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过程和重情感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5933045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过程和重情感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过程和重情感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过程和重情感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过程和重情感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过程和重情感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过程和重情感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过程和重情感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摘 要:物理新课程最核心的理念,用最简洁、最通俗的文字来表述,就是“重过程”、“重情感”、“重生活”。 “重过程”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 “重情感”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重生活”重视物理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关键词:初中物理;灌输知识;物理过程;物理情感 00G632 000B 001002-76610007-097-01 一、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 初中物理新课程是一门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接受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

2、科学基础课程。 二、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从初中物理学科特点不难看出初中物理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物理知识、要求学生记住几个公式和几道物理计算例题这么简单。在现实的物理教学中我们确实是那样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生源素质差。农村初中对口的生源都是本镇的中心小学和各个村小。很多村小是没有开设科学这门课程的。他们缺少对身边物理现象有意识的观察。很多学生上初二才第一次接触物理知识。2、老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手段落后。一些农村初中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早就习惯了靠一支粉笔演绎整堂物理课。虽然用着老一套的教学方式“背诵+例题”,也能教出好的成绩。但是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却慢慢消失了。3

3、、教学设备落后,物理实验器材匮乏,很多该分组的实验变成了演示实验,该演示的实验变成了教师口述的实验。很多学生都没有机会亲手做一次实验。4、缺少科普图书。虽然学校有图书室,但是里面关于物理知识的科普图书很少。而且图书室常常是大门紧闭的。狭窄的知识面,必然会导致学生在理解物理中的某些现象和规律时出现困难。他们会慢慢对学习物理产生畏惧感。主观的认为,物理并不是谁都能学懂的。最后放弃学习物理。 三、物理教学为什么要重过程、重情感 知识和技能在当今已不是教学目标的唯一要素。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农村。学生基本都会上网。有什么不懂的知识完全可以通过“百度”、“搜搜”等收索引擎获取答案。

4、这使得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拓宽了很多,获取知识答案也不再是难事。而且技能的具体内容总是在与时俱进。比如现在生活中更多地方是使用电子天平,这就使得教学中要求操练的机械天平无太多用武之地。记录时间现在更多的是使用电子秒表、光电门计时器等。这样机械停表的使用训练也没有太多的意义。总之,知识与技能的具体内容总是在与时俱进。从长远来看“过程”和“情感”目标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具有关键的意义。但是在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上却往往是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而对“过程”和“情感”目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把知识点讲透彻了,学生就明白了。只要学生会做题,就算学懂了。只要能考试得高分,就算达到最终目的。教师教学中对“过

5、程”、“情感”目标的忽视主要是因为其对 “过程”目标的认识存在误区。“过程”的目的,并不完全是学到知识。而是让学生获得物理科学探究的体验、增强意识、掌握方法、提升自身发展能力。知识并不一定是解答题目的关键,很多难题都是难在能力、意识、习惯等非知识素质方面。比如初中物理中电功率的计算,如果学生去亲自动手测算过用电器的电功率,那么他们将获得更深刻的体会。学生要获得全面的学习素质,必需经历全面的学习过程。 初中的物理教学,更应该把培养学生“兴趣”作为第一目标。初中物理教学并不是要交给学生很多、很高深的知识。而是介绍基本的物理现象和物理探究的基本方法。初中物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老师,更应该想法

6、设法让学生对物理这门科学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觉地经历学习的过程获取知识。而不是让学生整体沉浸在痛苦的题海中。只有学生具有对科学的兴趣,这对学生是受益终身的。所以初中物理教学关键要培养学生四个习惯。乐于观察的习惯、联系实际的习惯、讲道理的习惯、具体分析的习惯。 四、教学中怎样体现“重过程” 1、让学生经历某一学习过程意味着学生具有某种学习行为,一定行为的积累,则形成了相应的某种能力。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总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读时可以让学生用他们已经具备的语文知识来解读其中的“一切物体”、“不受力”、“总是”、“或”这几个关键词,以此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

7、的理解。2、让学生经历对某一解决问题方法的感受、积累,概况、抽象、运用、拓展,都需要通过相应的过程来完成。比如在学习“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可以在课本原来的基础上增加探究物体运动快慢和接触面积大小是否会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让学生小组合作,运用控制变量这种方法设计并完成实验。3、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不要把“以知识为线索”变成“以知识为主”。一个新知识的构建,是需要原有的知识作为基础,但这常常会变成把教学设计的目光集中在知识上,忽略了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过程。所以要通过对自己教学过程的反思,渐渐在日常教学中把“重结果”的重心移动到重过程。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自觉的建构起新的知识。4、科学探究是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不应该变成教师演示。虽然教师能讲授清楚知识,但却无法讲授获得知识的体验。一味地灌输知识是不利于他们能力的培养。也失去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要在新课标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求教师要在改变以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指导思想,静心深悟、不断反思。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促进教育公平增添自己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职业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