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鲫鱼池塘养殖技术-.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5976698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公害鲫鱼池塘养殖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无公害鲫鱼池塘养殖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无公害鲫鱼池塘养殖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无公害鲫鱼池塘养殖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无公害鲫鱼池塘养殖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公害鲫鱼池塘养殖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鲫鱼池塘养殖技术-.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公害鲫鱼池塘养殖技术 无公害鲫鱼养殖需要从鲫鱼养殖场的环境条件、苗种质量要求、饲养管理、饲料使用和病害防治等各个环节按标准操作,才干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无公害产品。一、养殖场地环境 养殖地应是生态环境优良,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水地域。养殖地区域内及上风向、灌溉水源上游,没有对产地环境构成威胁的包括工业“三废、农业废弃物、医疗机构污水及废弃物、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等污染源。底质无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无大型植物碎屑和动物尸体。无异色异臭,属自然结构。底质有害有毒物质最高限量应符合以下要求:总汞0.2 mg/kg;镉0.5 mg/kg;铜30 mg/kg;锌

2、150 mg/kg;铅50 mg/kg;铬50 mg/kg;砷20 mg/kg;滴滴涕0.02 mg/kg;六六六0.5 mg/kg。 二、水源与水质;池塘水质符合的主要生物因子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为20100 mg/L、浮游动物生物量为525 mg/L。三、池塘条件主养鲫鱼的池塘面积以0.330.67公顷为宜。池塘水深35月份为1.01.5 m,69月份为1.52.5 m。池塘底部应坚持清洁平整,淤泥厚度不超过0.2 m为宜。四、放养前的准备 1、清塘 每年放养鱼种前清塘一次。将池水排至710 cm,每公顷用块状生石灰11251500 kg,或每公顷用含有效氯30%以上的漂白粉6070 kg,

3、用水溶化,全池泼洒。带水清塘时,水深1 m,每公顷用块状生石灰22503000 kg,或每公顷用含有效氯30%以上的漂白粉195225 kg,用水溶化,全池泼洒。 2、整修与注水 清除过多淤泥、杂物,修理池坡、排水口,加固堤埂。整修清塘后的鱼塘要加注新水,注水时要用密网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3、施基肥 以鲫鱼为主养鱼类的池塘应少施或不施肥。放鱼前一日,将少量试水鱼放入池内网箱中经1224小时,观察鱼的动态,待池水毒性消失后才可放鱼。五、鱼种放养1、鱼种来源与质量要求 从持有国家发放的原良种生产许可证的原良种场购进其生产的鲫鱼大规格鱼种,或自培的大规格鱼种。鱼种的质量要求体形正常,鳍条、鳞被完

4、整,体表平滑有粘液,色泽正常,游动活泼。规格大小一致,不带传染性疾病。 2、放养类型 在成鱼池中以养殖鲫鱼为主,放养量和收获量约占40%50%以上,同时搭配一定数量的鲢、鳙、鲂、草、鲤鱼等鱼种,具体搭配品种可依据当地实际状况决定,草鱼、鲤鱼不搭或尽量少搭配,搭配少量的鲂鱼有利于主养品种鲫鱼的投饵驯化。一般的放养密度为:每667放5060 g的大规格鲫鱼种15002000尾,50150 g的鲢鱼150尾,100250 g的鳙鱼2030尾,50100 g的团头鲂100尾。3、放养时间 秋放,宜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进行,其数量占总放养数量的80%100%;春放,宜在3月中、下旬至4月进行,其数量

5、占总放养数量的20%。 4、鱼种消毒 鱼种在放养时应进行药物消毒,可用食盐2%4%浸浴5分钟,或高锰酸钾20 mg/L(20 )浸浴2030分钟。 六、饲养管理1、投饵 按照四定原则投喂饲料,但日投饲量应视天气、水色、水温、鱼活动及摄食状况等酌情增减。按时:在每日上午8时10时,下午24时分两次投喂。定位:饲料应投在饲料台上,鲫鱼鱼种放养后,应先在饲料台四周投喂,然后逐渐缩小范围,引导鱼到食料场摄食。定质:饲料不得霉烂变质,应按鲫鱼的营养需要配成颗粒饲料。质量要求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的规定。加工渔用饲料所用的原料应符合各类原料标准的规定,不得使用受潮、发霉、生

6、虫、腐败变质及受石油、农药、有害金属等污染的原料。饲料中使用的促生长剂、维生素、氨基酸、脱壳素、矿物质、抗氧化剂或防腐剂等添加剂种类及用量应符合有关国家法规和标准规定;饲料中不得添加国家禁止的药物如己烯雌酚、喹乙醇作为防治疾病或促进生长的目的。购买饲料应从获得有关部门认证的无公害鲫鱼饲料,最好是带有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饲料。定量:投饲应做到适量均匀,每次投喂后半小时吃完为宜。阴雨天、鱼病流行时期,投饲量应酌情减少。2、投喂量与方法 鲫鱼的成鱼养殖,以人工颗粒饲料为主,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以上,饲料直径23 mm为宜,最大不超过3.5mm。人工颗粒饲料的参照配方1为:鱼粉15%、豆饼50%、麦麸

