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节 油菜的器官与功能.doc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01KB
约4页
文档ID:555887338
第三节 油菜的器官与功能.doc_第1页
1/4

第三节 油菜的器官与功能油菜植株的器官主要包括根、茎、叶、花、果等,它们各有其特殊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但各器官的生长发育又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并与生态条件密切相关因此,了解油菜的各个器官的生长发育及其与生态条件的关系,对于油菜育种和制定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子  1.种子的形态和结构  油菜种子为球形,粒小,千粒重3克左右,色泽有黄、红、褐、黑和杂色等多种种子外面包被着种皮,种皮较坚硬,起着保护种子的作用种皮里面是黄色的胚,通称种仁,胚是种子的主要成分,由胚根、胚轴、胚芽和两片肥大卷曲的子叶组成,其中子叶纵面互相重叠紧抱胚的其他部分油菜两片大的子叶内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是油菜重要的贮藏器官油菜种子发芽需要吸收较多的水分和氧气,据测定,油菜种子发芽需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60%以上的水分,如果水分不足,种子内部油脂转化就慢,种子发芽出苗就要延迟如果油菜种子播得较深,或土壤板结,或积水过多,氧气供应不足,则种子的呼吸作用就会受到阻碍,易发生烂种而缺苗温度在25℃左右能使种子出苗整齐  2.种子的发芽和出苗  油菜种子无休眠期,只要条件适宜,就可以发芽生长油菜干种子一般含水量在10%以下,新陈代谢十分微弱,又由于油菜种子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需要比一般种子(淀粉含量高)吸收更多的水分,酶类才能进行生理生化活动,种子内贮藏物质的转化才能够顺利进行。

在温度适宜和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当种子吸水量达到风干重的60%时,即可开始萌芽,土壤水分达到最大持水量的60%~70%(相当于土壤含水20%~24%),才能使种子迅速发芽出苗满足了水分、氧气、温度3个条件后,油菜种子就开始吸水膨胀,然后胚根开始伸长,突破种皮,露出白色根尖,扎进土中,逐渐形成油菜的根系胚根人土后,胚轴向上伸长,脱去种皮后直立于土面,逐渐发育为油菜的茎秆胚轴前端的两片子叶由黄转绿,逐渐平展,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待胚芽上的真叶长出后子叶脱落至此1粒油菜种子便成为l株幼苗  (二)根系  1.根系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油菜属于直根系作物,由主根和侧根组成,主根上粗下细呈圆锥形,由胚根长成当第一片真叶出现时,幼根两侧开始长出侧根,随着植株长大,主根不断伸长,侧根不断增加,从侧根上又长出很多支根和细根主根、支根和细根构成油菜完整的强大根系根的构造,从根端起,可分为根冠、生长点、延长部和根毛部等;从横切面观察,油菜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中柱(包括中柱鞘、韧皮部和木质部)等部分组成随着根部的生长发育,表皮逐渐老化死亡而脱落,由次生的保护组织周皮所代替,并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产生形成层,由形成层向外分生次生韧皮部,向内分生次生木质部,形成根的次生结构。

