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网格系统相关定义及意义资料搜集整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5902927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格网格系统相关定义及意义资料搜集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网格网格系统相关定义及意义资料搜集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网格网格系统相关定义及意义资料搜集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网格网格系统相关定义及意义资料搜集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网格网格系统相关定义及意义资料搜集整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格网格系统相关定义及意义资料搜集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格网格系统相关定义及意义资料搜集整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辞典对于网格的解释安排均匀的水平线和垂直线的网状物。网格设计,就是在页面上按照预先确定好的网格,理性而有序地排列文字和图片的一种版面设计方法。网格设计也可以叫做网格系统,还有人把它叫做标准尺寸系统、程序版面设计、比例版面设计、瑞士版面设计或者欧洲版面设计。其特征是重视比例感、秩序感、连续感、清晰感、时代感,具有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网格设计是以理性为基础的,与以感性为基础的美国自由版面设计成为很好的对比。当真正把技巧、感觉和网格这三者融合在一起时,就能够更好地解决功能、逻辑和美学上的问题。现代网格设计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其源流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构成主义。自从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

2、这个构成主义的中心地解体以后,瑞士的设计师们继承了包豪斯的设计思想,瑞士的设计学校成为现代网格设计主要的实验室。其中最严谨、最锲而不舍地应用网格设计的是巴塞尔美术学校的权威埃米尔鲁德尔教授和他的学生们。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第一件用网格设计的印刷品,其严谨的文字和图片设计方案、全书统一的版面形式和对于主题朴实无华的表现代表了新的潮流。到了20世纪50年代,网格设计成为较为成熟定型的版面设计形式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介绍网格的第一本专业书籍是德国1961年出版的平面设计家的设计问题网格设计是书籍、报纸、杂志、广告、产品样本、展览等设计的有效方法,简明扼要及图文并茂地阐述了网格设计的本质和优越性并附

3、有28个应用实例。作者是著名的瑞士设计师、网格设计的积极倡导者约瑟夫米勒布鲁克曼。他在总结网格设计的优越性时说:“网格使得所有的设计因素字体、图片、美术之间的协调一致成为可能。网格设计就是把秩序引入设计中去的一种方法。”网格设计网格设计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与瑞士,50年代流行于世界各地,它是在书页上按照预先确定好的各自分配文字和图片的一种版式设计方法。网格设计,或者叫做网格系统、又有人把它叫做标准尺寸系统、程序版面设计、比例版面设计、瑞士版面设计或者欧洲版面设计(与美国的自由版面设计相对而言)。标志着书页开本、版心尺寸、栏目宽窄和空白大小的版面设计形式就属于这个范畴。所有的设计作品,都需要从

4、视觉的和组织的角度解决问题。图片、文字所占的区域、标题,表格形式的数据,所有这些元素都要组合在一起,以便于实现有效传达。网格,既可以是松散随意的有机联系,也可以是机械呆板的严谨精确。对于某些设计师而言,网格就是设计工艺所固有的部分。网格的发展历程,除了需要解决特殊的传达方式与制作问题,还与平面设计师如何看待设计的发展过程有关。除此以外,网格还适用于帮助解决非常复杂的传达问题。利用网格进行设计,其好处很简单:清晰明了,快捷高效,干净利索,连贯流畅。在开始其他工序之前,网格可以为版面设计提供比较系统的编排秩序,以便于分别处理不同类型的信息,让用户更便捷地搜索到需要的内容。利用网格,可以让设计师在非

5、常有限的时间内编排大量的信息,因为在建构网格结构的过程中,许多设计思路就已经得到妥善的安排处理。网格,还能让许多个体的设计师能够在同一项目或者相关的系列项目中进行同时合作,而不会影响各步骤之间已经确定的视觉特点。网格的形成:正方形网格;长方形网格;大小网格;单向网格;重叠网格;突破资料来源:.docin./p-75411777.html网格网格即是安排均匀的水平和垂直的格状物,网格设计就是在版面上按照先确定好的格子为图片和文字确定位置。网格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20年代,当时,巴塞尔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和学生们在继承了包豪斯设计思想和瑞士设计风格后,从画面结构的相互联系中发展出来一种形式

