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热点04从大陆人口超14亿看人口自然增长(解析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593163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月热点04从大陆人口超14亿看人口自然增长(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月热点04从大陆人口超14亿看人口自然增长(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月热点04从大陆人口超14亿看人口自然增长(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月热点04从大陆人口超14亿看人口自然增长(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月热点04从大陆人口超14亿看人口自然增长(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月热点04从大陆人口超14亿看人口自然增长(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月热点04从大陆人口超14亿看人口自然增长(解析版).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1月时政热点专题从大陆人口超14亿看人口自然增长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中国大陆人口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总人口数突破了14亿。这其中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但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中国的人口规模,并不是一个贫穷的人口规模。中国人口增加的同时,经济持续发展。2019年我国GDP总量达到了99.1万亿元,总量上,与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的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四个主要发达国家的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大体相当。不过,在人口与GDP同时增长,国家实力增强的同时,也有不少挑战。人口的持续增长意味着,尽管中国人口红利正在边

2、际递减,但仍然是一个劳动力大国。2018年中国拥有超8亿劳动力资源,依然高居全球第一,但未来的形势却不容乐观。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19年,我国出生出生率在千分之十以上;在新生婴儿中,二孩的比例达到了57%,现在的生育政策发挥了成效。他同时指出,我国也面临着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存在着老龄化的趋势。以热点事件为背景,以区域地理为载体,主要通过各种人口统计图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的分类、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及应对措施。人口数量的变化可以分为由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及该地区人口迁移数量构成。一、人口自然增长率以人口的自然增长

3、率=(出生率-死亡率)/死亡率作为人口自然增减变化的衡量指标。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就是在增加的,反之则是人口在减少。在不同时期人口的增长特点是不同的,用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划分出不同类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二、 人口增长模式1.分类: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2.人口增长模式变化(由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的原因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首先转变的是死亡率的下降,实现最终转变是出生率的下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降低的。人口

4、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增长,世代更替变缓,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年型,即老年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的死亡率一般较高。3.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1)根据数值:出生率(低2.5%高);死亡率(低1.5%高);自然增长率(低1%高)(2)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发达国家是现代型(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福利好,养老制度完善,社会文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是传统型(经济发展水平低,对劳动力需求大,宗教影响等);原始型出现在落后的原始部落。中国、古巴等发展中国家人口也进入了现代型;中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人口提前进入了现代型。一般宗教影响下的国家或地区是较难

5、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因为宗教为了扩展影响力,一般不会限制生育,例如印度。三、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过快(1)主要是亚、非、拉地区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2)原因:出生率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导致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3)影响:资源、环境压力大,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条件改善困难等社会问题(4)对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2.人口增长过慢(1)主要是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发达国家,德国、俄罗斯以及北欧一些国家出现人口的负增长;(2)原因: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完善,生育观念的

6、转变,生活质量要求高。(3)影响: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4)对策: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四、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结构等,人口结构若出现不合理,则会引发人口问题。1.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增长过快)和人口老龄化(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国际上通用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于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7%。中国应对老龄化的对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延迟退休年龄,鼓励老有所为;

7、改善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二孩,改善人口结构。注意:中国目前已经进入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这是不可逆的,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促使人口保持适度地增长,从而改善人口结构。放宽生育政策仍然属于计划生育政策。2.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1)概念: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2)影响: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3)对策:加强对非法胎儿性别鉴别的监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妇女地位,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婚育观念。3.人口的文化结构与人口问题(1)概念:人口的文

8、化结构主要是指各学历层次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2)影响:人口总体文化水平过低,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五、常见人口统计图1、判读人口金字塔图的三个步骤(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高低高”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低低低”型的人口增长模式。(3)析变化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高高低”型“高低高”型“低低低”型转变。特殊变化 通过对不

9、同年龄段所占比重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人口性别比失调生育观念、人口政策、工业发展需要、战争等)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下图举例说明。2、三角坐标图思维过程如下:(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上图的。(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直线。(3)读出上述直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014岁约为28%、1564岁约为55%、65岁及以上约为17%。(4)验证一下三个比例数

10、值的总和是否为100%。 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測,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答案】1C 2B【解析】1读图可知该国2000年和2050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都是约为18%,中国人口在200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超过20%,所以可以判断该国为印度,美国和俄罗斯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占世界人口比重远低于15%。故选C。2根据上题结论,可知印度从2000年到205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保持稳

11、定,说明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根据题干提示,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则印度的人口数量也同步增长,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印度人口增长模式在2000年就已经是传统型。故选B。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第3题。图13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答案】3C 【解析】3从图中可以看出,同年龄段的女性比例均大于男性比例,所以非欧盟籍女性人口较男性多,A错。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例约为欧盟籍女性比例的2倍,因此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

12、例较大,B错误;欧盟境内非欧盟籍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2550岁,属于劳动力人口,因此劳动人口比例较大,C正确;50岁以上人口比例欧盟籍比例大于非欧盟籍人口比例,D错误。故选C。图4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读图回答45题。4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A人口总数减少B老龄化加剧 C平均年龄减小D劳动力增多5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增长 B医疗水平 C机械增长 D生育观念【答案】4D 5C【解析】考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4该图表示的是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的占比而非人口的数量,因此无法判断人口总数

13、的增加或减少,A错误;人口老龄化指的是60岁以上人口大于10%, 65岁以上人口大于7% 2016年相对于2000年虽有所上升,但是明显没有超过5%,B错误;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相对来说低于25岁人口占比下降,而26至50岁人口占比增加,因此整体来说平均年龄成增大趋势,而非减小趋势。C错误;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6到64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从图中可以看出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增多,D正确。故选D。5有第一题可知,2016年相对于2000年人口占比增加最大的主要是26至5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也就是青壮年,由此可以推测,该城市就业条件好,吸引青壮年前来务工,引起了人口迁移,该城市低于

14、25岁人口占比下降,有可能是教育因素影响,外出上学引起人口比重下降,因此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机械增长。而不是自然增长,C正确。医疗水平改善会延长人的寿命,因此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为中老年人应当增多,与题意不符。生育观念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比重的变化,而图中变化最明显的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增加。不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第6题。6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15、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答案】6A 【解析】6读图可知,城镇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海、北京和天津三个直辖市最高,说明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故选A。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2018年全国结婚率为72,为2013年以来最低。下图示意我国2010年以来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变化。据此完成7-8题。72010年以来,我国的A总人口数不断减少B离婚人数持续上升C结婚人数大幅减少D人口性别比大幅上升8我国结婚率、离婚率的变化,对现阶段产生的可能影响是A劳动力数量减少B人口死亡率上升C孤儿的数量增加D加快老龄化进程【答案】7B 8D【解析】7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变化对人口总数及人口性别比影响不大,AD排除;结婚的人口数量取决于结婚率和人口总数,据图可知,结婚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且随着人口的增加,结婚人口数不会大幅,C错误;离婚率上升,人口增加,离婚人数相应上升,B正确。故选B。8结婚率偏低,会影响出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