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成功的特点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5975491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成功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堂教学成功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堂教学成功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成功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成功的特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成功的基本特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如何适应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需求,是当前基础教育中最主要的改革课题。课堂教学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它是否体现了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教学目标具体独特教学目标是教学所要达到的具体标准,是教师期望学生所应发生的变化。教学目标是否科学是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成功的教学必定要体现在教师对于一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之中。每一节课都应该有其独特的任务和要求实现的目标。但这种独特性正是存在于朝向一个高远的目标我们要培养的理想的人并成为实现这个崇高目标的一个步骤而存在的。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有十分恰当的设定和

2、十分清晰的认识。学生对活动的具体要求越是明确,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态度就越自觉;否则,学习活动将是盲目和无效的。有经验的教师每进行一项教学活动,总是依据学习目的和动机,对学生提出某项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二、教学内容精通精当成功的教学体现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之中。教师只有对他所传授的内容融会贯通、如同己出、烂熟于心、了如指掌,才能深入浅出、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触类旁通,才能信手拈来,皆成妙趣,才会有那样一种拥有真理、“一览众山小”的沉着与自信:教师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也就才会有理智的挑战、内心的震撼,以及触及心灵的影响。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课前就必须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教师掌握教材有

3、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一般要经营懂、透、化三个阶段。懂,就是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要弄清楚,弄懂;透,即要透彻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化,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溶化在一起了。这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达到化的境界,才算完善地掌握了教材,吃透了教材。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中,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转化,即如何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深奥的内容通俗化,困难的内容容易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三、教学方法启发转化教学方法的设计是教师课前准备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教法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

4、的效果。在教学中,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是当代运用教学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教师要把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移至”学生身上,必须经过一番加工处理,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才行。学生接受这种“移”时,也不是原封不动地搬过来,而是要在自己的头脑中经过编码处理以后才行。这里教师的“移至”处理就是启发,学生的接受处理就是思维。课堂教学中要更好地体现启发的精神,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中力求新颖多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把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自学,把读和议,把讨论和练习,把传授新知识和巩固旧知识,把安静思维和热烈争辩,把紧张的智力活动和轻松愉快的“游戏”,把脑力活动

5、和体力活动等等最优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以及各种分析器交替配合,达到以兴助兴,进行符合大脑活动规律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四、教学过程主动生动学习是学生自身的认识活动,认识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个人,任何人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要靠学生自己学。教师施教的目的,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要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维诸方面获得进步,必须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功的教学,要求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功的教学,要求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不把学生看作是等待被灌装

6、知识的“容器”,而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在这种教学中,教学的本质是两个主体共同作用一一教师是主导性的主体,学生是主动性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导”,学生的主要作用就是“动”。教师的“导”具体表现在:当学生学习方向不明确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当学生学习思路混乱时,教师应给予开导;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辅导;当学生学习不对头时,教师应给予指导;当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时,教师应给予诱导;等等。而学生的“动”具体表现在有否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和动脑上。这一“导”一“动”才能使得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只有教师与学生都处于积极的状态,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五、教学氛围和谐愉悦传统的教学重理智

7、控制,轻情感沟通,忽视情感因素的教育价值。而现代教学则是把师生情感的和谐与融洽作为其执意追求的一种心理环境,着力从理性与情感统一的高度来驾御和实施教学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首先是学习需要、学习情感的主人,然后才是掌握知识的主人。长期以来,造成教学被动局面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忽视或没有重视去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因此,现代课堂教学,一定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关注儿童的幸福,要让课堂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构建“乐学”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真正充满生机与活力。六、教学关系民主合作成功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它

8、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双方合作的活动,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同作用。这种活动的基础就是民主,即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不滥用教师权威。教学中的民主化,要求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平等相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坚决摒弃居高临下、惟我独尊、以势压人、一言堂等家长式作风;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经常开展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研究、质疑、答问、座谈等活动,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两方面的互动;变教师“一言堂”为师生“群言堂”,变学生“只听不说”为“既听又说”。这样的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