7、20%、米糠15%,维生素、微量元素添加剂;参照配方2为:鱼粉15%、豆饼35%、麦麸25%、玉米粉15%、米糠10%,维生素、微量元素添加剂。鱼种下塘初期,应进行投饵驯化,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驯化期水深控制在1 m左右,驯化成功后再放养鲢、鳙鱼,因为鳙鱼也摄食颗粒饲料,对驯化影响很大,搭配少量团头鲂有利于驯化。一般天天投喂23次,天天的投饵率为2%3%。 3、调节水质 鲫鱼成鱼养殖要常常关注池塘水质的变化,池水既需坚持一定的肥度,也不宜过肥,要求透明度在30 cm左右。如透明度降到20 cm左右,水呈乌黑色,说明水质已经趋于恶化,则要及时加注新水。在养殖过程中可适当使用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

8、,当池水pH值小于7时,可全池泼洒生石灰,每次用量为2030 g/m2水面,使之坚持优良的水质环境。68月份每隔510天注水一次,每次注水量为提升水位0.150.20 m。饲养期间出现水质老化,应换水,排出总水量30%,再注新水至原水位。养殖池应配备增氧机械,每0.30.5公顷水面配备23 kw增氧机一台,天天午后及清晨各开增氧机一次,每次23小时,高温季节每次34小时。闷热或阴雨天气及黄昏下雷阵雨,提早开机,鱼类浮头应及时开机,中途切不可停机,黄昏不宜开机。水质较肥的池塘,可适当增加鲢、鳙的放养量;底栖动物丰富的池塘,可放养少量的青鱼或鲤鱼;水质清瘦、保肥性能差的池塘,可放养少量草鱼等草食性

9、鱼类;小型野杂鱼多的池塘,每公顷放养全长35 cm的大口鲶、乌鳢及鳜鱼等150尾以不影响鲫鱼的生长为宜,或在清晨小杂鱼浮头时,用鱼网捞出;夏季池塘鱼量过大时,可及时轮捕一部分已达商品规格的鱼上市。此外,及时清除池底淤泥,适时捞出青饲料与肥料的残渣,也能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 4、日常管理 在整个成鱼养殖过程中,无论是单养还是混养,池塘日常管理都是一项常常性、多方面、细致性的工作。要做到责任到人,专人巡塘,天天早晨巡塘1次,观察鱼水色、水质和鱼群动态;下午巡塘1次,检查鱼摄食及鱼病等状况,并依据天气决定加水或增加开增氧机的时间。常常清除池边杂草和池中腐败污物,坚持池塘环境卫生,防止病原菌的滋生。在

10、雨后和午夜要特别注意巡塘,必要时采用增氧措施,防止池鱼泛塘。做好养殖生产记录,对鱼种的来源、放养状况、投喂状况、防病治病用药状况和清塘状况等内容具体记录。七、鱼病防治1、鱼病的预防 鲫鱼的发病,很多状况是养殖水体环境不良、饲养管理不善而造成病原体的侵袭所致。因此要采用综合防病措施,以预防为主。一般措施为:鱼苗、鱼种入塘前,严格进行消毒,用2%4%的食盐水浸浴5分钟,或20 mg/L(20)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030分钟;鱼苗、鱼种下塘半月后,每立方米水使用12 g漂白粉28%有效氯泼洒一次;高温季节,饲料中按每千克鱼体重每日拌入5 g大蒜头或0.47 g大蒜素,同时加入适量食盐,连续6天;巡

11、塘时,发现死鱼应及时捞出,埋入土中;病鱼池中使用过的渔具要浸洗消毒,可用2%4%的食盐水浸浴5分钟,或20 mg/L(20)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030分钟;510月份,每隔半月用250 g漂白粉对水溶化,泼洒在食场及其四周,连续泼洒3天;在拉网锻炼、起捕、筛选运输鱼种及食用鱼轮捕过程中应操作细致,防止鱼体受伤。2、渔药的使用 治疗鱼病使用的渔药应以不危害人类健康和不破坏水域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尽量使用生物渔药和生物制品,提倡使用中草药。渔药的使用必需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2的规定,严禁使用未通过取得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没有产品执行标准的渔药。禁止使用孔雀石绿、五氯酚钠、氯霉素、呋喃唑酮痢特灵、硝酸亚汞、醋酸汞、呋喃丹、六六六、滴滴涕、氟氯氰菊酯、甲基睾丸酮等禁用渔药。严格执行成鱼上市休药制度,成鱼上市前30天停止使用内服约,上市前10天停止使用外用药。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水产站 张丽丽 :江苏宿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