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重症医学基本概念及理论-3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5969473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症医学-重症医学基本概念及理论-3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重症医学-重症医学基本概念及理论-3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重症医学-重症医学基本概念及理论-3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重症医学-重症医学基本概念及理论-3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重症医学-重症医学基本概念及理论-3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症医学-重症医学基本概念及理论-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症医学-重症医学基本概念及理论-3(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症医学-重症医学基本概念及理论-3(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A1 型题/B( 总题数:28,分数:56.00)1. 机体发生免疫紊乱以后,有关免疫抑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和树突细胞加速凋亡 B.T淋巴细胞亚型由 CD8向CD4漂移 C.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减少和抗炎细胞因子分泌增多 D.调节性T绌胞分泌增加E.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分数:2.00 )A.B. VC.D.E.解析:免疫抑制发生机制表现在T细胞亚型由反应性的 CD4向非反应性的CD8漂移。2. 下列有关免疫调控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全身炎症反应亢进时,不主张使用糖皮质激素 B.全身炎症反应亢

2、进时,不主张使用高特异的拈抗促炎细胞因子的单克隆抗体* C.可以直接使用拮抗弹性蛋白酶、过氧化物酶、氧自由基的药物D.对于全身炎症反应低下确切证据者,可以尝试使用促炎物质* E.合并全身炎症反应者也可以使用促炎物质(分数:2.00 )A.B.C.D.E. V解析:对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者,应避免使用促炎物质,而应该使用能逆转淋巴细胞功能和树突状细胞凋 亡,促进其功能恢复的药物。3. 成年人腺垂体功能减退最常见原因是* A.垂体出血坏死* B.垂体瘤C.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D.颅内感染* E.下丘脑病变(分数:2.00 )A.B. VC.D.E.解析:垂体瘤为成年人腺垂体功能减退最常见原因,故选

3、Bo4.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最常见原因是 A.肺燕麦细胞癌B.严重肺部感染 C.颅内感染 D.颅内肿瘤 E.药物所引起(分数:2.00 )A. VB.C.D.E.解析:上述均为SIADH病因,但肺燕麦细胞癌最多见,约80%患者由此所引起。约半数燕麦细胞癌患者的血浆AVP增高,水排泄障碍。5. 关于“非甲状腺病态综合征”发病机制不正确的是* A.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异常所引起 B.TSH释放降低* C.T3/T 4水平降低* D.甲状腺结合蛋白 仃BG)水平升高* E.外周TH抵抗(分数:2.00 )A.B.C.D. VE.解析:危重症期间可诱导多种HPT轴异常,T3/T4水平降低,T

4、BG水平降低,且出现外周 TH抵抗。故选D。6. 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时,其靶细胞会相应发生哪种改变* A.胰岛素受体数目升高* B.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 C.胰岛素受体亲和力增加* D.胰岛素受体亲和力减低E.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受体后作用下降(分数:2.00 )A.B. VC.D.E.解析: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时,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故选Bo7. 下列哪项不属于输血的适应证 A.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B.凝血障碍C.重症感染D.消瘦 E.急性岀血(分数:2.00 )A.B.C.D. VE.解析:输血可以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恢复患者血容量。血浆中含有大量凝血因子,可以纠正凝血异常 或止血障碍。粒

5、细胞、血浆中的补体成分和免疫球蛋白能增强患者抗感染能力,治疗重症感染。急性岀血 也是输血的适应证。本题选项中仅消瘦不符题意。故D选项为正确答案。8. 甲型血友病治疗应首选* A.悬浮红细胞* B.冷沉淀* C.白蛋白液* D.免疫球蛋白* E.血小板(分数:2.00 )A.B. VC.D.E.解析:甲型血友病是凝血因子別编码基因突变导致该凝血因子功能缺陷所致的一种凝血功能障碍性遗传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第別因子缺乏。冷沉淀中富含別因子,可用于甲型血友病的治疗。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 为Bo9. 下列哪项不属于外科输血目的* A.纠正血容量* B.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C.矫正凝血或止血障碍* D

6、.提供抗体和补体E.静脉营养(分数:2.00 )A.B.C.D.E. V解析:外科输血的目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恢复患者血容量;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纠正术前存 在的凝血异常或因失血引起的止血障碍;提供抗体和补体,增强患者抗感染能力。全血、血浆或白蛋白 静脉输注的适应证各不相同,但都不是以补充静脉营养为目的。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Eo10. 健康成年人(以体重约60kg为例)一次性失血超过多少应及时输血* A.500mlB.800ml C.IOOOmlD.1500mlE.2000ml(分数:2.00 )A.B.C.D. VE.解析:轻度失血(失血量w 500ml)者只需补液即可;中度失血(800

7、1000ml)者及时补液,然后视出血情况再考虑输血,如出血已止,可以不输血;重度失血( 1500ml)者,应积极进行抢救,给予足量补液后应及时输血治疗。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Do11. 紧急大量输血时,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输全血* B.大失血患者不需补充胶体液,可直接输红细胞* C.必须做ABO血型鉴定方能输血* D.紧急抢救时不知患者 ABO血型,可以紧急适量输注 O型悬浮红细胞E.紧急抢救时来不及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医生可以电话通知输O型血(分数:2.00 )A.B.C.D. VE.解析:创伤大出血及大手术常需大量输血。目前主张采用成分输血,可适当输用全血,但不是最佳选项。 输血前应

