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施工支护方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5938328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施工支护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支护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支护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支护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基础施工支护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施工支护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施工支护方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施工支护方案工程名称:黄骅市琨洋购物广场 编制人: 职务(职称): 审核人: 职务(职称): 批准人: 职务(职称): 施工单位: (章)施工方案会签审批表 五卷工程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概况(见施工方案)编制部门编制人会 签 情 况会签部门会签意见负责人日 期年 月 日年 月 日年 月 日年 月 日年 月 日年 月 日年 月 日年 月 日审批意见审核人年 月 日批准人年 月 日基础施工支护方案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施工组织四、地下控制五、土方施工六、基坑放坡设计七、基坑工程现场监测八、安全措施 附、止水帷幕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JGJ59-99 建筑基坑支

2、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设计图纸、施工平面图等二、工程概况1、工程基本情况:工程位置:位于信誉大街南头307国道北工程规模:196.47*64.8 m建筑面积: 67000m2高 度:32.4m结构形式:框架层 数:地下一层、面积:9571.4m2:地上六层高32.4m基础形式:筏板基础工 期:2011.5. 10-2011.8.26建设单位:黄骅市耀华商厦有限公司设计、勘察单位:黄骅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黄骅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沧州市天昕集团工程有限公司2、

3、水文地质情况:本工程地基开挖深度为5.5-7.0m,该地层从地表至-1.63m处为粉土,其岩特征为褐黄色,含云母、氧化铁,砂性弱,夹粉质粘土薄层,稍密至中密,湿,振摇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分布整场地;-1.63m至-5m处为粉质粘土,其岩特征为褐黄色灰褐色,含氧化铁,粘性较强,可塑有光泽,无振摇反应,无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分布整场地;3、周边环境:该工程北、西、南三方无任何建筑物及地下管线,东面距本工程18m处为老居民区。该工程施工不会对其安全性造成影响。4、降水措施选用帏幕截水方式。5、由于该场地地势开阔,作业面空间大,所以本着简单安全的原则选用二级放坡形式。三、施工组织机

4、构及劳动力计划项目部设置安全领导小组,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做好相关安全工作。该基础施工安排作业人员65人,并做上岗前的安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四、地下水控制:地下水控制选用止水帏幕形式。止水帏幕距基坑15m,其设计计算如下:(一)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该计算书计算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99),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手册。(二)计算过程1、止水帏幕深度计算:对于悬挂式隔水帏幕,与井点降水方法结合使用,其插入基坑开挖底面以下的长度由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开挖深度的0.30.5倍。所以止水帏幕深度为:LD+l1D为开挖深度,l1

5、为帏幕在基坑开挖面以下的深度,l1=D=0.46=2.4m;通过以上计算可得,该基坑止水帏幕的深度L=6+2.4=8.4m。2、基坑涌水量计算:在有截水帏幕情况下,基坑涌水量按下式计算: Q = AMA为基坑面积,A=9571.4m2;M为疏干的含水层厚度,M=D-dw=5-0.95=4.05 m;为含水层的给水度,=0.15;通过以上计算,该基坑总的涌水量Q9571.44.050.15=5814.62m3。对于悬挂式止水帏幕,须与降水方法结合,其排水设计结合降水具体进行。3、为避免防止滑坡在止水帷幕内侧7米处加设栏栅式支护。五、土方施工:1、施工准备:采用机械开挖,开挖深度为5.5-7.0m

6、,采用放坡形式确保施工安全且有利于施工作业。放坡坡度为1:0.75(经验算符合安全要求)。2、机械配备:准备两台挖掘机和两台推土机,司机要持证上岗,且要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土方调配:土方随挖随运,堆放在距离基坑边坡3m以外,备回填使用。六、基坑放坡设计:该工程基坑从地表向下1.63m处为粉土,其余为粉质粘土,可塑性较差的粉土较薄,据过往施工经验对基坑的安全性影响较小,故土质计算时按粘土计算。本工程基坑壁需进行放坡,以保证边坡稳定和施工操作安全。基坑挖方安全边坡按以下方法计算。(一)参数信息:坑壁土类型:粘性土坑壁土的重度(kN/m3):19.30坑壁土的内摩擦角():13.9坑壁土粘聚力

