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散文变化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5869138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汉散文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两汉散文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两汉散文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汉散文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汉散文变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两汉散文发展演变大势秦代散文作家可提及的只有李斯一人。他的作品,主要还是受到战国纵横家文风的影响。 进入两汉,散文文风发生了很大变化。两汉的散文,除史记、汉书等史传散文外,还 有大量的政论文及抒情、叙事文。汉代政论文的主流文风,是切中时事,朴厚无华。同时, 不同时期有所变化。西汉初期 贾谊等的情感浓重、文气纵横 西汉中后期 刘向等的平实沉稳、引经据典 东汉前期 王充等的崇实诚、斥虚妄、通达深刻 东汉后期 王符、仲长统等的抨击时弊、愤世嫉俗文风几经迁转,文章的行文造语也在东汉后期向着骈俪方向发展。两汉时期数量不多的 抒情、叙事、杂论散文,往往情感浓郁,饶有文采。(单选题)东汉前期散文的创作

2、倾向是( )A. 情感浓重、文气纵横B. 平实沉稳、引经据典C. 崇实诚、斥虚妄、通达深刻D. 抨击时弊、愤世嫉俗答案C知识点第一章“两汉散文发展演变大势”解析两汉,散文文风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汉初期,贾谊等的情感浓重、文气纵横; 西汉中后期,刘向等的平实沉稳、引经据典;东汉前期,王充等的崇实诚、斥虚妄、通达深 刻;东汉后期,王符、仲长统等的抨击时弊、愤世嫉俗。(二)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创作特点 贾谊在汉初思想家中忧患意识最为深浓,他的文章指出了藩国之忧、匈奴之患、政治秩 序混乱、经济失本无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往往据实设论,理直气壮,深情恳切。文章气势 犀利、情感激扬、切直晓畅。贾谊文章的另一个

3、特点,是具有铺排渲染的战国纵横家遗风。文章铺饰排比,渲染淋漓, 深得先秦纵横家说辞之风神。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 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 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 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因反对宦官弘恭 、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因反对 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 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治春秋谷梁传。说苑是一部富有文学意味的重要文献,是刘向说理散文

4、的代表作之一(另外一部是新 序),内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叙事意蕴讽喻,故事性颇强,又以对话体为主,说苑 除卷十六谈丛外,各卷的多数篇目都是独立成篇的小故事,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对话, 文字简洁生动,清新隽永,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对魏晋乃至明清的笔记小说也有一定的 影响。说苑按类编辑了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 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原二十卷,后仅存五卷,大部分已经散 佚晁错(前200年前 154年),是西汉文帝时的智囊人物,汉族,颍川(今河南禹县城南晁喜铺)人。汉文帝时,晁错因文才出众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太 子老

5、师)、贤文学。在教导太子中受理深刻,辩才非凡,被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景帝)尊为 “智囊”。因七国之乱被腰斩于西安东市。晁错为人刚直苛刻,直言敢谏,为发展西汉经济 和巩固汉政权制定并主持实施了许多积极政策,还写出了论贵粟疏、言兵事书、说景 帝前削藩书、募民徏塞下书等大量政论性文章。论贵粟疏这篇文章观点精辟,分析透彻,逻辑谨严,文笔犀利,具有汪洋恣肆的气势和 流畅浑厚的风格。 晁错针对农业生产尚未完全恢复,粮食供应一直紧张,经济形势很严 峻,社会安定、边防巩固受到危及的形势又上脍炙人口的论贵粟疏。全文紧紧抓住 贵粟 , 从带有根本性的社会实际出发,高屋建瓴,援古况今,层层剖析,反复论证,又明确提出

6、损 有余补不足 的 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以振兴发展农业生产,增强国力,对历 史上 文景之治 的局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全文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连论说了重农贵粟对于国 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安定生活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作者在说明问题时运用古今对比,农夫与 富商大贾的对比,法令与实际情况的对比,使他的主张得到更鲜明的表现,让统治者认识到 问题的严重性。其中特别是对农民现实生活的贫困穷苦的描写,揭露性很强。第一节 批判性的政论散文自东汉中期王符写作潜夫论,到东汉后期,又出现仲长统的昌言、崔寔的政论、 荀悦的申鉴等著作,形成汉代第三代政论散文。这些著作既不像西汉前期以贾谊等人为 代表的第一代政论散文,

7、以总结历史教训、提供治政方案为中心命题,也不像西汉后期以谷 永等人为代表的第二代政论散文,从天人感应、阴阳灾异来推论政治的得失,而是具有尖锐 的批判性。它们可以说继承了桓谭、王充等人散文的理性精神和批判精神,但又已把批判的 对象从迷信思想转向更具体更广泛的社会现实问题。在风格方面,它们继承了汉代散文一直 在发展着的骈偶化传统,文章更为整齐工丽。王符用为他人兼为自身来解释“仁者”之心,虽不是什么新颖的思想,但在当时,却是对于 统治学说中关于抽象道德的美妙大言的一种挑战,并且也与东汉中期文人的个体意识的萌芽 有关。潜夫论的文风不像论衡那么平易明快,而是更加富于骈俪色彩,如交际篇 如下一节,即用两组

8、非常工整的对偶句构成东汉后期产生了更多的、批判性更强的政论文,其代表作家有仲长统。仲长统(18 0 2 2 0)字公理,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据后汉书本传说,他为人“倜傥,敢直言, 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可见是一个颇有个性的人物;又说他“每论说古 今时俗行事,恒发愤叹息,因著论名曰昌言,凡三十四篇,十余万言”。文中批判了豪门之奢侈,用的几乎完全是骈文。此外,仲长统的散文还表现出浓厚的个体意 识。东汉后期有名的政论家还有崔寔和荀悦。崔寔(生卒不详)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涿郡 安平(今属河北)人。据后汉书本传说,他于桓帝时“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 指切时要,言辩而确,当世称之。东汉后期的著名散文家还有蔡邕。蔡邕(13 3 192 )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 人,曾仕为左中郎将,故又称“蔡中郎”。有蔡中郎集。他是东汉后期散文的代表作家之 一,文章清丽典雅,开创了新的风气,在当时和后来均极受人重视。蔡邕的散文中也不乏批 判社会现实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