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和温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5880458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热和温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冷热和温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冷热和温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冷热和温度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冷热和温度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冷热和温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热和温度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冷热和温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益门中心小学 文亮亮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第一课冷热与温度第二课时。教材分析:冷热与温度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里的第一课中的内容,在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理解了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必要性,以及利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正确方法;第二课时研究的是一杯水热水变凉的动态变化过程,一杯热水变凉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但学生却很少去研究其中的科学道理。本节课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对这一常见的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并根据数据,绘制曲线图,让学生发现其中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学生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科学课已学过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记录方法,因此

2、只要提醒学生,学生应该都会说得出来,学生也应该对热水变凉这一问题非常感兴趣,因为这个现象是司空见惯的,但平时没有真正的去观察,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提出要他们来研究,学生学习热情很高。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并分时段记录数据。2、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下降是先快后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2、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蕴含着科学道理。3、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于科学实践。教学重点: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降温过程并分时段

3、记录数据。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数据,发现热水温度下降的规律。教学准备:温度计,塑料杯,方座支架,记录单,电子秒表,热水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设置情境,教师在上课铃声响之前喝一口水。提问:有没有同学想要喝水呢?2、(教师给学生倒一杯热水)谈话:老师请你喝这一杯水吧?为什么这杯水不能喝呢?怎样才能喝到这一杯水呢?3、谈话:我们知道,一杯热水放久了,就会变成凉水,也就是说:热水的温度会下降。(板书:热水降温)【设计意图】本课的导入我希望能够尽量随意一点,与学生的距离更近一点,与学生的生活更近一点,让学生感觉到就好像在聊天一样。科学探究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4、二、揭示探究内容,作出猜测。1、师:那么,热水降温的过程是怎样的呢?热水的温度逐渐下降的时候,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2、学生提出各种猜想:(1)温度会一点一点下降(即温度会均匀下降)(2)温度下降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即温度下降没有规律)(3)温度下降会先快后慢(4)温度下降会先慢后快(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相机引导,并板书学生的四种猜想。)3、师:热水变凉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热水降温的奥秘。【设计意图】预测也是科学探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揭示了探究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其作出猜测,可以让学生对所要探究的内容作一

5、定的思考,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预判能力。三、探究热水降温的规律。1、师:同学们,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呢?(做实验)实验应该怎样来做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2、指名学生汇报。回答不完整的请其他同学补充,通过交流,明确试验步骤:A:准备一杯热水。B:将温度计放入水中。C:每隔一定的时间观察水温,并记录下来。3、提问:同学们需要哪些材料呢?指名学生回答,通过交流,明确:需要一杯热水,温度计,秒表,记录单、方座支架。4、师:在实验之前,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学生讨论,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明确注意事项:A:在测量时温度计始终不能从水中取出来。B:在测量时

6、小组里面要注意分工合作。C:记录时间、观察度数一定要非常准确。D:在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被热水烫伤。.5、分发实验材料,学生分小组开展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面对这样一个研究内容,学生们会显得非常兴奋,会想要迫不及待地开展实验。省教研员卢新祁老师说过:科学课要安静一点,再安静一点。因为过于兴奋往往是科学探究的“敌人”,科学探究更加需要冷静观察和思考。在此,我努力调动学生的思维,不断地让他们思考:你准备怎样探究?分哪几个步骤?需要哪些材料?探究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等等。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辨中,了解探究方案,明确方法,最后才开展探究实验,这样就能够保证探究活动更加合理,更加有

7、效。四、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1、提问:哪一组同学愿意上台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数据吗?指名一到三组学生代表上台汇报实验数据。2、提问:其他小组有不一样的情况吗?3、提问:现在,同学们觉得在热水降温的过程中,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指名学生回答。3、教师:为了更好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我们还可以把这些数据绘制成一张曲线图,看老师首先来画一下。教师示范,绘制曲线图。4、学生分小组绘制曲线图,并粘贴到黑板上,教师巡视指导。5、师:从曲线图当中,你们觉得热水降温有什么规律?指名学生回答,可请其他同学补充,明确:热水降温的时候,温度的下降是先快后慢的。【设计意图】学生们很喜欢科学课,因为可以做很多实验,

8、但其实,实验后的分析和思考更加重要。科学探究要动手,但更加要动脑。如果没有理性的分析和思考,而只有热热闹闹的探究活动,这样的科学课是不全面的。在此,我提供了两种方法:统计表和曲线图,让学生仔细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最终形成最后的结论。五、课堂小结,拓展研究。1、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了哪些收获?学生课内交流: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科学;我们研究了热水变凉的现象,发现热水变凉是有规律的;我们的猜想需要数据来验证它们的准确性。2、谈话:刚才老师给一位同学到了一杯水,他不敢喝,那么现在这杯水能不能喝了?(可以喝了)(请一位同学喝这一杯水)3、提问:这杯水的温度是否还会下降呢?水温到最后到底会下降到多少度呢?请同学们猜一猜。学生猜测。师: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下一次我们再来研究好吗?。【设计意图】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感觉自己收获了很多,他们已经从日常从不注意的地方发现了一些科学道理。但最后我又抛出了这一个问题:热水的温度到最后会变成多少度?学生的兴趣马上又被激发出来了,这样就为下次的探究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也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