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德教育.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5891439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师德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师德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师德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师德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师德教育.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代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基于教师本身职业特点,笔者认为,作为教师自身,一方面要无限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一方面还要真心热爱学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第一,热爱学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我们知道,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因为在民主型的关系中,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有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在他们所认同的目标或要求的指引下,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会高涨。反之

2、,若师生关系是“专制型”“放任型”的,则会带来学生情绪上的紧张或放任,造成内心烦躁、恐惧等,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高效的学习,学习效果也不会好。当然,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种种矛盾。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即没有与学生沟通关系的法宝“博爱之心”。不把其视为亲人,视为可倾吐心声解决困惑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保护。要真正化解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时由于学生偏见或教师有“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观念和行为,可能会产生学生对教师的“好心”的误解。但是教师只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就能为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

3、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很好地化解矛盾。因此,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第二,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和雨露,他们需要一种不同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需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教学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正直、公正、坦荡、无私的,不是偏狭、庸俗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这种爱会败坏社会风气,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有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等行为的真正公民,我们就应当真诚地对待他们。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公正、光明、爱的种子,让这个种子生根发芽,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