8、先补充晶体液、胶体液,维持血浆渗透压后才进行红细胞输注。紧急抢救时,可不管患者的血型如何,可以选择输注未经交叉配血的0型浓缩红细胞或 0型悬浮红细胞。医生必须开具申请单,不可以只用电话通知。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Do12. 关于输血速度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成年人一般为每分钟 2 5mlB.心脏病患者宜每分钟 1ml C.小儿每分钟约10滴D.对失血性休克,应以患者可以接受的最快速度输注E. 次输血的总时长不宜超过4小时(分数:2.00 )A. VB.C.D.E.解析:输血速度的确认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不同血液成分、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有着不同要求,但都应遵循先慢后快原则,边输边观察。一

9、般情况下输血速度应控制在510ml/分钟,急救输血速度可达 50100ml/分钟,不论什么情况,年老体弱、婴幼儿输血速度宜慢(心脏病患者宜每分钟1ml、小儿每分钟约10滴),不论什么情况,每一单位的血必须在4小时内输完。成年人一般为每分钟25ml不正确,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Ao13. 最常见的早期输血并发症是* A.溶血反应* B.发热反应* C.细菌污染反应 D.出血倾向* E.酸中毒(分数:2.00 )A.B. VC.D.E.解析:输血早期并发症指 24小时内发生的不良反应,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循环超负荷、酸 中毒等。其中发热反应的发生率最高,占到输血总反应率的52.1%。故

10、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Bo14. 下列哪项不是大量输血引起的并发症* A.酸中毒* B.高血钾* C.高血钠* D.凝血异常E.暂时性低血钙(分数:2.00 )A.B.C. VD.E.解析:红细胞在保存过程中会释放钾离子,大量输注易产生高血钾;大量输血可能产生稀释性凝血障碍; 大量输入枸橼酸盐保存的血液有可能发生枸橼酸盐中毒,使血清结合钙上升,游离钙下降,导致暂时性低 血钙。大量输血通常不会导致高血钠,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Co15. 引起输血发热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 A.细菌污染* B.致热原 C.血型不合 D.红细胞破坏 E.过敏物质(分数:2.00 )A.B. VC.D.E.解析:引起输血

11、发热反应的原因包括:致热原、免疫反应、其他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反应等)的早期症状,其中最重要、最常见的是细菌性热原(内毒素、外毒素)。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 Bo16. 溶血反应的早期典型特征是* A.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B.腰背部剧痛,心前压迫感C.不自主肌肉震颤* D.黏膜皮肤有出血点和瘀斑* E.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分数:2.00 )A.B. VC.D.E.解析: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是过敏反应的早期临床表现;腰背部剧痛,心前压迫感是溶血反应的早期临 床表现;不自主肌肉震颤是枸橼酸中毒的早期临床表现;黏膜皮肤有岀血点和瘀斑是输血后紫癜的早期临 床表现;寒战高热,呼吸困难是

12、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早期临床表现。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Bo17. 不属于输血相关性传染病的是* A.乙型肝炎* B.梅毒 C.巨细胞病毒感染D.甲型肝炎E.丙型肝炎(分数:2.00 )A.B.C.D. VE.解析:输血相关性疾病指的是经输血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本题中乙型肝炎、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丙型 肝炎传播途径均为血液途径,甲型肝炎是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的,不属于输血相关性疾病。故上述选项中 正确答案为Do18. 下列关于药效学的论述哪一项正确 A.研究药物的量效关系 B.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过程 C.研究药物对机体及病原体的作用规律 D.研究药物的不良反应 E.研究药物的毒性(分数:2.00

13、 )A.B.C. VD.E.解析: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人体及病原体产生药物效应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药物的不良反应,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等。19. 关于不良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A.指上市药品正常用法下出现的* B.指上市药品过量情况下出现的* C.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 D.在一定条件下可构成药源性疾病E.临床用药应根据不良反应权衡利弊(分数:2.00 )A.B. VC.D.E.解析:世界卫生组织所下的定义为:药物在人体上所产生的一种不舒服、有害性或未预期的反应。通常在 正常剂量下,药物使用于预防性给药、诊断、疾病治疗或改变生理功能时所发生的反应。20. 下列关于毒性反应的叙

14、述不正确的是* A.用量过大时可出现B.用药时间过长C.机体对药物过于敏感D.多数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E.药物选择性低(分数:2.00)A.B.C.D.E. V解析: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称为毒性反应。21. 关于治疗指数的计算式是* A.LD50/ED50B.L D1/ED99C.ED50/LD50 D.ED1/LD99 E.ED1/LD50(分数:2.00 )A. VB.C.D.E.解析: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22. 病原体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的现象称为* A.耐受性* B.耐药性 C.习惯性* D.脱敏* E.适应性(分数:2.00 )A.B. VC.D.E.解析: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病原体(如细菌、寄生虫、病毒等)对药物敏感性(或反应性)降低的现象。 些病原体在多次或长期与抗病原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