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紫花苜蓿丰产栽培技术方案.doc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8.51KB
约10页
文档ID:555913825
紫花苜蓿丰产栽培技术方案.doc_第1页
1/10

紫花苜蓿丰产栽培技术方案一、种植区生态条件黄花农场地处甘肃酒泉玉门,地理纬度北纬39°24′,海拔1290M,属内陆干旱荒漠气候区,年平均温度6 ℃,平均无霜期130天左右;≥10℃有效积温2850℃;年降雨量58毫米,年蒸发量3000毫米;冬冷夏热温差大,光照强烈日照长,干燥少雨多风沙是本区域典型气候特点土壤属于昌马冲击扇缘地带,含盐量大,地下水位和矿化度高;农场土地资源丰富,属于疏勒河昌马灌区,农业灌溉便利二、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 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盐碱度等,均对苜蓿种子发芽有影响一)苜蓿对温度要求温度能起到调节种子代谢的作用,从而调节种子的发芽速率苜蓿种子在10℃即可发芽,但需10-12天,15℃需7天左右,25℃需3-4天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有助于种子的发芽和出土水分的过多或不足,可造成毒性离子的进入当种子吸水量达到种子干重的92%-95%时,种子开始膨胀,渗透浓度的升高影响苜蓿种子的发芽含盐量在0.1-0.3%范围内苜蓿能正常发芽生长,随着盐碱度增高,苜蓿种子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苜蓿喜温暖半干燥气侯,生长最适宜温度在15~25℃,所以苜蓿在春季生长最快苜蓿开花最适温度22~27℃。

适宜在全年≥10℃积温1700~4500℃的地区生长苜蓿不耐高温气温高于30℃,生长受阻;35℃时,植株萎蔫甚至死亡夜间高温对苜蓿生长不利,可使根部的贮存物减少,削弱再生力根在15℃时生长最好,在灌溉条件下,则可耐受较高的温度苜蓿耐寒性很强,5~6℃即可发芽返青在我国北方冬季多数品种能在-10~-15℃条件下安全越冬耐寒性较强的品种能耐-20~-30℃的低温,有雪的覆盖下可耐-30~-40℃的严寒 (二)苜蓿对水分要求苜蓿是需水较多的植物,每形成1吨干草需水约700~800吨苜蓿虽然喜水,但最忌积水,水淹24小时会造成植株死亡地下水位过高,对苜蓿的生长也是不利的,一般情况下,水位应在1米以下土壤含水量过高影响苜蓿产量和品质   (三)苜蓿对土壤要求苜蓿对土壤选择不严,除重粘土、低湿地、强酸强碱外,从粗沙土到轻粘土皆能生长,而以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具有良好团粒结构的中性壤土最适宜略能耐碱,不能耐酸,以土壤pH7~9为宜为轻度耐盐植物在土壤含盐量0.1%~0.3%范围内能正常生长苜蓿对土壤的有较强的适应性,除太粘重的土壤或极贫瘠的砂土以及强酸或强碱的土壤外,在其它土壤上都能生长苜蓿是对土壤酸碱度敏感的豆科牧草之一,喜中性或微碱性,最适宜的pH值为7~9,pH在6.5~7.5之间苜蓿产量最高。

苜蓿对土壤中营养元素需求量大,根据测定,生产1吨干草需氮12.5公斤,磷3.5公斤,氧化钾12.5公斤土壤贫瘠,在苜蓿苗期需施入氮素,以后由于根瘤菌固定空气中氮素,可以少施土壤中磷较少,特别是盐碱地应重施磷肥钾一般土壤中基本满足需要,可以少施 (四)苜蓿对光照要求苜蓿为长日照植物,喜光照,不耐阴苗期光照不足,生长细弱,甚至死亡营养生长期,光照充足,干物质积累快花蕾期光照充足,花量大,授粉好,结实多而饱满苜蓿生育期需2200小时日照 此外,苜蓿具有固氮能力苜蓿之所以能固氮,是因为在它的根上能生长一种通常被称之为根瘤的瘤状物只有在土壤中存在其所专有的细菌并有一定的数量时,苜蓿的根瘤才能形成这种能使苜蓿根上形成瘤的细菌,称为根瘤菌苜蓿和其根瘤菌只有在相互配合下才能形成根瘤,并赋予土壤以肥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完全的共生关系苜蓿以根瘤的形式供给细菌以居住的条件,以及它们生活所必须的醣类、碳水化合物等食物和专门加工的原料,细菌则利用这些物质同时固定空气中游离的氮,使之成为植物所能吸收利用氮的化合物,并最后形成植物的蛋白质三、紫花苜蓿植物学特性: 紫花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达数米至数十米;根颈密生许多茎芽,显露于地面或埋入表土中,颈蘖枝条多达十余条至上百条。

