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学教育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5984587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美学教育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美学教育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美学教育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美学教育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美学教育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研究美学教育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目的在于通过发现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美育的不足,发现美育对学习的重要性,找到优化美学艺术教育的途径。本文介绍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美育的不足,分析了美学教育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感知力与创造力;健全人格操守、提高审美修养。并就艺术设计专业中美学教育的举措提出了建议。美学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审美教育,指通过系统和专业的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认知、体验、感受、欣赏自然与社会中的美的元素,并且具有发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即,通过后天的教育,受教育者能够经由被动感知转而形成主动创造美。在此过程中,受教育者的理想

2、、情操、品格、素养等能够提升至美的境界。最初对美学教育的定义十分狭窄,即将艺术理论教育等同于美学教育。随着人们对美育的认识深入,后逐渐延伸为对审美观念的培育及对美学素养的教育。再后来便扩展为广义的美育将美的原理与其他各专业教育融合、渗透后形成的教育。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美育的不足(一)技术性教育比重过大,学生审美层次粗浅受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国内不少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美育程度并不高,甚至由于过于关注升学率、关心学生未来就业情况而将艺术设计更多地推向技术设计的程度。分数、策划、作品成了衡量教育结果的唯一标准,考量艺术设计成绩演变为对制图、建模的评价。这种沉默的暗示将学生不自觉地引导到了

3、“技术好等同于设计好、学习好”的地步。加之部分教师仍然坚持着狭义的美育观念,没有正确理解美感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差异,也就无法在专业教学中适时融入审美教学。功利性的教育形式与狭隘的美育理念造成了不少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审美修养方面常常停留在粗浅的表层,比如只注重形式上的审美,过于看重设计的技术性、技巧性;又或者错误地将流行、时尚与本质美混为一谈,将少数人一时间的审美趣味误作为真实、经典、永久的美。(二)缺乏通过美育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早在20世纪初期,教育大师蔡元培先生已然明确表示过美育的终极目标在于“陶冶感情”,正确的做法是将美的理念融入教育行为。艺术设计中的 “艺术”已然与美育产生了内在的联系

4、,只需着重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情感、品性、个体修养等方面的美感教育、审美教育。但是,当下不少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却偏离了这个本质的教育轨道,转而将艺术设计这个相对感性的教育专业推向了类似于理性专业的教育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用大量定义、概念、技术操作手段替代了应有的审美、美感教育。艺术设计教学缺乏通过美育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学生的情感、人格都未能在教学中得到应有的素质培育。(三)美育与德育背离美学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的美育理念中,审美教育与青少年“道德标准的形成”必不可分,审美涉及未成年人“精神生活”的所有领域。中国传统教育中也有“大善大美”的理论。可见美育与德育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然而现实中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专注于技术和理论的教学,却极少涉及到对思想道德的教育内容,加之市场经济背景下整个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功利意识、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潮给未成年人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少高校学子往往错误地将物质产品中的名牌、大牌与真实的美等同起来。美育和德育的背离不仅造成学生在艺术设计专业学习时难以区别形式美与本质美,更有甚者,一些学生迷惑于广告宣传与社会现实,在人生信念与价值观念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甚至扭曲。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