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全套教案(完整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5939663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技术》全套教案(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电工技术》全套教案(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电工技术》全套教案(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电工技术》全套教案(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电工技术》全套教案(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工技术》全套教案(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技术》全套教案(完整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O1.课 题电路的组成、电路模型、电路的工作状态课 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1. 了解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概念,电气设备额定值的概念2. 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模型在电路分析中的作用3. 掌握电路的组成及其功能,电路常见的三种状态及其特点重点难点重点:电路的组成及其功能,电路常见的三种状态及其特点难点:无采用教法讲授学法建议自学、讨论教 学过 程设 计(复习内容、课题引入、主要知识点序列或操作步骤教法设计、时间分配等)l 绪论(30分钟) 电工技术课程的地位与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专业间的知识渗透越来越深入,很多为某些专业所特有的技术和理论(例如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已经上升为各

2、专业的共有理论和共有技术。因此,电工技术课程对我院自动控制专业群的各专业来讲,都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属于技术平台课中的职业基础能力模块课程。该课程的总学时为80学时其中包括16个实验学时,总学分为5个学分。基础一般指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技术基础性,就是要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一定基础;为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自学、深造、拓宽和创新打下基础。本课程的内容将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重视实验技能的训练。 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第1章 电路分析基础(重点掌握电路概念、电路元件、电路定理)第2章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相量表示、元

3、件特点与RLC串联电路分析方法)第3章 三相交流电路(重点掌握电源、负载不同连接方式的特点与分析方法、功率计算)第4章 磁路与变压器(识记相关知识点)第5章 交流电动机(重点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第6章 直流电动机(一般了解结构及工作原理)第7章 电气设备及低压电器控制电路(识记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一般了解低压电器控制电路)第8章 安全用电(识记相关知识点) 学法建议及学习要求为学好本课程,要求学习者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把握学习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课前预习准备,课堂深入理解,课后思索回顾,巩固练习作业。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充分理解和掌握,并能运用在各实例中进行分析计算。技能训练要勤于动手、

4、善于动脑、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即理论部分的掌握应通过大量做习题来加深和巩固,从中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实验和实训则不但可以验证和巩固所学理论,还能培养我们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树立工程意识,掌握一定的电工电子相关操作技能。 课程考核方式待定(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实践成绩+理论考试成绩)l 新课内容一、电路分析基础知识(30分钟)1、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一般了解)2、电路的组成及功能(要求记忆)l 电路的概念l 电路组成:电源 负载 中间环节l 电路的功能:电力系统应用电路 电子技术应用电路3、电路模型和电路元件 (重点介绍) 集总参数电路常用理想元件及符号 (忽略元件尺寸)二、电气

5、设备的额定值及电路的工作状态(30分钟)1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熟悉了解)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理解和掌握三种工作状态下路端电压和电路电流之间的关系)有载状态或通路(正常工作状态);开路或断路(开关断开或电路某处断线,电路中I=0,R);短路(电路中不应该连接的地方接起来了,电路中R0,I很大)。3.例题分析及练习l 课堂小结及学生提问(10分钟)备 注思考与练习 节后检验学习结果题教学后记NO2.课 题实验一课 型实验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重点难点采用教法学法建议教 学过 程设 计(复习内容、课题引入、主要知识点序列或操作步骤教法设计、时间分配等)备 注思考与练习 教学后记NO3.课 题电路的基

6、本物理量(U、I、W、P),电路的电位计算课 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1.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上重新理解电压、电流、电功率等物理量;理解电路中电压与电位的区别和联系2. 掌握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掌握电路中电位的计算方法重点难点重点:电路基本物理量的简单计算;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压、电位的区别、联系及计算难点: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的应用;电位的计算采用教法讲练结合学法建议练习、讨论教 学过 程设 计(复习内容、课题引入、主要知识点序列或操作步骤教法设计、时间分配等)l 复习,引入课题(10分钟)1电路的组成及功能 2电路模型和电路元件3电气设备的额定值4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l 新课内容一、电路中

7、的基本物理量(30分钟)1国际单位制 电磁学中四个基本单位:长度、质量、时间、 电流 词头:实际中需使用较大单位和较小单位时基本单位前所加符号。词头代号因数词头代号因数中文英文中文英文兆(mega)兆M106厘(centi)厘c10-2千(kilo)千k103毫(milli)毫m10-3百(hecto)百h102微(micro)微10-6十(deca)十Da10皮(pico)皮p10-12SI常用词头表2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理解掌握)3电能、电功率和效率 (理解其概念,熟悉各量单位)4技能训练:学习色环电阻标称阻值判别方法二、电路中的点位及其计算(30分钟)1电位 (从工程应用的