茎秆斜上或直立,光滑,略呈方形,高约100~150厘米,分枝很多种子千粒重 1.5~2.3克,每千克约有30~50万粒种子有硬实现象,所以播种后有5-10%的种子当时不能发芽 四、紫花苜蓿生长发育规律 苜蓿为多年生植物一般生长的第二年达到正常生长,三至四年达到产量高峰,管理得当利用年限可达10年左右苜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如下一)种子萌发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度,4-5天即可发芽出土,在10度时也能发芽,但需8-12天二)苗期种子入土后,正常播种期内4-7天出苗,子叶出土后为第一真叶,继而复叶生长,此时,地上部分增长较慢,而地下根系发育较快出苗20天后地上高度仅3-5厘米,而地下根系长20-25厘米,主侧根上已有根瘤出苗30天左右,苜蓿复叶增多,呈莲座状三)分枝出苗30-35天,返青10-15天即行分枝分枝后,苜蓿快速生长叶片增大增多,节间伸长主茎叶腋内不断形成分枝,分枝又行二次三次分枝,形成茂密株丛此时为苜蓿营养生长最快的时期,因此在栽培上水肥管理一定要跟上 (四)现蕾分枝后25天左右,苜蓿花芽分化形成花蕾,现蕾期植株生长最快,每天植株增长1-2厘米,此时是水肥供应的临界时期(五)开花。

现蕾后20-30天开花,花期长达30-45天,开花期植株地上生物量达最高值,生长旺盛,是收获甘草的最佳时期六)再生性苜蓿的再生能力很强,茎刈割后,能和快在茎结或根茎处生长出新的枝条苜蓿的再生性因气候条件、栽培条件、管理水平和品种而异在玉门区域,一般每年收割2-3茬 (七)停长和休眠苜蓿最佳生长期温度为15-25℃,≥35℃ 生长受阻,有的枯黄死亡,≤5℃停止生长,并逐渐进入休眠期五、紫花苜蓿丰产栽培技术通过收复改良低产田种植苜蓿,发展草产业是农场“十二五”规划和推动农场“二次创业”的主要内容,针对农场所处地理位置、气候和土壤特点,根据近年来农场在低产田种植苜蓿 积累的经验,现制定新收复低产田苜蓿丰产栽培技术方案小麦套苜蓿丰产栽培技术 小麦套苜蓿是针对农场春季气候干旱、风大、温度低、土壤水分蒸发快、返盐重、影响种子萌发成苗而利用小麦头水后二水前温度高、土壤墒情好、盐份低、有保护作物、播种后易发芽、生长快的一种栽培方式 通过这种播种方式达到当年成苗、第二年收获(600公斤/亩)、第三年丰产(1000公斤/亩)的目标一、播前准备:1、精心选地要选择地势高燥、易灌易排,通透性良好、脱盐彻底的沙壤土或壤土,平整度良好的土地,将地块打成2亩以下并饱灌底墒水。

2、适时整地播种前用圆盘耙耙地2遍、耙深6-8厘米后耥地一遍,整地质量达到“松、平、细、碎、墒、净”六字标准有条件可每亩准备3000-4000公斤腐熟发酵的农家有机肥结合整地施入土壤3、品种选择根据本区域苜蓿生产两茬有余,三茬不足的特点,应选择早春萌芽早、生长快、再生力强,同时能安全越冬、休眠级数为3-4的优良品种,根据农场多年的种植情况应选择8920MF、8925MF为主栽品种,甘农三号为搭配品种 4、种子处理精选后的品种要进行同族根瘤菌剂拌种包衣后装袋放置于避光处存放,包衣拌种后的种子最好半月之内用完二、条施底肥,适时播种小麦1、底肥条施时间应在春季整地后可立即进行;采用圆盘开沟式播肥机条施;肥料使用量为颗粒磷肥60公斤,二铵12公斤,硝铵10公斤;深度为6-8厘米;达到下肥均匀、少重不漏、覆土良好的要求2、适时播种底肥条施后即可进行机械播种,脱盐良好套播苜蓿把握大的条田小麦播量21.5公斤,小麦品种选择以早熟、矮秆、分蘖力低的永良系列品种为佳,其余以正常播量进行 三、适时套播苜蓿套播苜蓿一般在大小麦头水后、二水前进行;亩播量1.5—1.8公斤,机械条播达到下种均匀、少重不漏、地边地角到位要求。

