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内科学(复习要点及重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5970674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内科学(复习要点及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兽医内科学(复习要点及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兽医内科学(复习要点及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兽医内科学(复习要点及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兽医内科学(复习要点及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兽医内科学(复习要点及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内科学(复习要点及重点)(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兽医内科学第一章 绪论一、兽医内科学的概念*是研究家畜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疾病为主的一门综合性临床学科,属兽医专业主干课程,是动物临床医学的核心和基础。*其主要任务是系统地研究和阐述每个内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变化、病程和预后、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等的理论与临床实践问题。二、兽医内科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传统兽医内科学的器官疾病,如消化器官病、循环器官病、血液及造血器官病、泌尿器官病、神经器官病、内分泌器官病等,营养代谢病,中毒病、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肿瘤等。1突出动物群体性疾病,如常发的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2突出国内外有研究进展的病、新发现和确诊的疾病,如硒不足与缺乏症、肉鸡腹水

2、症、猪胃溃疡等;3突出我国研究得比较深入取得较大成果的疾病,如反刍动物急性碳水化合物过食症、牛霉稻草中毒、栎树叶中毒等;4充实并增加了犬猫疾病和家禽疾病。三、兽医内科学研究概况 (一)兽医内科学的起源(二)兽医内科学的沿革和现代兽医内科学形成四、现代兽医内科学的发展趋势1.研究的范围扩大2.随着兽医临床科学的发展,原来属于兽医内科学范围的一些研究领域,已发展成为相应的独立学科3.新的技术手段在兽医内科学上的应用,使兽医内科学理论和实践水平都在迅速提高4.对临床兽医师要求而言:a能充分利用现代诊疗手段:如病理组织学、化验(血液、生化、尿液等)、影像学诊断(B超、彩超、X线检查、CT检查、MRI检

3、查等)、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乃至网络技术服务于兽医临床诊疗工作。b越来越多的受过正规兽医本、专科教育的、有职业兽医师资格的人从事临床治疗工作。 五、如何学好兽医内科学首先,必须坚持科学的认识论,立足于临床实践,防治常见病、研究疑难病、探索新出现的疾病及其他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使兽医内科学在认识论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指导下,以保证其不断发展与提高。其次,必须应用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化学、现代电子技术等先进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同时也只有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先进技术手段武装兽医内科学,才能实现在崭新角度、更深层面上,阐明发病机制、弄清临床病理学特点,解释症状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明确疾病的演变规律,促进兽医内科

4、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切实理解掌握兽医内科学的内容第三,兽医内科学是在建立在畜禽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学等学科基础上的临床学科,每一疾病的内容无不渗透着上述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因此学习与研究兽医内科学,必须要密切联系并能熟练地应用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只有如此才能理解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描述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制定治疗与预防措施,并由于及时吸纳相关学科的新理论与新技术,才能保证兽医内科学得以不断充实、更新与提高。 第二章 消化器官疾病第一节:消化器官疾病概论一、消化系统概论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口腔,咽、食道、胃、肠和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肠腺、肝脏和胰腺)。2.消化系统的功

5、能:消化、吸收、运动、排泄和防御5大功能。3.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原发性、继发性 a原发性:主要是饲料饲养失宜,管理护理不当,环境气候的影响等;b继发性:主要见于某些肠道细菌、病毒感染,寄生虫侵袭,中毒病,营养物质缺乏与代谢紊乱,也见于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的经过中。 4. 化系统疾病的症状:饮食欲减退或废绝,采食与咀嚼异常,吞咽困难,唾液分泌减少或过多、呕吐、反刍与嗳气减少或停止、腹泻、便秘或少便、胃肠道出血、腹痛、腹胀、排粪失禁、消化功能减退、脱水、休克等。5.消化系统检查。 a临床检查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听诊,胃和食管探诊;b实验室检查:血液、粪便检查,组织活检

6、;c特殊检查:内窥镜检查(超声内窥镜),X射线检查,B超、彩超检查,CT检查,MRI检查。*6.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a预防为主,做到精心饲养,合理使役,增强体质。b采用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疗法。c早诊断、早治疗。内、外科医生要通力合作,中西医结合治疗。d用药要有针对性,选择疗效好、经济、简便而副作用小的药物。并应随病情变化而调整所使用的药物。第二节:口腔、唾液腺、咽和食管疾病一、口炎 *1.定义:口炎是口腔粘膜炎症的统称,*分为卡他性、水疱性、固膜性和蜂窝织性等类型。各种动物均可发生。临床上以流涎、采食、咀嚼障碍为特征。2.病因 a非传染性病因,包括机械性、温热性和化学性损伤,以及核黄素、抗坏

