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溶液测验.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5880871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解质溶液测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解质溶液测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解质溶液测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解质溶液测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解质溶液测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解质溶液测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质溶液测验.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解质溶液测验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1、常温下用pH为3的某酸溶液分别与pH都为11的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a、b两种溶液,关于这两种溶液酸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b可能显碱性 Ba可能显酸性或碱性Ca不可能显酸性 Db可能显碱性或酸性2、已知室温时,0.1mo1/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溶液的pH=4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3、25 在等体积的pH=0的H2SO4溶液,0.05 molL1的Ba(OH)2溶液,pH

2、= 10的Na2S溶液,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01010109 B1551095109C1201010109 D110 104109 4、常温下,将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与0.06 molL-1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等于A、1.7 B、2.0 C、12.0 D、12.45、已知在pH约为4的环境中,Cu2+、Fe2+几乎不水解,而Fe3+完全沉淀。工业上制CuCl2是将浓盐酸用蒸气加热到 80左右,再慢慢加入粗氧化铜(含少量杂质Fe3O4),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欲除去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下述方法中,可行的是A加人纯Cu将Fe

3、2还原为FeB向溶液中通入H2S使Fe2+沉淀C向溶液中通入C12,再通入NH3,调节pH为4左右D向溶液中通入Cl2,再加入纯净的CuO粉末调节pH为4左右6、将0.01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Na2O2 Na2O Na2CO3 NaClA BC= D=7、25时,向10mL 0.01mol/L KOH溶液中滴加0.01mol/L苯酚溶液,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7时,c(C6H5O-)c(K+)c(H)c(OH)B.pHc(C6H5O-) c(H)c(OH)C.VC6H5OH(aq)=10m

4、L时,c(K+)=c(C6H5O-)c(OH)=c(H) D. VC6H5OH(aq)=20mL时,c(C6H5O-)+c(C6H5OH)= 2c(K+)8、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3molL1B由pH3的HA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Na)c(A)c(OH)c(H)C浓度均为01mol/L的HA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溶液呈酸性,则:c(A)c(HA)c(Na)c(H)c(OH)D0.1molL1HA溶液与0.05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2c(

5、H)c(HA)c(A) 2c(OH)9、有关常温下pH均为3的醋酸溶液和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均为l10-11 molL-1B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两种溶液的pH仍相等C中和同体积的这两种酸溶液所需要NaOH物质的量也相等D分别加入足量锌片,两种溶液生成H2的体积相等10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待测浓度的盐酸(盐酸置于锥形瓶中),以下操作会造成所测盐酸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酸式滴定管未用待装溶液润洗B碱式滴定管未用待装溶液润洗C锥形瓶未用待装溶液润洗D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11、25时,在25m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

6、CH3COOH溶液,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c(NaOH)=0.2molL-1 B曲线上A到B间任意一点,溶液中都有: c(Na+)c(CH3COO-)c(OH-)c(H+) C在B点处一定有c(CH3COO-)=c(Na+) Da = 12.5 12、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25)化学式AgClAg2SO4Ag2SAgBrAgI溶度积1.810101.41056.310507.710138.5110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B将氯化银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Na2S,则可以生成黑色沉淀C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三种物

7、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按氯、溴、碘的顺序减小D向100mL0.1molL1的Na2SO4溶液中加入1 mL0.1molL1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3、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C(OH-) C当PH=7时,若V1V2,一定是C2C1 D若V1V2,C1C2,则C(CH3COO-)C(CH3COOH)=C(Na+)14、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H4)2SO4、NH4H

8、SO4、NH4Cl溶液中c(NH4+):B醋酸钠与醋酸混合而成的酸性溶液:c(Na+)c(CH3COO-)c(H+) c(OH-) C0.1mol/L NH4Cl溶液:c(NH4+)c(Cl-) c(OH-) c(H+)DNaHCO3溶液中:c(H+)c(Na+)c(OH-)c(HCO3-)c(CO32-)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二、填空题15、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注入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调节液面

9、至“ 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重复以上滴定操作2-3次。请回答:(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_,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步骤中,量取20.00mL待测液应使用_(填仪器名称),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测定结果_(填“大”、“偏小”或“无影响”)。(3)步骤滴定时眼睛应注视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4)以下是实验数据记录表滴定次数盐酸体积(mL)NaOH溶液体积读数(mL)滴定前滴定后120.000.0018.

10、10220.000.0016.30320.000.0016.22从上表可以看出,第1次滴定记录的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的体积,其可能的原因是()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C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D滴定结束时,俯视计数(5)根据上表记录数据,通过计算可得,该盐酸浓度为:_molL116、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损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方法1:还原沉淀法该法的工艺流程为:其中第步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若平衡体系的pH=2,该溶

11、液显 色。能说明第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a. Cr2O72和CrO42的浓度相同 b.2v(Cr2O72)=v(CrO42) c.溶液的颜色不变第步中,还原1molCr2O72离子,需要 mol的FeSO47H2O。第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 。方法2:电解法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用Fe做电极的

12、原因为 。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 ,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 。17、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一定条件下,SO2转化为SO3的反应为2SO2(g)+O2(g) 2SO3(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过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酸溶及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盐酸过量,其目的是 、。(3)通氯气氧化后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过程产生的尾气可用碱溶液吸收,其中污染空气的气体为 、(写化学)。18、黄铜矿(CuFeS2)可用于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以制备硫、铁和镍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1)冰铜熔炼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Cu2S(s)+3O2(g)2Cu2O(s)+2SO2(g) H768.2 kJmol12Cu2O(s)+ Cu2S(s)6Cu(s)+SO2(g) H+116.0 kJmol1在熔炼过程中不需要持续加热,原因是。(2)熔炼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填分子式),可进一步加工并作为上述流程中的原料加以循环利用。(3)炉渣的主要成分是Fe2O3、FeO、Al2O3、SiO2,为了得到铁红,需对上述滤液进行处理,处理过程涉及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