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MicrosoftWord文档.doc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4KB
约23页
文档ID:555981035
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1页
1/23

人物档案  李小龙,一代武术宗师,功夫电影巨星,世界武功片电影表演家,截拳道的创始人   他是将中国功夫传播到全世界第一人,打入好莱坞的首位华人,他革命性地推动了世  界武术和功夫电影的发展  他将 Kung Fu 一词写入了英语词典  李小龙  原名:李振藩  英文名:Bruce Lee(布鲁斯·李)   乳名:细凤    李小龙灵位 1948年首用艺名“李小龙”在《细路祥》片中演出,  自该年起在香港参演二十二出粤语片,  曾用过的艺名有“李龙”、“小李海泉”、“李小龙”  绰号:马骝,冇天装,阑仔,牛王头,冇时定,点解龙,猩猩王等   祖籍:中国广东顺德市均安镇上村乡  出生地点:美国旧金山唐人街中华医院   逝世地点:香港伊利莎白医院  民族:汉族  国籍:美国  生于:1940年11月27日 (星期三) 下午9:15  卒于:1973年 7月20日 (星期五) 晚上11:30(享年32岁)   生肖:龙   星座:射手座  身高:1.72米左右(5.7英尺)   体重:64公斤(140磅)   百米成绩:11.8秒  血型:O型   近视:600度   胸肌:41.5(扩胸前)44.25(扩胸后)   腹:29.5寸   右前臂:12.25寸 左前臂:11.75寸   右上臂:14.25寸 左上臂:13.75寸   右大腿:22.5寸 左大腿:22.5寸   右小腿:13寸 左小腿:12.88寸  嗜好:练武,冥想,恰恰舞,阅读,哲学  绝招:寸拳,搓手,李三脚,勾漏手,木人桩法  肄业于香港喇沙书院  1961年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攻读哲学及心理学  害怕的东西:水   7岁从影,13岁习武   入门功夫:咏春拳  父亲:李海泉(李满船)(粤剧名丑)   母亲:何爱榆(欧亚混血)   师父:叶问(咏春宗师)   授业师兄:黄淳梁(Wong Shun Leung)  崇拜的人: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太太:琳达·埃莫瑞(Linda)   儿子:李国豪(Brandon Lee,拍摄电影《乌鸦》中意外丧生)   女儿:李香凝(Shannon Lee,从影)   李小龙有一兄、一弟、两姐   [3] 弟弟:李振辉(Robert Lee) 李小龙和妻子琳达  哥哥:李忠琛(Peter Lee)   大姐:李秋源(Phoede Lee)   二姐:李秋凤(Agnes Lee)   小学:香港九龙德信学校 喇沙书院   中学:香港喇沙书院 圣芳济书院  李小龙安息于美国西雅图湖景墓地,由儿子李国豪陪伴。

真实李小龙:华人世界的精神偶像  1960年,李小龙[1]进入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他主修哲学,也学习戏剧等课程   李小龙[2]生前曾自信地在一张便笺上写道:“我的明确目标是,成为全美国最高薪酬的超级东方巨星从1970年开始,我将会赢得世界性声誉到1980年,我将会拥有1000万美元的财富,那时候我和我的家人将过上愉快、和谐、幸福的生活   1970年,李小龙确实轰动了整个西方然而,1973年7月20日的猝然去世,使他没能实现自己对家庭的诺言   1973年,李小龙在事业巅峰期间突然死于台湾女星丁佩的家中,引发了众多的猜测   “李小龙只活了32年,但他活得痛快淋漓,傲骨铮铮,是个真正的汉子  李小龙的名字在欧洲也家喻户晓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都有专门介绍李小龙的网站,李小龙主演的电影至今仍是不少DVD发行公司的“镇家之宝”在市场上还能看到不少电子游戏、T恤衫等以李小龙形象为卖点的产品   “现在影星如此之多,为何还要对已经死去36年的李小龙如此纪念呢?”当记者问一个日本人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在你看来,李小龙在36年前就被埋葬了,而在我们看来,龙是不死的他在我们心中永远存在,是我们的偶像、是我们的英雄! 关于李小龙   李小龙与师父叶问宗师 李小龙生于美国三藩市,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香港度过的。

李小龙幼时身体非常瘦弱他父亲为了儿子的体魄强壮,在他7岁时便教其练习太极拳李小龙在13岁时跟随名师叶问系统地学习了咏春拳,并在家中设一座木桩,每天对着木桩勤练不辍此外,他还练过洪拳、鹤拳道、谭腿、少林拳、戳脚、等拳种,为后来自创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高技击水平,李小龙除了勤习中国拳术外,还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他一边参加西洋拳训练班,一边节省零用钱购买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击赛纪录片,从中学习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训练方法;他还经常参加校内外的拳击比赛,不断丰富实战经验,赴美深造自创截拳道   由于害怕李小龙学坏,在他18岁那年,李小龙的父母决定送李小龙到美国留学李小龙在西雅图的生活相当艰苦,进入大学就读以后,他除了学习外,把精力都放在研习武术上他在学校里组织了一支“中国功夫队”,经常在校园里进行训练和表演,博得了师生们的好评   李小龙经过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使功夫逐渐娴熟乃至达到更高的境界其中的“李三脚”、“寸拳”和“勾漏手”更是他的绝招 李小龙是个多面手,除了精通各种拳术外,还擅长长棍、短棍和双节棍等各种器械,并研习气功和硬功   李小龙为了宣扬中华武术,在大学2年级期间,租了校园的一个停车场角落,作为武官,挂起了“振藩国术馆”的牌子。

