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卷8.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5877177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试卷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试卷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试卷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试卷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试卷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试卷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试卷8.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歆羡(xn) 殷红(yn) 气氛(fn) 贻人口实(y)B泥淖(no) 按捺(ni) 福祉(zh) 天寒地坼(ch)C宽宥(yu) 感喟(ku) 恬静(tin) 一丘之貉(h)D唁函(yn) 拙笨(zhu) 内疚(ji) 为虎作伥(chn)一、答案:A(解析:B项,“捺”应读“n”;C项,“貉”应读“h”;D项,“疚”应读“ji”。)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跳槽 邻界点 醍醐灌顶 树倒猢狲散B心扉 协奏曲 骨鲠在喉 时世造英雄C像素 副食品 不记前嫌 家书抵万金D饯行

2、热烘烘 先发制人 蚍蜉撼大树2.答案:D(解析:A项,“邻”应为“临”;B项,“世”应为“势”;C项,“记”应为“计”。)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2)情况很复杂,你不了解一下就大发议论,太主观。(3)这部小说的构思又精巧又严密,真是天衣无缝,。A.品位未免无可非议B.品位不免无可非议C.品味未免无可厚非D.品味不免无可厚非3.A (“品味”是动词,仔细体会、玩味;“品位”是名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不免”表示由于某种原因,自然或必然导致某种情况出现,有不可控性之意,“未免”主要用来表示对某种情况的评价

3、。“无可非议”指不值得指责,“无可厚非”指不值得过多指责。)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借鉴同行业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本无可非议,但是如果脱离本企业的实际而生吞活剥,那就可能适得其反,付出惨重的代价。B近年来,我省煤炭企业大力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改造,产业创新能力欣欣向荣,使得煤炭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C电视剧借枪中的熊阔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人物”,尽管身处社会底层,整日为生计发愁,但遇事却能通权达变。D贺国强书记告诫年轻干部的话可谓语重心长,既寄托着党和人民对年轻干部的殷切期望,也包含着国家对年轻干部的善意爱护。4B(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生吞活剥

4、: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通权达变:为了应付当前的情势,不按照常规做事,而采取适合实际需要的灵活办法。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深意长。)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于漪老师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先行者,她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而高超的授课艺术,为不少聆听过她讲课的师生所折服。B企业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面对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C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两国关系稳定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稳定的重大贡献。D“微博”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促进了中

5、国公民社会的发展。5B(A项主客体颠倒,应该是“她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而高超的授课艺术,折服了不少聆听过她讲课的师生”;C项语序不当,“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位置应该颠倒;D项搭配不当,“加快”和“质量”不搭配。)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时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与人口红利相对应的概念是“刘易斯拐点”。这一概念是第十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阿瑟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

6、中首先提出来的。他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论文中,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一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二是劳动力短缺阶段。经济学界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交点称为“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往往是人口红利消失的前兆。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口红利的消失就意味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目前,劳动力在城乡普遍短缺和农民工工资持续增长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我国人口红利期已经接近尾声,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刘易斯拐点”区城,劳动力短缺即将出现。无论喜欢不喜欢,“刘易斯拐点”都会如期到来,它的到来将对今后中国经济带来深刻的冲击。以一些国家的经历看,“刘易斯拐点”之后,低工资普遍的会出现一次持续的上涨,

7、低端消费市场迅速扩张。另外,工资上涨常态化,将带来通货膨胀结构性上扬。但是,这场人口结构上的大变局,既是危,又是机,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也许因此改写。从国际经验来看,一国在“刘易斯拐点”出现的初期,应该尽量避免资本深化的过早发生,而应以合理的产业政策吸纳剩余劳动力。我国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还相当大,农业劳动力在总的就业人口中的比重超过35%,这一现实决定“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将表现为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不能放弃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战略,而应根据国际产业的变动情况,实行劳动力的使用创新,提高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水平。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用质量代替数量,将成为

8、预防劳动力短缺的未雨绸缪之举。再有,要鼓励和引导建立新的劳资关系,同时给农民工以城市市民待遇。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加快转变砚念,以适应市场经济、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新挑战。6.下列各项,对“刘易斯拐点”的认识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相对应,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和劳动力短缺阶段的交点。B. “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标志着人口红利开始消失;而人口红利的消失则意味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二者相互对应,互为因果。C.“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将对今后中国经济带来深刻的影响,可能使经济陷入危机,也可能带来发展机遇。D.“刘易斯拐点”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农村劳动力在总的就业人口中的比例。

9、6.B (从第三段中“往往”和“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明“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和人口红利开始消失之间并不是绝对的对应关系,也不是因果关系。)7.下列各项,不属于“刘易斯拐点”出现之后我国可以采取的经济措施的一项是( )A.实行劳动力使用创新,提高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水平,给农民工以城市市民待遇。B.拐点出现初期,尽量避免资本深化过早发生,以合理的产业政策吸纳剩余劳动力。C.低收人人群工资持续上涨,低端消费市场迅速扩张。D.未雨绸缪,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用质量替代数量,预防劳动力短缺。7.C (从一些国家的经历看,“刘易斯拐点”之后经济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不是我国可采取的措施。)8.下列各项,不

