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区地名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5983660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9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州市区地名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台州市区地名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台州市区地名总体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台州市区地名总体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台州市区地名总体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台州市区地名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州市区地名总体规划.doc(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州市区地名总体规划台州市区地名总体规划(20082020)文 本目录第一章 总则1第二章 市区地名总体布局3 第一节 地名分区和规划要点3 第二节 区块地名规划3第三章 市区地名通名和专名规划6 第一节 通名使用原则与类别6 第二节 道路通名7第三节 住宅区通名7第四节 商用楼宇通名8第五节 桥梁通名9第六节 隧道通名9第七节 专名采词要求9第四章 路网名称规划 11 第一节 路网名称规划原则与要求 12 第二节 高速公路网名称规划 12 第三节 快速路网名称规划 13 第四节 主、次干路名称规划13第五章 市区地名标志体系规划 15 第一节 地名标志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15 第二节 地名标志

2、体系 15 第三节 门牌系统编排规则 16第四节 地名标志的密度要求 16第六章 市区地名文化保护规划 17 第一节 地名文化保护的目的和意义 17 第二节 地名文化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17 第三节 地名文化保护的范围、内容 17 第四节 地名文化保护的基本措施 18第七章 市区地名调整优化规划 19 第一节 调整优化的对象 19 第二节 调整优化的原则 19 第三节 地名优选 19第八章 市区地名规划实施与管理 20 第一节 贯彻执行台州市地名管理实施办法 20 第二节 建立贯彻地名规划工作机制与规章制度 20 第三节 严格执行地名命名、更名的程序 20第九章 附则 21附 表 22图 集

3、 37第一章 总 则第1条 为适应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地名管理,保护和弘扬台州地名文化,提升台州地名命名、更名和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标准化水平,保持本市地名与城市建设协调、有序推进、和谐发展,使地名更好地为台州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规、规章和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结合台州市区实际,制定本规划。第2条 本规划经规定程序批准后即为台州市区地名命名、更名和管理的依据。凡在台州市区范围内的各类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山、水、海等;各类人文地理实体名称,道路、桥梁、住宅区、广场、大型高层建筑等。同时,应遵守本规划未涉及的国家、省、市地名法规

4、的有关规定。第3条 规划区域范围 本规划区域为台州市区范围,即所辖的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台州经济开发区(包括滨海工业区)、绿心生态区。第4条 规划期限台州市区地名总体规划,期限分为近期:20082010年;中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第5条 规划目标近期目标: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地名命名。在把握区域经济特色的基础上,深入的挖掘区域历史文化内涵,确立区块主题,以渐进的方式使区块主题特色日益显现。规范通名标准,优化专名采词,初步建立起能够展现“浙江沿海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工贸型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地名网络系统。进一步完善地名数据库的建设,

5、建立地名查询系统,加强城乡地名标牌的建设,使之日趋规范与完善,达到指位清晰准确的目标。中期目标:深入挖掘地名文化内涵,作好古旧地名的挖掘与整理工作。以渐进的方式,将清理与调整现行地名的工作融入城市建设与旧城改造中,解决地名的重名、雅化、以及一路多名的问题,逐步实现地名标准化、规范化、层次化、系列化。远期目标:建立起区块布局合理有序,文化内涵丰富,指位清晰明确,民众使用方便,空间覆盖完整,层次清晰的地名网络。第6条 规划的指导思想以区域自然和人文特性为基础,以“浙江沿海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工贸型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为依托,以体现台州地域经济、文化特色为核心,建立科学合理的地名网络

6、系统,实现地名网络体系与台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第7条 规划原则1、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衔接的原则。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城市性质与功能定位,使地名规划与城市空间布局有机衔接、城市地名与城市空间拓展同步推进。2、整体性、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在整体性、系统性和层次性的原则下,构建区域地名群,也即地名板块,使各地名板块既有鲜明的主题特色,又相互协调衔接,且统一于一整体。3、继承性与稳定性原则。在原有地名体系的基础上,发掘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原有地名体系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力求使新构建的地名体系与之协调衔接。4、时代性原则。地名体系在保持原有地名稳定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台州经济以及社会各项事

