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执著的美丽.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5932697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远执著的美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永远执著的美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永远执著的美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永远执著的美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永远执著的美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远执著的美丽.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远执著的美丽教学设计 上海市南汇第一中学 瞿燕屹【教学目标】1、 抓住关键语句,品读语言,理解“执著的美丽”含义,体会袁隆平高尚而执着的人生追求。2、 了解“通讯”这种新闻文体。说明:对于初一学生来说,通过学习,对文体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但对于人物通讯,学生了解得并不多。本文的语言生动,凝练而传神。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把握语言,读懂人物形象,继而进一步解读“美丽”的深刻内涵,加深学生对于本单元主题的理解。同时,进一步了解通讯这一文体。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抓住袁隆平儿时的“梦”,和年逾古稀的“梦”,理解袁隆平圆梦过程中的执著。通过文本的阅读,能品读出字里行间所透露的人物精神之美,这对于初一学生来说

2、,也是需要着重去训练的。语文,要让学生感受文字之美。在语言文字中,感受文本之特色,人物之特点,这是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也是水到渠成,提升学生对于标题的把握,对于主题的理解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关键词语的品读,感受人物形象,读懂人物形象。2、理解袁隆平“执著的美丽”的精神内涵。说明:文章以“执著的美丽”,作为行文的线索,展现了袁隆平从孩提时代立下誓言,到年逾古稀放飞梦想的人生历程。文中选择不同时代的不同故事,多侧面地展现了一个执著追求,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袁隆平。初一的学生,可以从字里行间,找到对于人物的描写。或者,根据事例,来简单概括人物特点。而这些,是理

3、解标题含义,深入阅读的前提。诚然,要初一学生充分理解,美丽是一种梦想,是追求,是不气不馁,是淡泊名利执著是将从小的梦想,付诸实践,心怀世人,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设计中,将“品词句,读懂人物”,作为重点。而考虑将理解“美丽”,“执著”,作为难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 导入:先来考考大家的敏锐度。哲人说,我们的身边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观察我们的身边,什么是你认为美丽的呢?2、 揭题:人物通讯永远执著的美丽3、 简介通讯。1、 各抒己见:谈谈自己认为美的人或者事。2、 回想已经学过的通讯,读一读:了解什么是通讯。紧

4、扣“美丽”,打开学生发现美的视野。同时,简单复习了解“通讯”这种新闻文体。二、初步感知人物1、 出示PPT:袁隆平图像。2、 过渡:这样的一个人物,如何被冠以“美丽”之称?1、 说说你对他的了解。2、 散读:课文1-4节。检查预习,同时唤起学生情感,为课文的阅读理解铺垫。三、品读文本,理解课题。1、 散读课文: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袁隆平的美丽?2、 分析点拨。3、 是什么,激发了袁隆平的追求呢?1、 生散读,划关键语句。2、 分析品读“美丽”的内涵。并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语句。3、讨论,明确:儿时的梦想,一直到年逾古稀的追求,从不曾放弃改变。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重在每一个

5、实践。通过抓关键词句,朗读,分析,感受人物品质,理解“美丽”的内涵。四、质疑1、“美丽”之外,作者为什么还要加“永远执著”来修饰,是否累赘?为什么?1、讨论,交流。(从“怀着梦想,到追求实现梦想,到把梦想进行到底”这条线把握,理解“执著”之真谛)。通过质疑讨论,加深对主旨的理解。五、拓展延伸。1、 读了文本,你再说说,对于“美丽”一词,你有什么新的认识吗?2、 PPT展示“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3、 学过的课文中,生活中,还有哪些人,称得上是美丽的?1、 用“美丽是 ”来说一说。2、 仿照颁奖词,为你认为美丽的人,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个别交流,集体点评。)3、思考交流。情感认知升华,听

6、说读写结合。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将之落实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六、总结,布置作业。1、积累本文的好词好句。2、完成颁奖词。3、阅读报纸上的人物通讯。1、2为必做题。3可选做。课后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扩展,有利学习的消化和吸收。【思路点拨】这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以题目作为本文的突破口,即抓住“美丽”和“永远”两个词,组织展开教学。文本中,对于什么是“美丽”,有具体而细腻的阐述。在袁隆平身上,所显现出的美丽,与他的外表无关,而与他的精神内涵相关。诸如“义无返顾、百折不挠、坚忍不拔、执著”等词语,让学生通过朗读,找寻到答案。从而理解袁隆平的高尚和追求。这是第一条线。第二条线,在前面的阅读基础上,追问为

7、什么要加“永远执著”。让学生能在这条线的指导下,思考,讨论。既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中,能抓住袁隆平从小就对农田充满梦想。长大后,更是执著追求,不被困难所吓倒。这种追求即便在他获得巨大成功,无数荣誉之后,都没有停止。为了中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袁隆平追求不息。这个梦想贯穿他的一生,这也是标题中“永远执著”的深意。最后的“拓展环节”,让学生在读、说、听的训练之后,结合“写”的训练,可以说是学以致用,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所选择的可写范围,由文本扩大到生活,促进学生两耳也闻窗外事,专心读好生活书。活学活用,积累生活素材,加深思考的深度。【练习举隅】1、以“美丽是 ”句型,说说对“美丽”的理解。2、请以袁隆平为对象,仿照“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为他写一段颁奖词。(100字左右。)3、以小组为单位,找找生活中平凡美丽的人物,写一篇人物专访。(5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