6、法则,成为了网格设计的基础。比起格式塔心理学家们来,有一条更早得多的感知原则,它可以表述为“让我们愉悦的东西,我们感知得最多”。在信息设计中,形式服从功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忽略形式。要让形式尽可能令人愉悦,它会扩大受众采集信息的体验。资料来源:eye4u视觉设计工作室.进阶理解版式设计M.:中国青年,2009年版,第57页网格系统图片、文字所占的区域,标题,表格数据,所有这些元素都要组合起来,用一种叫做网格的系统很容易实现以上目标。一个网格有一组线条明确的队列关系组成,它作为整个版面的参考线,用于安排各种各样的版面元素。无论网格多么复杂,每个网格都包括一些相同的基本部分。这些部分都可根据

7、需要进行组合,或者根据设计师自己的意愿在整体结构中进行删除。组成部分的比例大小,也同样取决于设计师的需求。网格既可以是松散随意的有机联系,也可以是机械呆板的严谨精确。运用网格进行设计,其好处很简单:清晰明了、快捷高效、干净利索、连贯流畅。在其开始其他设计步骤之前,网格可为版面设计提供比较系统的编排顺序,以便于区分不同类型的信息,让用户更快捷地搜索到需要的信息。与其他方法相比,网格可以解决复杂的表达问题。资料来源:美蒂莫西萨马拉.完成设计从理论到实践M.温迪,王启亮,译.*:*美术,2010年版,第37页。网格体系历史和意义网格体系(Grid Systems)作为一种注重客观分析和合理性的设计方

8、法论,源于20世纪2030年代欧洲设计界的功能主义思潮,但真正形成其理论体系并在设计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则是在二次大战之后。大约40年代中期,在瑞士和德国最初出现了以网格作为版面结构框架的设计作品。1961年瑞士著名设计师约瑟夫穆勒布鲁克曼(Josef Muller-Brockmann)在图形艺术家及其设计问题一书中首次对这一方法论做了阐述,1981年他的专著网格体系又在美国出版。由于瑞士设计师首先在他们的作品中利用了网格并对其方法做出了系统的理论总结,所以网格体系往往被视为瑞士经典版面风格的“专利”,但其实际影响早已超出了某一国家的界限,并成为20世纪5070年代“国际版面风格”的重要特征。

9、在影像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印刷版面也呈现显著的“图像化”趋势,不仅广告和图录样本等包含丰富的摄影图片和插图,各类书刊中图版所占的比重也大大增加。如果我们是处理内容单一的文本和少量的图版,问题还比较容易解决,如果我们处理的对象是结构复杂和多页面的版面,工作的难度就大很多。为了有效率地解决问题,网格体系就提供给了一个有矩可循而又具备极大延展可能性的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是:以印刷字符的规格标数为模数,将设计师从事工作的二维平面或三维空间划分为若干相等或不相等的区域,用这些区域作为组织设计元素的框架,从而在合乎数理逻辑的关系中建立版面的整体秩序。其目的和意义:通过体系化的程序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以富于

10、逻辑性和分析性的思考方式客观地解决各种不同的设计问题;赋予作品统一和谐的形式,包括素材尺度的规格化和结构关系的条理化;提高版面的易读性,突出主题并形成合理的视觉诱导,借以加强信息传递的效果和人们对信息的记忆。网格设计网格设计是在书页上按照预先确定好的格子分配文字和图片的一种版面设计方法,它是从画面结构的相互联系中发展出来的一种形式法则。词典上给网格下的定义是:安排均匀的水平和垂直线的网状物。版面经过精心推敲,确定版心和栏目的大小、宽窄,然后将图、文置于网格中,纳入的内容按栏目的序列进行配置。一本书或刊的网格系统一般是一致的,这就形成了个性化的风格。 网格设计是现代设计思想在装帧设计上的反映,配