8、角度理解和掌握)电位的概念,电位与电压的区别,电位的相对性,单位等。2电位计算 (掌握)举例说明,课堂布置练习l 课堂小结及学生提问(10分钟)备 注思考与练习 节后检验学习结果题教学后记NO4.课 题线性电路元件及其伏安特性课 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1. 了解线性电路的概念2. 熟悉常用线性电路元件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3. 理解和掌握线性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及其伏安特性重点难点重点:常用线性电路元件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线性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及其伏安特性难点:线性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及其伏安特性采用教法讲练结合学法建议练习、讨论教 学过 程设 计(复习内容、课题引入、主要知识点序列或操作步骤教法设

9、计、时间分配等)l 复习,引入课题(10分钟)1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2电能、电功率和效率3电压、电位的区别、联系及计算l 新课内容线性电路元件及其伏安特性1电阻元件(10分钟) 理解伏安关系的即时对应特点和耗能电特性2电感元件(10分钟) 理解电压、电流的瞬时值动态关系 掌握动态元件的储能特性3电容元件(20分钟)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器的串联(增大耐压值)(1)电压: (2)电荷量:(3)电容: 电容器的并联(增大电容)(1)电压: (2)电荷量:(3)电容: 理解电压、电流的瞬时值动态关系 掌握动态元件的储能特性4电源元件(30分钟) 熟悉理想电源的电特性及其与实际电源模型

10、之间的区别 熟练掌握两种电源模型之间的等效互换 举例说明,课堂布置练习5技能训练(15分钟) 学会用万用表检测电感线圈和电容器好坏的方法l 课堂小结及学生提问(5分钟)备 注电容连接部分教学内容按教学大纲要求是教材外的补充内容,属于要求掌握并考核的内容思考与练习 节后检验学习结果题教学后记NO5.课 题实验二课 型实验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重点难点采用教法学法建议教 学过 程设 计(复习内容、课题引入、主要知识点序列或操作步骤教法设计、时间分配等)备 注思考与练习 教学后记NO6.课 题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课 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1. 了解电阻串并联的实际应用,进一步熟悉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1、2. 理解基尔霍夫两定律阐述的内容3. 掌握基尔霍夫两定律的应用重点难点重点: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难点:参考正方向运用,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对电路进行分析的方法采用教法讲练结合学法建议练习、讨论教 学过 程设 计(复习内容、课题引入、主要知识点序列或操作步骤教法设计、时间分配等)l 复习,引入课题(10分钟)1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的电特性、伏安特性及储能特性2电源元件及两种电源模型之间的等效互换l 新课内容1.4 电路定律及电路基本分析方法1电阻的串联和并联(30分钟)n 电阻串联特点n 电阻并联特点n 混联举例,课堂布置练习2电路名词(10分钟)掌握支路、回路、结点、网孔的概念并会在实际电路中分

12、析。3基尔霍夫第一定律(20分钟) KCL定律内容 KCL定律的扩展应用 举例说明,课堂练习。4基尔霍夫第二定律(25分钟) KVL定律内容 KVL定律的扩展应用 举例说明,课堂练习。l 课堂小结及学生提问(5分钟)备 注思考与练习 节后检验学习结果题 P30.计算分析题教学后记NO7.课 题实验三课 型实验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重点难点采用教法学法建议教 学过 程设 计(复习内容、课题引入、主要知识点序列或操作步骤教法设计、时间分配等)备 注思考与练习 教学后记NO8.课 题支路电流法课 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掌握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能系统地列出KCL、KVL方程重点难点重点:支路电流法

13、的解题步骤难点:KCL、KVL方程的列写采用教法讲练结合学法建议练习、讨论教 学过 程设 计(复习内容、课题引入、主要知识点序列或操作步骤教法设计、时间分配等)l 复习,引入课题(15分钟)1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特点2基尔霍夫两个定律的内容及分析方法l 新课内容支路电流法一、复杂电路(5分钟)不能用串联或者并联的方法计算等效电阻的电路。二、支路电流法(30分钟)(重点掌握分析方法)1、定义: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的分析方法。2、分析方法:对节点数为 n,网孔为m,支路数为 b 的电路总共 有b 个未知支路电流数目,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KCL独立方程:n 1 个KVL独立方程:m个,然后联立求解。 举例说明,课堂练习。三、方程的独立性(40分钟)(一般了解)1、对于一个不含电流源(理想电流源和受控电流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