修企业及相关专业领域,其他与汽车维修相关企业可参照执行。3、防控要求3.1总则3.1.1 严格落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明确疫情防控的内部职责。 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措施,落实疫情防控和健康保护措施。制定疫情防控 制度,包括内部责任分工、疫情排查、疫情日常管控、疫情期间后勤 保障、应急处置、防疫期间维修服务工作流程、员工及客户健康保护 等管理制度,并应明确负责人。3.1.2 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组织成立疫情防控 小

2、组,企业法人代表应为第一责任人,并担任防控小组组长,负责 领导防控小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员工客户健康安全和维修 服务业务正常运营。3.1.3 根据国家政策和疫情发展趋势,及时制定、修改防控应对措 施。识别潜在应急情况,编制应急预案并做好应急演练和响应。3.1.4 组织检查、监督各部门、人员疫情防控执行落实情况。3.2 复工复产前准备3.2.1 企业复工复产,应根据当地政府部门统一安排进行,并在复工 复产前,按要求办理相应的申请和登记。3.2.2企业应摸清员工健康状况,按照来源地风险等级实施分类管 控,返岗人员应填写健康申报表,并承诺所申报信息属实。企 业应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对来自或去

3、过疫情重点地区或与该区 域人员有密切接触的员工,企业负责人须向所在地卫生健康部门报 告,并备案观察,期间不得安排与其他职工进行接触,排除 疫情后方可返岗工作。3.2.3按国家防疫要求,来自疫情严重地区员工(疫情重点地区或 疫情重点地区籍及有接触疫情重点地区人员)应提前 14天自我隔 离,每日自我测量体温。复工前,应如实向企业负责人汇报健康状 况。3.2.4 返程员工,返程中须配戴口罩,到达后应到有关部门登记, 并保留好汽车、火车、飞机、出租车等交通工具票据,以备查询。3.2.5 企业应做好口罩、手套、防护镜、防护服、清洗消毒液等相 关防护用品的采购及储备,并按照规定及时发放。要求员工必须佩戴

4、口罩等防护用品。3.2.6 二类及以上维修企业应对维修厂区、办公场所、营业大厅、 客户休息区及相关设备、设施等进行全面的通风和消毒。3.2.7 三类维修企业做好维修厂区及相关设备、设施的消毒、通风 工作,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各种物品摆放有序。3.2.8 企业应及时了解疫情期间人员动态,填写疫情期间人员动 态登记表。3.2.9 疫情期间,企业员工应做到不走亲访友,不聚集聚会,尽量避 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确保不造成疫情隐患。3.3复工复产现场防控3.3.1企业应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返岗员工的体温监测和日 常观察。应在厂区入口处设置体温检测和消毒岗位,严格做好返岗员 工的每日体温监测和日

5、常观察,并做好员工体温检测记录,体温 正常(37.3 C以下)方可进入厂区。3.3.2 企业员工及外来人员如有发热、咽痛、咳嗽、乏力的情况,须 就近安排其到指定医院就诊,并应向所在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3.3.3、企业员工、客户和外来人员,必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 其他更高级别的口罩),员工还须戴一次性手套上岗作业。一次性口 罩每 4 小时更换1 次或感潮湿时更换,有污染时随时更换;一次性使 用手套不可重复使用,其他重复使用手套需每天清洗消毒,或用含氯 消毒液浸泡30 分钟,然后常规清洗。离开工作现场应进行彻底消毒 并换装,更换下的工装进行消毒处理。3.3.4 鼓励二类及以上维修企业开展预约维

6、修服务,对承修的外籍车 辆应记载车辆抵达本地时间,严禁承修来自或经过疫情较重地区且在 本地停留未超过 14 天以上的车辆(应急救援车辆除外)。3.3.5 承修接待时,应对客户及车上所有乘员进行体温检测,详细记 录体温测试结果以及承修车辆信息,对送修人进行实名登记,并填写 维修车辆及人员登记表。对于外埠车辆,还应询问并记录是否行 径重点疫区城市、抵达本地时间等。维修信息严格按要求上传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客户接待人员、客户及车上所有乘员进入厂区 须按照防控要求佩戴合格的防护口罩3.3.6维修作业前,须对承修车辆进行全面清洁消毒。车辆内部驾驶员或乘员有可能接触的表面(如车身内饰、方向盘、档杆、

7、车门内外把手、座椅等)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对轮胎、驾驶室内地板可使 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 维修服务人员进入车舱内须佩戴防护口罩 和一次性手套。3.3.7 承修车辆须使用“三件套”(方向盘套、座椅套和脚垫纸)。竣 工车辆交付前,应再次对维修部位、维修部件、更换部件进行全面消 毒,维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置。3.3.8二类及以上维修企业应按照规定做好车辆性能维护,特别要做 好涉及车辆灯光、转向、制动、轮胎等安全系统和部件的性能维护, 并做好车辆维护记录,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和车辆行驶安全。3.3.9 在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前,不触碰和维修空气滤清器及空调滤 清器,确需维修空气滤

8、清器和空调滤清器的,应先消毒,并同时戴上 防护口罩、防护眼镜和医用橡胶手套进行维修作业。3.3.10 对医用救护、执勤执法、工程抢险、物资运输以及各类社会 公共服务等疫情防控保障车辆,开通维修救援绿色通道,及时到达现 场,确保尽快恢复行驶,为疫情防控防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3.3.11 维修救援医用救护车辆时,维修人员应佩戴口罩、护目镜、 医用橡胶手套、防护服等个体防护装备,并备好消毒剂、洗手液等消 毒清洁用品,救援完毕需对相关维修设备、工具进行消毒处置。3.3.12 结算付款尽量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方式进行支 付, 避免现金支付找零,付款实行零接触。3.4公共场所防控3.4.1做好宣传教育工