7、业的建设成果,注重台州地域经济、文化所表现出的时代性特征。5、地名命名、更名和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层次化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地名网络体系。第8条 规划依据1、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1979年12月25日);2、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国发198611号),1986年1月23日;3、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民行发199617号),1996年6月8日;4、民政部:关于加强城镇建筑物名称管理的通知(民政函1996252号);5、民政部、建设部:关于开展城市地名规划工作的通知(民发200565号),2005年5月17日;6、浙江省地名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56号),1

8、994年12月30日;7、浙江省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规范城镇建筑物(群)命名标准的通知(浙地办字199901号),1999年6月21日;8、浙江省民政厅、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规范地名标志设置的若干意见,2000年6月19日;9、浙江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名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民区20027号),2002年1月7日;10、浙江省地名委员会:关于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通知(浙地委20053号),2005年6月24日;11、台州市地名管理实施办法,台州市人民政府令(第45号),1998年4月29日;12、其它相关政策文件。第二章 市区地名总体布局第一节 地名分区和规划要点第9 条 地名分区和规

9、划要点确立椒江、黄岩、路桥、滨海工业区和绿心五大地名组团,在此基础上,椒江、黄岩、路桥组团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亚区,滨海工业区和绿心生态区组团不细分。椒江组团:规划细分为六个亚区,分别是椒江老城区、椒江经济开发区、台州经济开发区、洪家、下陈-三甲、章安-前所。黄岩组团:规划细分为四个亚区,分别是中心、城东、城西、城南、院桥。路桥组团:规划细分为三个亚区,分别是中心、东翼、西翼。滨海工业区组团绿心生态区组团第10条 不同区域地名系列化采词重点1、老城区以加强新旧地名的协调、提升地名网络的条理性为重点;2、新建区以构建指位清晰、地理实体属性概括准确、区域特征明显,地名层次化、系列化体现明显的地名网络系

10、统为目标。第11条 区块划分与采词引导1、在地名总体规划的指导按照总的采词导向或主题思想,展开地名分区细化;对某些功能相近、地理空间上跨越的区域,避免地名系列采词的雷同。2、配合城区改造与扩建,通过有计划地调整与优化,逐步淘汰各地名区块中不符合城市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地名。第二节 区块地名规划第12条 椒江组团地名规划引导台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科研中心,临港工业基地。地名主题应突出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1、 椒江老城区块传统文化中心和商业中心。在延续老城区原有地名特色的基础上,注重历史文化街区“葭沚老街”、“北新椒街”古旧地名的保护与发掘,丰富老城区地名文化的内涵。地名板块主题

11、突出“城内山、城外山,山水城相融”的老城区格局。以东山、太和山、枫山、凤凰山、白云山、乌龟山等山体名称,椒江、海等水体名称,引导该区块的采词理念,从地名文化的视角优化、美化老城区的景观风貌特色,展示“集江、海、山于一城,山在城中,江穿城过,海临城东”的老城区格局。2、椒江经济开发区区块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孵化基地。地名板块主题突出产业园区特色,以中药植物、中药动物、中药矿物等名称,引导区块的采词理念,展示医化园区的经济产业特色。避免开发区地名缺乏文化气息和地域特点,以区块内标志性建筑名称,山、海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以及描写“海门八景”的诗句,引导该区块的采词理念,丰富经济开发区

12、地名的文化特色。3、台州经济开发区区块台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名板块主题突出区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以“高屋建瓴”、“海纳百川”、“风物长宜放眼量”等象征意义的语词,引导该区块的采词理念,从地名的视角展示经济开发区的磅礴气势。4、洪家区块家庭工业是区块的一大产业特色。延续区块原有的地名特色,以原村落名称引导该区块的采词理念,展示区内股份合作、家庭工业为基础的工业经济格局,进而展示了台州企业发展的缩影,由“家庭”这一社会基本单元起步,发展成为全国同行业首位的创业旅程,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家庭”的社会理念。5、 下陈-三甲区块传统数序地名的命名方式“一条河、二条河九条河”,是该区块地名的独特所在。延续这一地名板块特色,以“场浦、鲍浦、一条河、三才泾、九条河”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引导区块的采词理念,从地名的视角展现区内河网密布,呈“井”字形交错的水乡景观特色。以数序地名的命名方式,构建地名网络框架。6、章安-前所区块以“章安古街”的古旧地名,以及能够体现古镇依山面江、水贯全城、“十”字结构、方形形制等古镇特色的语词,引导区块的采词理念,从地名的视角展示千年历史古镇的古朴意境。第13条 黄岩组团地名规划导引台州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