同时,木质部的木质化程度逐渐增高,至盛花期几乎全部木质化不同类型的油菜,其根系的构造和特点亦不相同:甘蓝类型和白菜类型的主根柔软多汁,支根发达而数量多,主要密集分布在耕层内,属密生根系;芥菜型油菜根系木质化早,木质化程度高,主根人土较深,支根较少,分布稀疏,属疏生根系在一般耕作水平下,油菜主根可深达30~50厘米,深耕和干旱时可达100~300厘米以上;支根一般密集在耕层20~30厘米,随着生长发育的进展,到生育后期,根系向水平扩展,范围一般在40~50厘米左右移栽油菜由于主根被拔断或损伤,促使支根多而发达,能充分吸收利用表层土壤的养分和水分,因此,育苗移栽油菜在较高栽培水平下可获得高产油菜根系的功能,同其他作物一样,有吸收、固定、输导与贮藏等作用油菜一生中所需的水分和矿质养料是由根系吸收并通过根、茎的维管束再输送到叶片中,而叶片中制造的有机物质经过茎到达根尖部分,供给根的生长及维持根的生命活动1株油菜的地上部分能稳固地直立在地面,全靠主根和各级支根、细根支持此外,油菜(尤其是冬油菜) 根系贮藏的养分和水分,对供给植株春后早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栽培上通常把根颈(根之上和幼茎连接处的一小段幼茎称之为根颈)的粗壮与否,作为衡量油菜苗势强弱和后期产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2.根系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油菜根系的生长发育与土壤种类、土壤湿度、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一般土壤结构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冲积壤土,油菜主根入土深,支根、细根分布广,生长发育良好;瘠薄、黏重的红壤、黄壤,主根入土较浅,支根、细根少土壤湿度大,地下水位高,主根伸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支根、细根向水平方向扩展较快,密集在耕作表层;反之,则根系向较深的土层发展,根系发达,活力强增施肥料,特别是有机肥料,能促进根系发育良好苗期适施磷肥和硼肥有利于油菜的根系发育,移栽油菜施随根肥,有利发根长叶特别是土壤黏重板结(青紫泥、沟干泥等)的油菜田,加强中耕松土、增施有机肥等田间管理,能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对促进根系的发育有明显作用另外,种植密度与根系发育也有关密度过大,单株的营养面积小,主根短细,支根、细根少,根系人土亦浅,导致地上部分株型矮小,分枝数和角果数明显减少在油菜一生中,根系的生长分为3个时期:①扎根期,自出苗至越冬期间,根系往下扎,垂直生长快于水平生长;②扩展期,越冬后至盛花期,根系生长加快,尤其是水平生长加快;③衰老期,盛花期至成熟期“艰系基本停止生长根据根系不同发育时期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以促进根系生长发育,维持根系活力,使其更好地行使支撑、吸收和贮存的功能,以达到油菜高产的目的。

  (三)茎枝  油菜种子萌发后,在胚根向下生长的同时,胚茎和子叶向上生长,幼苗出土后,子叶平展,胚茎伸长形成幼茎幼茎继续生长,形成主茎主茎色泽随品种而不同,有绿色、微紫色和深紫色等多种茎面光滑或有稀疏刺毛,密被或薄被蜡粉在栽培管理上,油菜主茎粗壮与否,也是衡量苗势强弱的一个重要的形态指标,主茎粗壮的,苗势好,产量也高  1.油菜茎段的划分  在苗期,油菜的主茎紧缩在一起,开春后,气温上升,油菜进入春发抽薹期,主茎伸长较快,节间渐次延伸长粗自始薹至终薹前的20天左右,是茎秆迅速伸长期,至始花期基本停止此后主花序轴迅速伸长,到花序轴停止伸长后,株高才最后定型主茎一般可划分为3种茎段:①缩茎段:位于主茎基部,与根部相接,节间短缩,节较密集;②伸长茎段:位于主茎中部,节间依次伸长;③薹茎段:位于主茎上部,顶端与主轴果序相连,节间依次缩短缩茎段一般不伸长,但在苗床幼苗过密,或苗龄过长等条件下,缩茎伸长,而形成生长瘦弱的高脚苗油菜始重后,根据薹的高度(薹的顶端部分)与上部短柄叶的相对位置的高低,可分为缩头、平头和冒尖3个阶段抽薹初,薹的高度明显低于上部短柄叶,呈缩头状;以后薹继续伸长与上面几张短柄叶平齐,呈平头状,处于平头时,薹的高度称为平头;薹再进一步伸长而突出于植株顶部短柄叶之上,称为冒尖。

弱苗和小苗,由于春发不足,叶片小,缩头时间短,平头高度低,冒尖早,星高只有10~20厘米就冒尖春发旺的苗,叶片大,缩头时间长,平头高度高,冒尖迟一般平头高度越高,产量也越高  油菜主茎,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向上输送由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质营养,同时向下输送由叶部等制造有机养料;二是下与根系相连,上与枝、叶、花果相接支撑枝叶,使其扩张分布此外,绿色茎秆还有制造和贮藏养分的功能主茎着生30多张叶片,每片叶基部都有一个腋芽,腋芽萌发延伸形成分枝但在一般栽培条件下,由于肥、水和光照等条件的限制,主茎下部的腋芽常常不能发育,只有上部的10个左右腋芽可发育成为结果的有效分枝油菜分枝性很强,分枝上又可再分枝主茎上直接抽生的分枝称为一次分枝,一次分枝的腋芽发育成的分枝叫二次分枝,依次类推若肥水条件良好,或者是芥菜型品种,还可有三次、四次分枝始花期为一次分枝向有效、无效分枝两极分化时期,这时有效分枝开始迅速伸长,无效分枝则停止伸长油菜有2/3以上的角果是着生在分枝上的,因此,有效分枝数的多少,与结角数和产量高低有密切关系  2.主茎、分枝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油菜主茎、分枝的发育与播种期、种植密度、肥水管理等有密切关系。