7、c(kN/m2):31.0基坑开挖深度h (m):5.0(二)挖方安全边坡计算:挖方安全边坡按以下公式计算 :h=2csincos/(sin2(-)/2)其中 - -土方边坡角度()解得,sin= 0.923则,= 67.388 =13.90,为陡坡坡度:1 / tan =0.4本工程的基坑壁最大土方坡度为1:0.4(垂直:水平)。因此本工程放坡取1:0.75满足安全要求。(三)土坡稳定性计算计算书参数信息:条分方法:瑞典条分法;条分块数:14;考虑地下水位影响;基坑外侧水位到坑顶的距离(m):0.800;基坑内侧水位到坑顶的距离(m):5.800;放坡参数:序号 放坡高度(m) 放坡宽度(m

8、) 平台宽度(m) 条分块数 1 2.00 3.00 1.00 0.00 2 3.00 4.00 1.00 0.00荷载参数:序号 类型 面荷载q(kPa) 基坑边线距离b0(m) 宽度b1(m) 1 满布 10.00 - -土层参数:序号 土名称 土厚度 坑壁土的重度 坑壁土的内摩擦角 内聚力C 饱容重 (m) (kN/m3) () (kPa) (kN/m3) 1 填土 7.00 18.00 20.00 10.00 22.00 计算原理:根据土坡极限平衡稳定进行计算。自然界匀质土坡失去稳定,滑动面呈曲面,通常滑动面接近圆弧,可将滑裂面近似成圆弧计算。将土坡的土体沿竖直方向分成若干个土条,从土

9、条中任意取出第i条,不考虑其侧面上的作用力时,该土条上存在着:1、土条自重,2、作用于土条弧面上的法向反力,3、作用于土条圆弧面上的切向阻力。将抗剪强度引起的极限抗滑力矩和滑动力矩的比值作为安全系数,考虑安全储备的大小,按照规范要求,安全系数要满足1.3的要求。 计算公式:Fs=cili+(h1i+h2i)bi+qbicositani/(h1i+h2i)bi+qbisini式子中:Fs -土坡稳定安全系数;ci -土层的粘聚力;li-第i条土条的圆弧长度; -土层的计算重度;i -第i条土中线处法线与铅直线的夹角;i -土层的内摩擦角;bi -第i条土的宽度;hi -第i条土的平均高度;h1i

10、 -第i条土水位以上的高度;h2i -第i条土水位以下的高度; -第i条土的平均重度的浮重度;q -第i条土条土上的均布荷载; 其中,根据几何关系,求得hi为:hi=(r2-(i-0.5)bi-l02)1/2-r+l0-(i-0.5)bitan式子中:r -土坡滑动圆弧的半径;l0 -坡角距圆心垂线与坡角地坪线交点长度; -土坡与水平面的夹角;h1i的计算公式h1i=hw-(r-hi/cosi)cosi-rsin(+)-H 当h1i hi 时,取h1i = hi; 当h1i 0时,取h1i = 0;h2i的计算公式: h2i = hi-h1i;hw -土坡外地下水位深度;li 的几何关系为:l

11、i=arccos(i-1)bi-l0)/r-arccos(ibi-l0)/r2r/360i=90-arccos(i-0.5)bi-l0)/r计算安全系数:将数据各参数代入上面的公式,通过循环计算,求得最小的安全系数Fs:-计算步数 安全系数 滑裂角(度) 圆心X(m) 圆心Y(m) 半径R(m) 第1步 2.379 33.176 1.345 3.148 3.423 示意图如下:计算步数 安全系数 滑裂角(度) 圆心X(m) 圆心Y(m) 半径R(m) 第2步 1.491 40.517 2.731 8.673 9.092 示意图如下:-计算结论如下:第 1 步开挖内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 Fs=

12、2.3791.30 满足要求! 标高 -2.000 m第 2 步开挖内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 Fs= 1.4911.30 满足要求! 标高 -5.000 m七、基坑工程现场监测1、监测目的:在基坑开挖及地下水降水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岩土性状,边坡变位和周围环境条件变化,进行各种观测及分析工作,并将观测结果及时反馈,以指导设计与施工。2、监测内容: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基坑周围建筑物的沉降自然环境(雨水、气温、风力等)地下水位的变化3、周围建筑物测点布置基准点的布置观测基准点,设在基坑工程影响范围以外,距基坑周边应少于5H,(H为基坑开挖深度),也不谊少于3050m,且数量不应沙于2点。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初步拟在离场区35m处埋设3个互相通视良好的基准点。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根据周围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拟在拟建工程北面建筑物上高6个观测点,作为永久性标志。这些标志埋设在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