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六环节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591393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亮上的足迹》六环节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月亮上的足迹》六环节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月亮上的足迹》六环节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月亮上的足迹》六环节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月亮上的足迹》六环节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月亮上的足迹》六环节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亮上的足迹》六环节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月亮上的足迹六环节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快速阅读,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并能准确全面地 概括课文要点。2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 程的写作方法。3激发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培养起足够的学习兴趣。二、重点难点: 、概括登月各阶段内容要点,了解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 的伟大创2、对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的理解。3、快速阅读,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并能准确全面 地概括课文要点。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课前准备:、网上或图书馆查找有关人类登月的资料,培养足够的 学习兴趣。2、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词。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第一环节激情导入 导入一: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

2、离是多 少吗?对, 是 38万公里, 真是可望而不可即呀, 古往今来, 人们仰望天上的明月,总会引起无穷的遐想,幻想有朝一日 能飞上月宫。 如今,幻想已经变为现实, 1969 年 7月 21日, 人类终于登上了神往以久的月球。现在,就让我们与航天英 雄一起,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吧导语二:同学们,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文化意 义,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月亮的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绘 画等,你能说出有关月亮的古诗词吗?例如: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小时不识月,

3、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潜:归田园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第二环节检查预习、听写下列字词: (共 10 个) 指令合算海域畅谈神往里程碑 观测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 2、解释下列词语: (共 5 个) 畅谈:尽情地谈。 昂首挺立:抬起头笔直地站着。 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可望而不可即: 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即,靠近, 接触。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3、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的?9

4、69 年 7 月 21 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4、哪个国家的哪一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三环节速读课文,筛选信息 、默读课文,概括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明确: 地球和月亮的距离可望而不可即。 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 程碑。 “土星 5 号”火箭准备发射。 三名宇航员进入指令舱。 “阿波罗 11 号”飞船发射后进入预定的轨道。 “阿波罗 11 号”飞船进入登月轨道。 三名宇航员进入梦乡休息。 “阿波罗 11 号”飞船到达离月球 28000 公里的月亮 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登月舱和飞船脱离,登月舱开始降落。 登月舱降落在月球上。(11) 阿姆

5、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先后来到了月面。(12)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在月面上紧张的工作。(1那可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圍登月舱和“阿波罗 11号”飞船对接成功。登月舱被 甩在太空。(15) “阿波罗11号”飞船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16) 对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的总结(17) 三位宇航员畅谈登月的感受。(18) 阿姆斯特朗谈登月的意义。2、归纳整个登月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明确:可分四个阶段: 升空准备(3、4)升空前的气氛、登机。 飞向月球(5 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 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返回地球(16 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感

6、3、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这一过程的? 明确: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4、找出有关表示时间的词语并指出相应事件。 明确: 1969 年 7 月 16 日早,“土星 5 号”火箭准备发射。 发射后 2 分 42 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 离地 9 分 5 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进 入预定的轨道。 发射后 13 小时 30 分,宇航员开始进入梦乡。 19 日晚上 8 点 33 分,飞船飞过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 和点。 19 日晚上 9 点 32 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 月。 7 月 20 日上午 7 点 32 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 乘登月舱。 7 月 21 日凌晨 5 点 17

7、分 40 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 月球上。 21 日上午 11 点 39 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 11 点 51 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11) 7月21日11点56分20秒,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12) (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7月21日14点,阿姆斯 特朗和奥尔德林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13) 7月22日0点15分,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进入预 定轨道。圍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成功。(15)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阿波罗11号”飞船以合 适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层。(16) 1969年9月16日,三位宇航员畅谈登月的感受。5、作者为什么详细的

8、交代时间,这些表示时间的数字 有何作用?明确: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 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 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6、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后做了些什么?明确: 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采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 把纪念碑树立在月球上。 把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表面 安装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来检测宇宙射线 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 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 把美国的星条旗它插在月面上。 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 话。7、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并在月 球表面安装电视摄像机、

9、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明确:科学家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8、教师小结:本文就是真实记录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 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全过程的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 品。将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可以说, 引人入胜是本文的特色。9、作业:如何理解最后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话。第二课时第四环节精读课文,合作探究、如何理解最后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话? 明确:“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般跨到月球表面的 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 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 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 探索的新纪元,

10、这意义就非同小可, 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2、找出文中议论性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表明观点或看法的句子即为议论性句子,具体 句子略。)作用:起画龙点睛、深化理解的作用。3、阅读本文后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明确: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魅力,感受到人类智慧的无穷 魅力,并对人类未来的美好充满信心。第五环节畅所欲言拓展延伸、现时篇 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已是三十多年的事了。如今,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又有哪些新成果呢?请你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我国作为一只沉睡多年的东方雄狮,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情况又有哪些惊天动地的成果呢?请你介绍一下好吗? 听完这些介绍,你有什么感受吗?2、想象篇 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

11、?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该怎么做合适? 月球上有什么?第一个生物是什么?什么样子? 飞船万一出现意外飞不回来怎么办? 在多达每秒 10.5 公里的飞行速度中,宇航中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宇航员在飞行中怎样吃饭?大小便如何处理?3、写作篇(任选其一) 传说,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在和代号休斯敦的指 挥中心联系时, 突然吃惊地说:“这些东西大得惊人! 天哪! 简直难以置信,我要告诉你们,这里有其他宇宙飞船,它们 排列在火山口的另一侧,他们在月球上,他们正在注视着我们”此时,电讯信号突然中断。阿姆斯特

12、朗看到了什么? 请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 1968 年 12 月 21 日,美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向月球发 射了第一艘探测飞船,当这艘飞船进入月球轨道之后,宇航 员在 100 公里高空用望远镜照相机拍摄了第一张月球背面照 片。许多年后,人们在研究这些照片的时候意外发现,在火 山口中有一个巨大的圆形物体,它十分规则,不像是自然之 物,看上去好像正在着陆或起飞。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 月,你有什么感受 ?你会做些什么 ?展开想像, 写一篇小短文。 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有人说阿波罗登月计划是一场大骗局。也有人说,登 月的照片有些是假的。对此你是如何看的?请你去想办法证 实一下自己的观点并写一篇,题目自拟。 根据下面的情境,展开想像,写一篇短文: 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 丽的蓝色星球第六环节总结语月的故事引人入胜,月的情愫丰富多彩,月的文化博大 精深,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但我国航天技术仍无法登 上月球。随着我国神州六号飞船的发射成功,我相信五星红 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愿在座的同学们努力 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愿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