10、符合文中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由于“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必定会对今后中国经济带来深刻的冲击,所以应尽快转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B.“刘易斯拐点”出现之后,劳动力出现短缺,供不应求,工资必然增长,符合市场规律。C.这场人口结构上的大变局,既是危,又是机,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可能因此改写。D.我国现行的劳资关系不完全适合“刘易斯拐点”出现之后的经济形势,需要适时改变。8A (由文中第六段可知,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较大,所以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能放弃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战略”。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志气

11、高抗,不慕当世。王莽末,民不堪命,恽西至长安,上书谏莽曰:“臣闻智者顺以成德,愚者逆以取害。上天垂戒,欲以陛下就臣位。陛下宜顺天命,转祸为福。”莽大怒,即下诏狱,劾恽大逆。犹以恽据正义,难即害之,使黄门近臣胁导恽,令为病狂恍惚,不自知所言。恽终不转,曰:“所言皆天文大圣意,非狂人所能造。”遂系经冬,会赦得免,因南游苍梧。建武初,自苍梧还乡里,县令卑身崇礼以为门下掾,恽感其意,遂为之屈。久之,为郡功曹。汝南旧事,冬飨,百里内县皆持牛酒到府宴饮。时太守欧阳歙飨礼讫,教曰:“西部都邮繇延,天资忠贞,禀性公方,典部折衡,推破奸雄。今与众儒共论延功,显之于朝。”恽前跪曰:“明府有言而误,不可掩覆。按延质

12、性贪邪,所在荒乱,虐而不治,冤慝并作,百姓怨之。而明府以恶为善,股肱不争,此既无君,又复无臣,君臣俱丧,孰举有罪?君虽颠危,臣子扶持,不至于亡。”歙甚惭,遂不宴而罢。恽归府,因称病。延亦退。(门下掾)郑次都素清高,与恽厚,招恽去,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古而然子心直诚三代之道繇延虽去必复还吾不忍见子有不容君之危盍去乎!”次都遂去,隐于弋阳山中。居数月,延果复召,恽即去,从次都止,渔钓甚娱。留数十日,恽喟然叹曰:“天生俊士以为民,无乃违命而乱伦乎?鸟兽不可与同群,子从我为伊尹乎?”次都曰:“吾年耄矣,安得从子。”各别去。郡举孝廉,为郎,迁上东门候。世祖尝夜出,还,诏开门人,恽不内。上令从门举火射帝

13、面,恽对曰:“火明燎远。”遂拒不开。明日,恽谏曰:“昔文王不敢盘游于田,以万民惟正。陛下既游猎山林,夜以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由是上重之,后为梁令、长沙太守,崇教化,表异行。(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伊尹:商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世祖:汉光武帝刘秀。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莽大怒,即下诏狱狱:监狱B遂系经冬,会赦得免系:羁押C今与众儒共论延功,显之于朝显:明显D诏开门人,恽不内内:交出9.B(A狱:审查、查办。C显:使动用法,使彰显。D内:接纳)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令为病狂恍惚,不自知所言若属皆且为所虏B久之,为郡功

14、曹不知东方之既白C而明府以恶为善,股肱不争輮以为轮D恽归府,因称病不如因善遇之10.C(C均为介词,把。A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助词,表被动。B助词,放在时间副词后,凑足音节,不译/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连词,于是,就/介词,趁机、趁着)11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能表现郅恽正直敢言的一组是()志气高抗,不慕当世陛下宜顺天命,转祸为福明府有言而误,不可掩覆鸟兽不可与同群,子从我为伊尹乎陛下既游猎山林,夜以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崇教化,表异行ABC. D11.C(表现郅恽志向高远,不慕名利。是郅恽表明自己“入世”欲有所作为的态度。写郅恽在任时的政绩)1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王莽末年,郅恽到京城长安,借天祸祸福之说劝谏王莽还政于刘氏,退回臣子之位,因此惹得王莽大怒,但终得赦免。B郅恽认为西部督邮繇延生性贪婪邪恶,治理政事荒废而紊乱,劝谏郡守欧阳歙将他弃用,正因此,繇延没有获得推荐。C郅恽虽一度追随友人郑次都归隐山林,但终不肯与鸟兽为伍,可见他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入世的,主张人生要有所作为。D文中写到了郅恽三次直言进谏,前两次都因所谏招惹大祸。只有第三次劝谏光武帝刘秀,反而得到了刘秀的器重。12.D(第二次劝谏上司并没惹来祸患)第卷(共114分)四、(24分)13断句和翻译。(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