7、血酸、锌等营养缺乏症。b传染性口炎,见于口蹄疫、坏死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泰勒虫病,牛黏膜病、牛恶性卡他热、猪水疱病、鸡新城疫、犬瘟热、羊痘等特殊病原疾病。 3.症状 a卡他性口炎,恒伴有流涎、采食和咀嚼障碍,口腔检查可认粘膜潮红、增温、肿胀和疼痛。b其他类型口炎,除卡他性口炎的基本症状外,还有口腔粘膜的水疱、溃疡、脓疱或坏死等病变,有些病例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4.治疗 a给予柔软饲料和清冷饮水。用1%食盐或明矾、23%硼酸、0.1%高锰酸钾等消毒、收敛液冲洗口腔,溃疡面涂布碘酊甘油、龙胆紫或1%磺胺甘油混悬液。b必要时施行抑菌消炎等全身疗法。c对特殊病原所致的传染性口炎,应着力治疗原发病,

8、并注意实施隔离。二、咽炎 *定义:咽炎是咽粘膜、软腭、扁桃体(淋巴滤泡)及其深层组织炎症的总称。按病程和炎症的性质,分为急性和慢性,卡他性、蜂窝织性和格鲁布性等类型。可发生于各种动物,多发于马、猪和犬。 三、食管阻塞 1.定义:食管阻塞,又称食道梗阻,是由于吞咽物过于粗大或咽下机能紊乱所致发的一种食管疾病。各种动物均可发生,多发生于牛、马和犬。a按其程度,可分为完全阻塞和不全阻塞。b按其部位,可分为咽部食管阻塞、颈部食管阻塞和胸部食管阻塞。*2.病因 a堵塞物除日常饲料外,还有马铃薯、甜菜、萝卜等块根块茎或骨片、木块、胎衣等异物。b原发性阻塞 常发生在饥饿、抢食、采食受惊等应激状态下或麻醉复苏

9、直后。c继发性阻塞 常伴随于异嗜癖(营养缺乏症)、脑部肿瘤以及食管的炎症、痉挛、麻痹、狭窄、扩张、憩室等疾病。 3.症状 a采食中止,顿然起病;口腔和鼻腔大量流涎;低头伸颈,徘徊不安或晃头缩脖,作吞咽动作;几番吞咽或试以饮水后,随着一阵颈项挛缩和咳嗽发作,大量饮水或唾液从口腔和鼻孔喷涌而出。颈部食管阻塞,可见局限性膨隆,能摸到堵塞物。b反刍兽常继发瘤胃臌气。犬可伴发头颈部水肿。c确诊依据于食管探诊和X射线检查。 *4.治疗 a要点是润滑管腔,缓解痉挛,清除堵塞物。b首先用水合氯醛等镇痛解痉药灌肠,并以12%普鲁卡因溶液混以适量石蜡油或植物油灌入食管。c然后依据阻塞部位和堵塞物性状,选用下列方法

10、疏通食管:(1)疏导法 栓缰绳于左前肢系凹部在坡道上来回驱赶(马)或皮下注射新斯的明等拟胆碱药,借助于食管运动而使之疏通;(2)压入法 胃管推送或接连打气管气压推进;(3)挤出法 颈部垫以平板,手掌抵堵塞物下端,向咽部挤压;(3)手术法 切开食管,取出堵塞物。第二节 反刍动物前胃疾病一、前胃弛缓 *前胃弛缓,是前胃(瘤胃、网胃、瓣胃)神经肌肉装置感受性降低,平滑肌自动运动性减弱,内容物运转迟滞所致发的反刍动物消化障碍综合征。临床特征:食欲减损,反刍障碍,前胃运动稀弱乃至停止。该综合征在反刍动物常见多发,主要发生于舍饲的牛羊,尤其奶牛和肉牛。按病因和病程分类:a原发性前胃弛缓,又称单纯性消化不良

11、,多取急性病程,预后良好。b继发性前胃弛缓,又称症状性消化不良,多取亚急性或慢性病程,广泛显现于各系统和各类疾病的经过之中,病情复杂,预后不良的居多。病因:a原发性前胃弛缓 概起因于饲养管理不当和环境条件改变:饲料过粗过细,饲料霉败变质,饲草与精料比例不当,矿物质与维生素不足,环境条件突然变换。b继发性前胃弛缓 常作为症状性消化不良,显现于下列各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营养代谢病,中毒性疾病,传染性疾病,侵袭性疾病。可按主要发病环节分为五种病理类型:1.酸碱性前胃弛缓:前胃内容物过酸或过碱 (正常范围pH 6.57.0);2.神经性:创伤性网胃腹膜炎时损伤迷走神经腹支和胸支;3.肌源性:瘤、网、