9、作,在企业醒目位置悬挂疫情防控宣传条幅、 张贴通告、应用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员工从官 方渠道获取疫情信息,保持良好心态,不信谣、不传谣。切实提高员 工自我防范意识和疫情防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3.4.2维修企业工作场所、办公区域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 钟,在能够保证适宜室温的情况下,可持续通风换气,尽量少开中央 空调。人与人之间保持 1 米以上距离,员工或外来人员均须佩戴符 合防护要求的口罩。3.4.3每日对集中活动区域(作业场所、会议室、办公室、营业大厅、客户休息区、会议室、办公室、办公区走廊地面、卫生间、公务车等 进行消毒。客户休息区、会议室使用后立即对桌椅、沙发进行

10、消杀, 避免细菌、病毒滋生。召开会议或接待客户时,建议使用个人水具或 一次性纸杯,对每次消杀填写环境消杀工作记录。3.4.4尽量减少纸质文件的传递,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传阅 文件时佩戴符合防护要求的口罩。3.4.5 电话、电脑键盘、鼠标、手机可根据使用情况,采用75%酒精 进行擦拭消毒。3. 4.6鼓励使用电话、视频、微信等方式进行工作沟通、接受客户咨 询、开展预约维修服务,避免人员聚集;少开会、开短会、少面谈,不可避免的交谈,应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并佩戴防护口罩。周密安排 车辆接待计划,合理安排维修作业,避免现场管理混乱。3.4.7维修车辆在办理业务时,不准聚集和扎堆,由工作人员统一呼

11、叫,逐一办理。3.4.8疫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乘坐电梯。如确需乘坐,要佩戴一次 性使用医用口罩,尽量选择人少的时候乘坐,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尽量避免用手指直接接触按钮,每日及时对电梯间进行消毒。3.4.9实行分餐制,保证员工、客户有相对独立和有一定间距的就餐 位置,避免聚集性就餐和面对面就餐,就餐时对话。3.4.10 员工食堂釆用分时段就餐 ,餐厅每日消毒至少 2 次,餐桌 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 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肉蛋类煮熟煮透。3.4.11 对室外垃圾堆放区、吸烟区、绿化区、车辆停放区地面用浓 度 250-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对

12、收发室、前台等人员密 集处加大消毒频次。3.5员工个人防控3.5.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3.5.1.1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3.5.1.2疾病流行期间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公休日尽量在家休息,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3.5.1.3外出佩戴口罩,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勤洗手。3.5.2监测与就医3.5.2.1 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应测量 体温。3.5.2.2体温超过37.3或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应到发热门诊就 医或在家自行隔离,并及时向企业负责人汇报病情。就诊时,应主动 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并告之医生身体状况以及发病后的接触者和 出行地信

13、息,并随时向所在企业汇报病情,待康复后得到单位批准方 可返岗工作。3.5.3出行3.5.3.1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火车、飞机)出行:a)出行全程必须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b)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体温检测。c)出行中触摸到车门、机门、座椅、座椅靠背、扶手、安全带、 扶杆、厕所门及把手等地方后,不要直接接触口、眼、鼻,避免接 触传播。回家、到达目的地或具备条件时,应立即用洗手液或肥皂, 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洗手,保持手部卫 生。d)保留出行所乘交通工具的票据,以备查询。e)出差前和返程后应分别填写出厂信息登记表、返程信息登记表。3.5.3.2骑自行车出行,

14、要与其他行人保持适当距离,佩戴口罩,及时洗手。3.5.3.3私家车出行,应佩戴口罩,可适当增加开窗通风次数。如多 人乘坐,严禁面对面说话。到达目的地后及时洗手。疫情期间,定期 对车门把手、车钥匙、方向盘等手接触频繁的部位使用75%酒精擦拭。 如果乘坐人员中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车内部 物体表面和车外门把手等用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或 500mg/L 的 二氧化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进行全面消毒。3.5.4外出回家或到达目的地摘掉口罩后,要按照规范洗手法洗手消 毒,对手机和钥匙等下班途中触摸的用品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在 外穿过的衣服应放在通风或阳光下晾晒。有条件时可用

15、家用紫外灯 (不含臭氧功能)照射。4防控记录fk4.1返岗员工健康申报表fk4. 2疫情防控期间人员动态登记表fk4. 3员工体温检测记录fk4.4维修车辆及人员登记表fk4.5出差信息登记表fk4.6返程信息登记表fk4.7环境消杀工作记录附件:防控流程附件1汽车维修企业防控流程附件2汽车维修作业防控流程附件1汽车维修企业防控流程附件2汽车维修作业防控流程厂所有车辆进入维修企业前需登 记并进行喷洒消毒,特别是外埠 承修车辆额外记录到达本地时 间、是否前往疫区等信息记录备 查发现人员体温)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1高于37.3C,出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现发热、之力、污染物时可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干咳等疑似症500m个/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状时,要第一时消毒,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喷洒一次,喷量间向当地防疫为100ml/itf-300ml/itf,待室内消毒完毕部门报告,做好后,再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