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试题卷.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5896221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试题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2013.1考生须知:1. 本卷满分120分(含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卷答案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有出色的表现!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北风在空kung( )寂寥的大地上呼啸肆虐,冰雪冷酷无情地封冻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这时候,腊梅,你却清醒着,毫不畏j( )地伸展出光秃秃的枝干,并且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些光秃秃的枝干上,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蓓蕾,一任寒风把它们摇撼,没有一星半瓣绿叶为你zh(

2、)挡风寒。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人生要学会选择。在心存忧惧的时候,你是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还是、愈挫愈勇?在怒不可遏的时候,你是一角即跳、以牙还牙,还是、从容应对?在志得意满的时候,你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还是、淡定超然?A.冷静运筹 B.振作精神 C.谦虚谨慎3.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2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使曾经四分五裂的中国发生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迎来了走向复兴的曙光。(1)文中句处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文中句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4.

3、古诗文名句默写(-题必做,题任选空格题)(8分)(1)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2) ,白露为霜。(诗经)(3)无限山河泪, 。 (夏完淳别云间)(4) 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5) ,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6)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汉朝前期兴盛的原因是_,_。 (7)“愁”是古诗中常见的一种情绪,李清照在武陵春中以“ , ” 表达了浓郁难载之愁;在醉花阴中又说“莫道不消魂,“ , ”表现自己相思成苦,憔悴不堪,意境与柳永词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有异曲同工之妙。5.名著阅读。(4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

4、教得起你。” 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语段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上文中画线处的人物是 。 “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这句话出自英国作家 创作的小说 。6.综合题(2分)湖州在线讯(1月1日) 近日,在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开展的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组织奖、项目奖评选表彰活动中,湖州网络公益联盟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这是湖州网络公益联盟自成立以来获得的又一殊荣。 近年来,人们利用网络平台如QQ群、论坛、网站,建立爱心团队,募集爱心物资、善款,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湖州网络公益联盟就是在团市委和湖州日报共同指导下成立的一个温暖

5、人心的大家庭。她成立于2009年12月,从最早的几个爱心群,发展到现在拥有统一注册的48个公益团队,爱心网络志愿者1.2万多人,绿色环保、爱心助学、心理咨询、法律咨询、敬老服务、无偿献血、爱心义卖、助残服务、关爱新湖州人、宝贝回家、公益宣传、微笑服务十二大类公益活动,向社会播撒着爱心。 根据上文新闻材料,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湖州网络公益联盟是一个什么样的公益组织。(40字左右)二、现代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3分)(一)苦 瓜肖复兴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己的儿女收拾得眉

6、清目秀、招人眼目,母亲的心里很舒坦。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艺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瓤和籽是红的!”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就是它里面的瓤和籽格外吸引我。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片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苦瓜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

7、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无论做汤,还是炒肉,都有一种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给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含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像喜欢院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都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珠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瓤和籽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一直吃到母亲六年前去世。如今,依

8、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因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亲。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她说过,苦瓜还是留着看红瓤红籽好。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一盘我特别喜欢吃的苦瓜肉丝。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焖肉、炖肉,其肉丝毫不沾苦味,故而人们美其名曰君子菜。”不知怎么搞的,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7文章开头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似

9、乎与写“苦瓜”无关,可否删掉?为什么?(4分)8文中画线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语境加以赏析。(4分) 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 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9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引用了苦瓜被美誉为“君子菜”的一段文字,你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2分)10文章以 “苦瓜”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12分)“莫言热”引发“冷思考”新华网北京月日电(赵颖杨春雪游潇)中国作家莫言获得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中国文学界审视自身弊病,理性思索如何吸引国际文坛的更多关注。 从鲁迅、郁达夫的“中国文

10、学世界化”,到上世纪年代“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理念,中国近百年的文学梦想终于得以实现。“莫言获奖标志世界文坛对中国文学正发生从感兴趣、关注到肯定的转变。”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本朝说。 然而,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院长张鸿声指出,该奖项认可了莫言的文学成就,但还不能过于乐观地认为中国文学已被世界文坛接纳。 文学评论家徐妍认为,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和源远流长的本土文化,造就了拥有独立古典审美体系的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不过百年,虽然涌现了大量文学巨匠和优秀作家,但仍不得不接受“西方中心论”的文学现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当代文学因社会变动而被打上了时代烙印。当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11、制后,文学创作呈现多元化趋势。 然而,目前中国文学受市场导向和过度产业化影响,发展态势令人担忧。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薛永武认为,一些作家急于求成,缺乏“坐冷板凳”的精神。很多文学作品以出版发行为目的,过于注重商业利益,在反映人性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还有欠缺。 “作者缺乏思考能力和表达勇气,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敏感和对人性的关怀,致使文学创作日益脱离真切的社会现实和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吴子林说。他呼吁作家沉下心来,从日常生活中探寻历史演进的真理,让作品回归现实,回归人性。 “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薛永武说。作品应立足于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揭示

12、,同时注重对艺术美的创造。 优秀的文学作品植根于适宜的土壤。王本朝呼吁加速中国文学体制改革,探索有益于文学发展的管理方式,为作家提供自由广阔的创作空间。同时,应注重培养青年作家,为文坛注入新生力量。 薛永武希望中国作家在不断提高文学创作水平的基础上,关注海内外读者的审美需要,加强与外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的交流,不断完善作品的内容和艺术风格,以吸引世界文坛的关注。 “世界文坛需要中国,中国作家需要走向世界。”他认为艺术风格的多元化以及与世界文学相融合是中国文学未来发展的趋势。王本朝鼓励中国作家保持与当代世界文学发展潮流的密切联系,坚持中国立场,培养世界眼光,尝试文学观念和手法的创新,书写当代中国的

13、独特故事。 “中国文学的复兴需要广采博取,推陈出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薛永武说。中国作家应该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以富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世界普遍关注的社会议题。 来源 2012年10月13日 新华网11.阅读全文,说说“莫言热”引发了中国文学界怎样的“冷思考”?(3分)12.“优秀的文学作品植根于适宜的土壤 ”,这里“土壤”具体指什么?(2分)13.从文中材料来看,目前中国文学发展态势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14.面对当前各地方电视媒体的“选秀热”、“造星热”、一些青少年朋友的“追星热”现象,你有怎样的“冷思考”?(3分) 三、文言

14、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4分)墨 梅 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15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 、 的特点。(2分)16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诗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8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