11、合现代化的排版软件,设计者可自由地组版。它注重比例感、秩序感、连续感、清晰感、时代感和正确性,是以理性为基础的,它与以感性为基础的美国式的自由版面设计形成鲜明的对比。网格设计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它强加给缺少经验的设计者以规矩和限制,当他划分所要处理的空间时,会得到一个紧密连贯、结构严谨的方案。此外,当我们把技巧、感觉和网格这三者融合在一起进行设计时,就会出现精美大方、令人印象深刻的页面,在整体设计上给人一种清新感和连续感,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统一效果。资料来源:黄冰.谈版式网格设计的强势J.装帧设计,39-40建立网格我们所说的“网格”(Grid),是对版面做出的空间划分,其基本形式是由垂直和水平划分

12、而产生的等面积矩形区域,以及各区域间的间隔构成,这些间隔形成了版面的栏与列。栏与列决定了编排元素的大小与位置,其中包括图片,标题、内文、图片说明和页码等。网格体系就是以这套方法,成为强有力的视觉组织的,它统一了每页版面的各个元素,也统一了整体的风格,同时还考虑到其中可能存在的差异。网格的划分形成隐形的垂直线和水平线。版面编排中各个元素都要接受它的引导,排列成序。虽然网格的划分有助于元素的安排,但这并不表示它的结果就一定是僵硬无趣的。就像其他系统方法一样,如果能够发挥想象力,把它运用得当的话,也会有很活泼的效果出现。建立网格首先要考虑的是原稿所包含的元素。研究一下文本有多长,独立的小文本又有多少

13、;图片有多少,图片负面的大小大致如何分配。如果原稿是由很多独立的片段组成,那么网格就要划分成许多小单元;如果原稿是一本冗长的文字为主而视觉化素材很少的话,那么,一个复杂的网格体系就纯属多余了。所以,构造独特的网格,必须与设计的版面上的元素数量和大小相对应。网格划分越细,单元越小,元素摆放位置的选择就越多,条理秩序就越难统一。换句话说,有时,简单的网格才是最好的选择。栅格设计系统栅格设计系统(又称网格设计系统、标准尺寸系统、程序版面设计、瑞士平面设计风格、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是一种平面设计的方法与风格。运用固定的格子设计版面布局,其风格工整简洁,在二战后大受欢迎,已成为今日出版物设计的主流风

14、格之一。一、历史发展1、字体设计1629年,法王路易十四命令成立一个管理印刷的皇家特别委员会,由数学家尼古拉斯加宗(Nicolas Jaugeon)担任领导。委员会提出了新字体设计建议:以罗马体为基础,采用方格为设计依据,每个字体方格分为64个基本方格单位,每个方格单位再分成36小格,这样,一个印刷版面就由2304个小格组成。这是世上最早对字体和版面进行科学实验的活动。也是栅格系统的雏形。其实早在1539年就有字体设计专家乔佛雷托利(Geoffroy Tory)采用类似的方法设计字体。2、版式设计1919年德国著名建筑家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 Gropius)在魏玛建立国立包豪斯学院。包豪斯

15、的平面设计基本是在荷兰“风格派”和俄国“构成主义”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具有高度理性化、功能化、简单化、减少主义化和几何形式化的特点。1928年,X斯特施密特(Joost Schmidt)发展出了一套新的理性设计系统和方法。20世纪50年代,栅格设计系统终于在前西德与瑞士得到完善。通过瑞士平面设计杂志的宣传,将瑞士苏黎士和巴塞尔两个城市的设计家从20世纪40年代探索的成果全面展示,并影响世界各国,因此也被称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Swiss Design)。由于这种风格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因而很快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可,成为战后影响最大的一种平面设计风格,也是国际最流行的风格,因此又被称

16、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1965年,在美国的芝加哥成立了一家新的平面设计公司尤尼马克设计公司(Unimark),主要设计人员包括有拉尔夫依克斯特朗姆(Ralph Eckerstrom)、詹姆斯佛格曼(James Fogleman)、马西莫维格涅里(Massimo Vignelli,1934-)等。尤尼马克设计公司的设计思想基本是国际主义的:强调平面设计上的标准化,采用方格网络为设计依据,目的是良好的视觉传达功能。这家公司发展很快,不久就成为一家拥有402名工作人员、在全世界设有48个设计事务所的大型国际设计公司。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在这家公司的业务中得到很大的成功,而企业的规模又使得这个风格在世界各地得到进一步推广。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