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同步学习指导.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5922552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同步学习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同步学习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同步学习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同步学习指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同步学习指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同步学习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同步学习指导.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同步学习指导一、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2、特征:有化合价升降3、实质:有电子的转移我们以NaCl和HCl的形成过程为例,来了解氧化还原背后的本质原因。Na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当Na原子和Cl原子相遇后,Na原子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变成Na+,Cl原子得到Na原子的电子变成Cl-,双方都达到了8电子的稳定结构,Na+和Cl-依靠静电作用相互结合在一起,形成NaCl。Na元素显+1价,Cl元素显-1价,表明1个Na原子失去1个电子,一个Cl原子得到1个电子。当H原子和Cl原子相遇时,双方都想得到对方的一个电子达到稳定

2、结构(H最外层2个电子为稳定结构),但双方得电子的能力差不多,都不能把对方的电子完全得到,所以就采用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的办法达到稳定结构。因Cl原子对电子对的吸引能力强,电子对偏离H而偏向Cl,所以Cl元素显-1价,H显+1价。表明有一对共用电子对偏向Cl而偏离H。所以,氧化还原反应表面上是化合价有升降,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电子对的偏移)。二、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概念以氢气还原氧化铜为例: 从反应物的角度看:H2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H2O是氧化产物;CuO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的产物Cu是

3、还原产物。五组对立统一的概念: 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表示方法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常用线和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1用双线桥表示:2用单线桥表示:单线桥表示反应物中不同物质间电子转移情况,双线桥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电子转移及化合价变化情况。两种表示方法都可以使用。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掌握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时候要注意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和对立统一的角度掌握。五、化合价与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只能发生还原反应。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只能发生氧化反应。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既可发生氧化反应又可发生还原反应。总结:高价氧化低价还原,中间价态两边转(既氧化又

4、还原)。六、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置换反应都有化合价变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都没有化合价变化,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而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中,有单质参加或生成,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则有些是氧化还原反应,有些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应配平首先保证电子守恒,其次要保证原子守恒。(一)配平步骤:例如配平 H2S+HNO3S+NO+H2O其配平步骤如下:1标出变价元素化合价H2+HO3+O+H2O2找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3确定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原子个数保证电子守恒3H2+2HO33+2O+H2O4再确定其它原

5、子个数保证原子守恒3H2S+2HNO3=3S+2NO+4H2O5检查是否所有各元素原子个数相等。(二)配平应注意的问题:1整体得失原则例:配平 NH3+O2NO+ H2O找得失电子最小公倍数时,O2不要拆成原子,以O2为整体计算得电子数4NH3+5O2=4NO+6H2O若将O2拆开,则系数出现分数,还要再通分。当分子式右下角有角码(Rn),计算得失电子数时,一般以Rn为整体计算为好。2价态相邻原则例: 同种元素几种价态间的变化,升降到相邻价态。所以元素由-2价升到相邻的0价而不是+4价,由+6价降为+4价。3先变后不变原则例:确定系数时,HNO3前系数不能先写上2,因为参加反应的N原子并不是都

6、得电子,只有两个N原子得电子,所以先确定化合价都变了的原子个数,再确定化合价不发生变化的原子个数:3Cu+HNO33Cu(NO3)2+2NO+H2O,先确定Cu、Cu(NO3)2、NO前的系数,再由Cu(NO3)2和NO个数确定HNO3的系数为8。3Cu+8HNO3=3Cu(NO3)2+2NO+4H2O,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比较复杂,除上述一般原则外,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典型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B、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0价),该元素一定被还原C、得电子困难的原子失电子一定容易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解析】本题考察对氧化还原的一些

7、基本认识。元素的化合价若从负价变为0价,则该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B错。有些原子比如稀有气体原子,得失电子都很困难,C错;若金属阳离子为变价元素离子,如Fe3+到Fe2+,Fe元素被还原但并没有得到金属Fe,D错。【答案】A2:下列反应中,氨作氧化剂的是(A)8NH3+3Br2=6NH4Br+N2(B)2NH3+H2S=(NH4)2S(C)2NH3+2Na=2NaNH2+H2(D)NH3+NaH=NaNH2+H2分析:氨作氧化剂其突出特征是只能氨中H化合价降低,(A)中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B)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无变化;(C)中NH3中的N的价态无变化,但H从+10,所以氨作氧化剂;(D)中NH3中H的价态+10,而NaH中H从-10,所以氨作氧化剂NaH为还原剂。答案为CD3:亚硝酸钠(NaNO2)可将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2+离子转化成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丧失与氧气结合的能力。误食亚硝酸钠中毒,可服用维生素C缓解。下列叙述中表现亚硝酸钠和维生素C的性质正确的是A、还原性和氧化性B、氧化性和还原性 C、氧化性和酸性D、还原性和碱性【解析】本题选取生活情景中的氧化还原现象,要求用氧化还原的知识解释。Fe2+离子转化成Fe3+,Fe元素被氧化,说明NaNO2是氧化剂,维生素C可解NaNO2中毒,说明维生素C能与NaNO2反应而消耗它,说明维生素C有还原性。【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