为了保证下种匀、播量准,套播时可均匀掺入20-30公斤颗粒磷肥 四、田间管理:1、及时耙苗小麦苗期及时苗耙破除板结,减少地表蒸发,防止土壤返盐,提高地温,促苗生长2、条施追肥头水前在小麦二叶期亩机械条施尿素12-16公斤3、适时灌水头水适宜灌水时间应在小麦三叶期最晚三叶一心期进行(5月10前结束),二水在套播苜蓿后立即灌溉,三、四水分别在大小麦抽穗、和腊熟期灌溉,五、适时收割小麦七月底及时抢收小麦,彻底清除田间麦秸杂草并及时灌水,促进苜蓿生长六、加强当年套播后秋季苜蓿管理,确保安全越冬秋季干旱要及时对苜蓿灌水促进苜蓿生长并注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土壤封冻前灌好越冬水并防止畜群进入苜蓿田间践踏啃食,以利于苜蓿安全越冬 七、由于本区域新地膜苜蓿丰产栽培技术 由于地膜具有保肥、保水、增温、减少蒸腾、降低盐碱、控制杂草、播种后出苗快、出全苗,促进生长等效应,针对部分收复地因工程施工较晚改良又未达到脱盐要求春季不能种植苜蓿而利用夏季进行灌水洗盐后通过整地等作业进行夏播苜蓿,从而达到快速建成留床苜蓿的一种栽培方式一、播前准备1、土地选择播种地膜苜蓿应选择脱盐良好、土壤通透性好,能灌能排,土地平整的条田。

2、精细整地播种前机械悬耕土地,深20厘米;圆盘耙耙地两遍,使土地达到松、碎、消灭杂草等效果3、条施底肥亩用80公斤颗粒磷肥,二铵10公斤、硝铵12公斤均匀条施于土壤4、人工辅助中埂人工辅助将条田打成弧形埂,便于以后灌水二、适时铺膜播种1、适期早播一般在夏季进行,越早越好,最晚在8月10前结束2、选用优良品种可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以皇冠、金皇后等为主3、采用精选后接种处理后的种子,亩播种量2公斤4铺膜播种用小型拖拉机牵引铺膜播种机穴播地膜苜蓿选用145厘米地膜,一膜播5行,行距30厘米,穴距12—15厘米,行间覆土,地膜上每隔4—5米人工辅助压一防风带,播种深度控制在不超过2.5—3厘米为宜,膜间距40厘米以下作业质量达到铺膜平整、下籽均匀、播量准确、无漏播、地膜不错位等要求5、及时人工补种机械铺膜播种后,及时人工撒播地边地角,防止漏播三、加强播种后田间管理1、及时灌水在夏季高温下通过播种前后整地铺膜等一切田间作业土壤墒情尽失,为了保证苜蓿种子萌发幼苗生长,防止大风掀起地膜,铺膜播种后要立即灌定苗水,要足额饱灌,亩灌水定额达160立方米以上防止跑水串灌和次生盐碱的产生2、人工放苗、压膜,出苗后要勤检查,对地边地头或地膜覆盖错位地段的苜蓿要人工放苗,保证全苗。

因大风吹起的地膜要人工压土发挥地膜的作用3、加强秋季灌水防止苜蓿受旱4、加强管理,促进安全越冬土壤封冻前灌足秋冬水,严防畜群进入践踏啃食,确保安全越冬留床苜蓿的管理方案当年套播和种植的地膜苜蓿安全越冬后定植成型的苜蓿建制地能够永久生产我们称之为留床苜蓿为了实现优质高产,技术管理方案如下:一、加强苗耙,促进返青生长春季4月中旬前后、苜蓿发芽前要机械耙地一次,耙地深度3厘米左右,破除地表板结,提高地温,降低盐碱促进生长二、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苜蓿生长结合灌头水,亩机械条施颗粒磷肥20公斤、二铵8--10公斤,尿素4公斤生长期加强灌水5--6次,分别头茬前2次,二茬前2次,三茬2次,每次灌水达到田间均匀上水三、适时收割、打捆每次收割时间在初花—盛花期进行,割茬高度5—6厘米做到及时打捆、拉运交售,减少损失,确保丰收四、适时补种收复地部分苜蓿有一定缺苗现象,要及时查苗补苗,补苗前要清除盐碱高包,修筑条田中埂使补苗地块全面脱盐,以夏播地膜苜蓿方式补种最好 五、加强苜蓿地秋冬管理,确保安全越冬土地封冻前要灌好越冬水,亩灌水定额180立方米,均匀上水土地封冻前严防牲畜进入啃食,促进苜蓿根系积累养分保证翌年苜蓿生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