他边教边练,刻苦磨炼,技术大有长进,尤以腿功造诣更为精深 在振藩国术馆里,他认识了来学武术的医学院女学生琳达,经过一年多的交往,他们渐渐产生了感情,在1964年8月,他俩正式结婚婚后,李小龙夫妇双双辍学,合力经营武术馆   自从李小龙在佛罗里达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个持刀歹徒,勇救华人少女的消息在报纸上刊登之后,李小龙的名字便传遍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等电视台也请他表演腿法,中国功夫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他创办的振藩国术馆也逐渐兴旺起来了为了扩大影响,李小龙经常到各处参加武术比赛,并先后在西雅图、奥克兰、洛杉矶等地开设武术分馆授徒国术馆的规模和设备不断完善,世界上许多显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国空手道冠军罗礼士等都争着拜他为师,好莱坞的著名电影明星如占士亨宾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门徒世界拳王阿里也曾登门拜访,与他交流经验美国国内各流派的拳师经常聚集在李小龙的武馆切磋武艺,他的“以武会友”的宗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著书:   1.《基本中国拳法》(Chinese Gung—Fu)  2.《咏春拳》(Wing Chun Kung—Fu)  3. 《截拳道之道》(Tao of Jeet Kune Do)  4《李小龙技击法.自卫术》(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Self Defence Techniques),   5《李小龙技击法.基础训练》(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Basic Training),  6.《李小龙技击法.技法训练》(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Skill spin Techniques),   7.《李小龙技击法.高级训练》(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Advanced Techniques),  8《李小龙:猛龙语录》(Bruce Lee:Words of the Dragon),  9《李小龙:功夫之道》(Bruce Lee:Tao of Gung—Fu),  10《李小龙:截拳道》(Bruce Lee:Jeet Kune Do),  20世纪70年代初,一股中国功夫影片的狂潮席卷着世界。

李小龙这个响亮的名字震撼全球   1971年夏季,李小龙接受香港嘉禾电影公司的邀请,以1.5万美元的片酬签了两部影片,第一部是以中国武术为题材的《唐山大兄》该片预算只有10万美元,而且剧本也是边拍边写的,在这种情况下却创下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达到了300万港元 继《唐山大兄》之后,李小龙又拍摄了《精武门》,《精武门》比《唐山大兄》增加了一倍的预算,引起更大的轰动李小龙在片中的大无畏精神和惊人的打斗技巧,特别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脚”和“地躺拳”和“双节棍”,令人赞不绝口 此后,李小龙又自组协和电影公司,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猛龙过江》和《死亡游戏》,还与美国华纳电影公司联合拍摄了《龙争虎斗》,并亲自担任了主角 正当李小龙雄心勃勃,大展宏图,准备继续拍完《死亡游戏》的时候,由于药物过敏,1973年7月20日突然在香港逝世,享年才32岁李小龙陨落之后,万民齐哀,天地同悲如今人们还在深深的怀念着这条巨龙正如著名青年作家申宝峰在《李小龙》中写道“横空巨龙降苍穹,天地同悲五雷轰龙虽远去心依旧,英明永存影不终虽然李小龙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的英雄大名永远在人们的心中回荡,他的经典影像会永不停止的被人们回顾。

  李小龙由于在武术和电影等方面有卓越的贡献,他先后在1972年和1973年两度被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1972年还被香港评为十大明星之一美国报刊把他誉为“功夫之王”,日本人称他为“ 武之圣者”,香港报纸赞誉他为“当代中国武术及电影史上的奇才”在美国、日本、英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同时出版了纪念李小龙的多种多样的杂志和特刊,都称他为“发扬中国武术最有成效的人   李小龙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却如同一颗耀眼的彗星划过国际武坛的上空,对现代技击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外,中国功夫也随之闻名于世界许多外文字典和词典里都出现了一个新词:“功夫”(kong fu)在不少外国人心目中的功夫就是中国武术,李小龙也成了功夫的化身许多国外武林高手、空手道拳师,泰拳大师看过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后都承认:“李小龙确有真功夫确实,还很少有一位东方武术家能像李小龙一样突破国家、种族的领域,并且在死后声威依然不减   李小龙多才多艺,亦文亦武他每当练功之余,埋头研究武术理论与训练方法他逝世前留下了七大本学武笔记和六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记录》、《二节棍法》、《布鲁斯-李拳术图解》(英文版)和《布鲁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

世界各国技击杂志仍在不断地研究、介绍他的武功,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依然崇拜他当回顾作为一位中华武术传人的李小龙一生时,人们将永远怀念他那颗热爱中华民族、振奋中华民族精神,渴望中华民族强盛的赤诚之心  毫无疑问,李小龙是一个天生的巨星,一个传奇中的传奇  尽管过世已久,李小龙依然是功夫代名词,即便红透整个世界的成龙都很难超越他的才华,他的正气,他的辉煌,都已成为一份无法拷贝的神话三十二岁、五部电影,足以令璀璨的流星黯然失色,不知何时才会有人另写这样一份东方传奇  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澄清对李小龙的误读  李香凝逐条列出她对事实的澄清,修正多年来外界对李小龙的部分误读,还涉及到众说纷纭的李小龙之死,但最令人感动的是,她作为女儿,在澄清真相时数次谈到澄清这些,是因为“不能违背李小龙的哲学”部分“误读”如下:  1.李小龙从未跟依诺山度学双节棍  “没错,许多文献里都提到我父亲向依诺山度学过双节棍,但是这不是事实我父亲是自学双节棍的我会尽快给你更准确的信息  2.李小龙从未经过西洋拳训练大家说李小龙在上中学时体育课上的拳击练习  “我认为我父亲从未在高中参加过拳击训练  3.李小龙从未与木村交过手,从未输给过空手道。

  “如果是也只是俩人练习,切磋武艺  4.原本讲述李小龙是在拍摄《死亡游戏》时去世的  “我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