12、瓣胃的溃疡、出血和坏死性炎症;4.离子性:血钙过低或血钾过低;5.反射性:胃肠疾病经过中,通过内脏-内脏反射的反馈抑制作用所继发的。症状:在临床上分急慢两种病程类型:1急性前胃弛缓a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缓慢或停止;瘤胃收缩的力量弱、次数少,瓣胃蠕动音亦稀弱;瘤胃内容物充满,触诊背囊感到粘硬(生面团样),腹囊则比较稀软(粥状),奶牛的泌乳量下降。b原发性的,即所谓单纯性消化不良,经过23日,只要饲养管理条件得到改善,给予一般的健胃促反刍处置即能康复,甚至不药而愈。c其继发性的,即所谓症状性消化不良,还显现相关原发病的症状,相应的血液生化指标亦有明显改变,一般性健胃促反刍处置多不见效,病情复杂而重

13、剧,病程一周左右,预后慎重。 2慢性前胃弛缓a通常由急性转变而来。食欲不定,有时正常,有时减退或废绝。常常虚嚼、磨牙、异嗜,舐墙啃土,或采食污草、脏物。反刍不规则、无力或停止;嗳出气有臭味。瘤胃和瓣胃音减弱。瘤胃内容物呈液状(瘤胃积液),冲击式触诊闻震水声。便秘与腹泻相交替。粪便干小或糊状,气味腥臭,附黏液和血液。b病程数周,病情弛张。全身状态渐进增重,精神萎顿,被毛猬立,逐渐消瘦,最终出现鼻镜干燥、眼球下陷、卧地不起等脱水和衰竭体征。临床检验(实验室检查):c血液生化检验:主要包括酮体、钙、钾的定量。 酮体性消化不良牛酮病和绵羊妊娠病 离子性消化不良低钙和低钾血症d瘤胃液性状检验:主要包括酸

14、碱度,纤毛虫的活力、量,沉降活性试验以及纤维素消化试验。*如何能诊断是前胃弛缓?第一步:确认前胃弛缓 依据十分明确,包括食欲减退,反刍障碍以及前胃(主要是瘤胃和瓣胃)运动减弱。在乳畜,还有泌乳量突然下降。第二步: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前胃弛缓? 主要依据是疾病经过和全身状态。第三步:区分原发病是消化系统疾病还是群体性疾病 主要依据是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1凡单个零散发生,且主要表现消化障碍病征的,要考虑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可进一步依据各自的示病症状、特征性检验所见和证病性病变,分层逐个地加以鉴别和论证 ;2凡群体成批发生的,要着重考虑各类群体性疾病。可依据有无传染性、有无相关虫体大量寄生、有无相关毒物

15、接触史以及酮体、血钙、血钾等相关病原学和病理学检验结果,按类、分层、逐个地加以鉴别和论证*前胃迟缓如何治疗?总的原则:除去病因,加强护理,增强前胃机能,改善瘤胃内环境,恢复正常微生物区系,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1.原发性前胃弛缓 应绝食12日,再饲喂优质干草或放牧。或者用自来水直接冲洗瘤胃之后,再选用下列任一药剂和疗法。 缓冲合剂的应用: (1)碳酸盐缓冲合剂:适用于酸过多性胃肠弛缓; (2)醋酸盐缓冲合剂:适用于碱过多性胃肠弛缓。2. 离子性前胃弛缓 可用10氯化钙溶液100150 mL,10氯化钠溶液100200 mL,20安那咖注射液1020 mL,一次静脉注射(牛),增强前胃神经兴奋性,效果显著。3. 牛酮病和绵羊妊娠病所表现的症状性前胃弛缓 可静脉注射高浓度葡萄糖液和胰岛素,常迅速见效。4. 应激或过敏因素所致的前胃弛缓 可用2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10 mL肌肉注射,配合钙剂应用,效果更佳。 5对趋向康复的前胃弛缓 可用健牛瘤胃内容物接种法。先胃管灌服1氯化钠液10 L,然后通过虹吸引流取出瘤胃液48 L,给病牛灌服接种,以更新瘤胃内的微生物群系,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