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3届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5922927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3届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3届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3届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3届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3届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3届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3届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加热蒸发食盐水时未用玻璃棒搅拌,会导致局部过热液滴飞溅B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浑浊可能是CO2中混有HCl气体C未

2、打磨的铝片放入稀盐酸中,能立即观察到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D将红热的木炭缓慢地插入盛有O2的集气瓶中,能够充分利用O2,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2某博物馆藏有一柄古代铁剑,为防止其生锈,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定期用清水冲洗,除去灰尘B放于体验区,让观众触摸C用盐水除去铁剑上的锈斑D放在充满氮气的展览柜中3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健康B化学与社会发展缺碘会引起骨质疏松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为补充蛋白质只吃肉类不吃蔬菜广泛使用太阳能能有效减少碳排放普通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C化学与安全D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进入溶洞前做灯火实验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找泄露煤炉上放

3、盆水防止CO中毒制取气体:先加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称量一定质量药品:先加药品后加砝码可燃性气体燃烧:先验纯后点燃AABBCCDD4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相等的CO和N2所含原子数相等B1molO3比1molO2多1个氧原子C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D1个氢原子的质量是1g5下面有关气体的制取、收集和检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可用甲装置来制取氧气B乙装置可用来制取、检验二氧化碳C收集氢气可用丙装置D丁装置可用来收集氧气6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C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分子间的间隔随

4、温度的升降而增减D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7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8自然界中大部分的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是()A固态B游离态C化合态D液态9钴在国防工业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图为钻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钻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钻原子核内有27个质子C钻元素又称为一氧化碳D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

5、. 93 g10氮化碳(C3N4,其中 C 为+4 价)硬度超过金刚石,成为首屈一指的超硬新材料。下列有关 C3N4 的说法正确的是A氮化碳属于非金属氧化物B氮化碳中氮元素化合价是-3C氮化碳中 C、N 元素质量比为 34D氮化碳由 3 个碳原子和 4 个氮原子构成11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CH4+2O2CO2+2H2OB2H2O2H2+O2C2Na+Cl22NaClDC+2CuOCO2+2Cu12有一溶液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将其分别滴加到盛有碳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的现象如下表。则溶液X是下列选项中的()试管中盛放物质碳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氯化钠溶液现象有气泡冒出

6、有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A稀硫酸BMgSO4溶液CKOH溶液D稀盐酸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同学们使用的学习用品中存在着很多化学知识,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 2B铅笔较黑,可用于填涂机读答题卡。黑色的铅笔芯由石墨制成,利用了下列性质中的_。A 常温时化学性质稳定B 能导电C 深黑色的固体D 质地柔软(2)橡皮擦由合成橡胶制成,可擦去铅笔笔迹,制作橡皮擦的材料属于_材料。(3)书本纸张大多使用木材制作,森林是地球之肺。作为初中生,请你提出一条保护森林的措施:_。1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为了防止儿童患佝偻病,必须摄入适量的_元素人体山50多种元素组成,根据含量多少,可分

7、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人体内所含的镁元素属于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应为洗洁精具有_功能铁制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其原因是_(应化学方程式表示)每年4月22为“世界地球日”下列说法中与“世界地球日”有关的是_(填序号)A 燃料脱硫以减少酸雨的产生B 开发利用太能能、水能等无污染能源C 提倡生产和使用可降解塑料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周围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该元素化学性质由_决定;该元素与碳元素的本质区别为_15按要求用化学用语言填空。(1)两个铝离子_;(2)碘酒中的溶剂_。162019 央视春晚长春分会场将长春独特的汽车技术与“21世纪新

8、材料之王”石墨烯技术相融合。演员身穿的发热服以及汽车制造中用到的材料有石墨烯、钢板、合成橡胶,其所用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对汽车钢架进行镀锌处理能防止锈蚀,其原因是_;镀锌前要用稀酸除去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写出一个即可)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该实验中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_,通过实验证明水是由_组成的。在自来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观察到有大量泡沫生成的是_(填“硬水”或“软水”)。实验室中通过_的方法可将硬水软化。(

9、2)茶卡盐湖被誉为“天空之镜”,是中国四大盐湖之一。从盐湖中可以提取粗盐。实验室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步骤为:溶解、过滤、_、计算产率。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依然浑浊,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_(填一种)。1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填字母序号),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填字母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组装发生装置A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_(填字母序号)。a试管 b酒精灯 c铁架台 d木块(4)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F装置可

10、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所提供的数据计算(假设恰好完全反应)。(1)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氯化钾的质量为_g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未用玻璃棒搅拌,会导致局部过热液滴飞溅,不符合题意;B、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浑浊可能是CO2中混

11、有HCl气体,氯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符合题意;C、未打磨的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未打磨的铝片放入稀盐酸中,氧化铝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不会立即观察到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符合题意;D、将红热的木炭缓慢地插入盛有O2的集气瓶中,能够充分利用O2,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解析】A定期不应用清水冲洗,除去灰尘。故A错误。B不应放于体验区,更不要让观众触摸。故B错误。C用盐酸除去铁剑上的锈斑。故C错误。D放在充满氮气的展览柜中,氮气性质稳定。故D正确。故选D。3、B【解析】A、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

12、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错误;维生素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故错误;故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B、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光,没有碳的排放,属于新能源,正确;普通玻璃中含硅酸盐等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正确;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正确;故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溶洞里容易积聚较多的二氧化碳,又由于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因此进入溶洞前先进行灯火实验,正确;可燃性气体和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夜间发现煤气泄漏时,不能开灯寻找泄漏源,错误;一氧化碳

13、难溶于水,因此在煤炉上放一盆清水不能防止CO中毒,错误;故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D、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药品,错误;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时,要先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再加药品,错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易爆炸,必须先验纯、后点燃,正确;故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故选:A。4、A【解析】A、CO和N2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8,且1个分子中均含有2个原子,则质量相等的CO和N2所含原子数一样,故选项说法正确。B、1个臭氧分子比1个氧分子多一个氧原子,1mol O3比1mol O2多1mol氧原子,即6.021023个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是g/m

14、oL,故选项说法错误;D、1个氢原子的质量很小,不可能是1g,1molH的质量为1g,即6.021023个氢原子质量为1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5、C【解析】A、气的制取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气体的方法,属于“固体和固体加热”的类型,所以甲中的装置可以,正确;B、二氧化碳的制取用碳酸盐和酸反应,属于“固体和液体不用加热”的类型,二氧化碳的检验是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是否变浑浊,所以乙中的装置可以,正确;C、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氧气的收集是用排水法或者向上排空气法,丙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是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的,所以丙中的装置可以,正确;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所以丁中的装置不可以,错误;故选:D。6、B【解析】A.分子在不断运动的,使我们闻到香味,选项正确;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选项错误;C. 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增减,选项正确;D. 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