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5896168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5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OC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DOC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DOC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DOC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DOC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OC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11ZB003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基础 natural science base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授课学时:64学 分: 4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和针对性。课程目标:知识: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 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宇宙世界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异、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物质构造之迷、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生命的起源

2、、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能力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态度与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先修后续课程:先修中学化学、中学物理、中学生物及中学地理等课程课程内容:第一章 绪 论【目的要求】1.了解自然

3、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了解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2.理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重点与难点】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4学时)一、 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二、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三、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第二章 宇宙世界【目的要求】1.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及太阳系的组成。2.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3.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重点与难点】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2.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10学时)一、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大爆炸宇宙论、天体系

4、统及其演化、银河系。二、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的结构与起源、太阳的特征与演化、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第三章 地球环境系统【目的要求】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环境科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生态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2.理解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3. 掌握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重点与难点】1.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2.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12学时)一、地球环境:地球的圈层

5、构造、大地构造理论、地表形态及其演化、地球大气、地球上的水圈、地球的土壤与生物。二、地球环境的演化与自然地理分异:地壳演变过程与现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三、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的产生、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生态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第四章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目的要求】1.了解古人对物质本源问题的探索历史。2.理解物质的结构层次及运动学的基本原理、热学基础知识、电磁学、光学的基本现象及基本概念3.掌握运动定律、热力学定律、电磁学、光学基本规律。【重点与难点】1.物质的结构层次及运动学的基本原理、热学基础知识、电磁学、光学的基本现象

6、及基本概念2.运动定律、热力学定律、电磁学、光学基本规律。【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8学时)一、物质构造之谜二、物质的运动和力三、分子运动和热四、电磁与光第五章 物质的化学【目的要求】1.了解放射性与同位素、晶体与金属的特性、人类对有机化学的认识、有机经典结构理论的建立、高分子材料及应用、生命物质与生物化学。2.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基本定律;元素与元素周期律、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3.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定律【重点与难点】1.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元素与元素周期律、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2.化学反应的基本定律 【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8学时)一、化学反应得实质及类型二、无机界与无机化学三、有机物

7、与有机化学第六章 地球是的生命【目的要求】1.了解生命起源的过程、生物进化的证据过程、进化理论及人类起源过程、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生物工程。2.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3.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处理;生物的协同进化。【重点与难点】1.生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2.生物多样性的处理;生物的协同进化。【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14学时)一、生命的起源二、生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三、生物的进化四、生物的多样性五、生物与环境六、生物工程技术第七章 现代自然科学综述【目的要求】1.了解现代自然科学思想及现代基础科学的若干重大理论和现代技术的前沿领域2.理解现代自然科学思想及研究方法。【重点与难点

8、】现代自然科学思想及研究方法【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4学时)一、现代自然科学思想二、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三、现代基础科学的若干重大理论或前沿领域四、现代技术的前沿领域第八章 自然科学研究与科学家【目的要求】1.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目的及类别及自然科学家的素质、成长及培养过程。2.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及评价【重点与难点】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及评价【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6学时)一、自然科学研究二、自然科学家表 自然科学基础各章课时安排表章 次内 容课时第1章绪论4第2章宇宙世界10第3章地球环境系统12第4章物质世界的统一性8第5章物质的化学8第6章地球上的生命14第7章现代自然科学综述4第8

9、章自然科学研究与科学家4合计64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重、难点。还可配合与知识相关的图片,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要把握好教学的深广度,根据本课程的目的要求,着重讲授理科基本概念、规律和重要知识,定性介绍一般性知识;重视科学方法教学,培养学员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考核与评价:以考试方式为主(占70%),结合平时成绩(占30%)综合确定总评成绩。教材:自然科学概论,文祯中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参考书:1、宇宙的追问,李良著,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2、科学技术概论,胡显章 曾国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地

10、球运行奥秘,刘学武 王新民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4、万物简史,美比尔布莱森著,严维明 陈邕译,接力出版社,2005,5、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7、大学物理导论(上下册),何义和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8、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1993;9、生命科学导论,程红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普通生物学陈阅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编写教研室:自然教研室科学技术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11ZB005课程名称:科学技术史 History of Science Technol

11、ogy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授课学时:45学分:3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我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记住一些必要的科技历史事实,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技术史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实质,探求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内在规律,了解和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把科学技术知识同人文社会知识有机地结合、融合起来。在帮助学生获得科学技术发展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与科学思想方法。课程目标: 知识: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科学、技术的概念;科学、技术的区别和联系;科学、技术的起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古代世界科学技术史。

12、近代世界科学技术史。现代世界科学技术史。能力与技能: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与技能:历史地、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学习、怎样做事、怎样工作和怎样从事科学研究等。态度与情感:通过对科学技术史的学习,消除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神秘感,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使学生有较强的事业进取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具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献身精神。使学生的理性与情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得到和谐发展。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他们创造发明的热情,并在方法论上给学生以帮助和借鉴,让人聪明起来,振奋起来。先修后续课程: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已获得了一定的数

13、、理、化、生、地、天文等科学知识,为科学技术史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科学技术史的学习,使学生在随后学习的大学生物、大学物理、大学化学、高等数学等专业必、选修课程中,能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的概念、定理、定律、原理的形成、发展和内涵。课程内容:绪论【目的要求】了解科学技术史的发展过程。理解并掌握科学、技术的概念。科学、技术的区别和联系;科学、技术的起源。了解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了解科学技术史的学科性质和学习方法。【重点与难点】重点:科学、技术的概念;科学、技术的区别和联系;科学、技术的起源。科学技术史的发展过程。难点:科学、技术的区别。【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2学时)一、科学、技术的概念。科

14、学、技术的区别和联系;科学、技术的起源。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二、科学技术史的发展过程。三、科学技术史的学科性质和学习方法。实践教学内容与安排(0学时)【作业与思考】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二者有何区别?第一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目的要求】了解中国原始社会的科学技术的萌芽、发展过程。了解夏、商、西周时期在青铜冶铸、农牧业、手工业和自然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在冶铁采矿、农业、水利工程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在天文学、数学、地学、中医学方面的发现。掌握秦汉时期的的科学技术。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掌握宋、辽、金、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了解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重点与难点】重点:秦汉时期的的科学技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宋、辽、金、元时期的科学技术。难点:中国古代的自然观。【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9学时)一、中国原始社会的科学技术。二、夏、商、西周时期的科学技术。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四、秦汉时期的的科学技术。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六、隋、唐、五代时期的科学技术。七、宋、辽、金、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八、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