播种期的早迟,对油菜主茎的发育影响很大播种迟,缩茎段、伸长茎段和薹茎段都变短,茎秆也较细小播种过早,特别是在冬季气温高的情况下,春性强的品种往往冬前就现蕾、抽薹、开花,茎秆不能正常发育种植密度的大小,也影响油菜主茎发育,密度太高,由于植株的地上地下营养面积小,茎秆纤细瘦弱,被称为“一柱香”,这种纤细瘦弱的茎段,容易感病和倒伏肥水条件也是影响油菜发育的重要因素,肥水条件充足,有利于油菜个体充分生长发育,主茎粗壮而高大反之,主茎矮小、瘦弱分枝的发育与环境条件也有密切关系稀植时通风透光良好,分枝就多,密植时相互遮阴,光照条件较差,单株有效分枝较少营养状况良好,分枝就多,反之则少因此,在栽培上必须根据品种特性,实行合理密植,加强肥培管理,使其茎秆生长发育粗壮,增强油菜植株的抗逆性能,充分发挥油菜的增产潜力  (四)叶片  叶是油菜重要的营养器官油菜出苗后,从胚中伸展出的两片肾脏形子叶,在苗期进行短时期的光合作用后逐渐黄萎枯落,营养物质的合成主要由以后长出的真叶进行真叶着生在主茎和分枝上,每节都有一片真叶  1.叶片的形态  叶的形态有多种变异,油菜叶为不完全叶,仅有叶片和叶柄(或无叶柄)叶片是叶的主体,有黄绿、淡绿、绿、深绿、灰绿、灰蓝、微紫和深紫等色。

叶面光泽或被蜡粉,表面光滑或着生刺毛叶片边缘也有多种形态,如全缘、波状、锯齿、浅裂、深裂或全裂叶片中央有明显的主脉(通称中肋),着生在缩茎段上的叶片一般有明显的叶柄,叶柄基部没有叶翅着生在伸长茎段和薹茎段的叶片,叶柄很短或没有叶柄叶片的形态随油菜类型不同而有差异,如甘蓝型油菜的叶片,缺刻明显,尤其是主茎中下部的叶片,有较深的裂片  2.叶片的类型  不同的发育阶段产生的叶片,其形态也不一样,通常先后出现以下3种不同形态的叶片:①长柄叶:有明显的叶柄,在出苗后至抽薹前陆续生长而成,一般着生在缩茎段上,故也称缩茎叶或基叶;②短柄叶:这种叶在春后油菜发棵抽薹时,着生在伸长茎段上,故也称伸长茎叶;③无柄叶: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的无柄叶通常着生在薹茎段和分枝上,不具叶柄,叶身两侧向下方延伸呈耳状,全抱茎或半抱茎着生,故也称抱茎叶一般认为长出长柄叶时期,是进行春化阶段的时期,抗寒性较强,能安全越冬当出现短柄叶时,春化阶段已通过,抗寒性减弱早播时,在越冬前会出现短柄叶,因而易受冻害短柄叶是主茎叶面积最大的一组叶片,主要功能期在蕾薹期前后,对主茎、分枝、花序、角果和种子影响较大它是一组上下兼顾的功能叶,短柄叶太小是春发不足的表现,叶片太大是徒长的表现。

  油菜真叶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从叶的横切面观察,由表皮、叶肉及叶脉等部分组成上下表皮均有许多气孔,是进行呼吸作用和水分蒸发的主要通道蒸腾作用的进行,使叶部保持较高的渗透压,促使根系不断地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无机盐类,同时使植株生理活动所产生的热量随蒸发的水分带走,植株体内的温度获得调节叶片内有叶脉分布,是输导水分和养分的渠道叶肉组织的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维管束的周围有机械组织,可以支持叶身叶片数、叶面积与油菜的经济性状和生产力关系很大,叶片数多,叶面积大,其株高、茎粗、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单株种子重量和茎秆重量均较高;反之,叶片小,叶面积小,有机物质的合成与积累亦减少,植株的经济性状和生产力都下降  3.叶片出生速度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油菜叶片的出生速度因品种、生育阶段、温度和肥水等条件而有不同一般早熟品种出叶较快,晚熟品种出叶较慢;温度高新叶出生快,温度低出叶较慢;苗期比抽薹期出苗慢此外,在温度基本相同情况下,早播苗生长健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