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5867888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近期全国多所学校出现聚集性疫情,暴露出了一些学校 在疫情防控中仍然存在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科学指导各级学 校和托幼机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压实校园主体责 任,有序落实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处置措施,组织专家认真梳 理了当前校园疫情防控常见风险点,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方案和当前疫情形势需要,对此前相关技术方案进行修 订调整,形成了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 五版)。修订后的技术方案,在进一步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 要求基础上,增加了校园常态化监测预警,细化完善了出现 疫情后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卫生保障要求。调整情况主要有:一是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

2、管理要求,根据不同学校环境 和师生来源特点,针对性落实校园出入管理、师生员工管理、 重点场所和区域管理、环境卫生整治、校内个人防护等措施, 着力防范疫情输入校园;二是增加校园常态化疫情监测预警,及时监测疫情形势 变化,严格实施人员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检和因病缺 课缺勤追踪登记等措施,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检测抽 检。如所在县(市、区、旗)发生疫情,要根据疫情扩散风核酸抽检,对安保、保洁、食堂等校园工作人员加强健康管 理和增加核酸检测频次。校(楼)门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 食堂工作人员等工作期间,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 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食堂工作人员还应当戴帽子和 穿工作服并保

3、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如出现疑似病症应 上报并及时就诊,不带病工作。学校所在县(市、区、旗) 范围内没有中高风险地区,师生上课时可不佩戴口罩。三、疫情监测与应急处置(一)关注疫情变化。及时关注学校所在辖区、全国其 他地区疫情形势变化。一旦学校所在地区发生本土疫情或新 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应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有 关要求,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果断采取应急处 置措施。(二)强化监测预警。学校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基础上,严格实施师生员工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检和 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措施,执行“日报告”“零 报告”制度。师生员工如在家期间出现疑似病症,应当立即

4、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后到医院就医,不得隐瞒病情,学 生家长应当及时报告班主任,教职员工在家发病就医应及时 告知学校,学校做好就医结果追踪登记工作。如在校期间出 现疑似病症,学校医务人员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严格按 照“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去定点医院就医,做好 就医结果追踪和登记。未设置卫生室的学校,应当就近联系 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处置并做好登记。一旦学校所在县(市、区、旗)发生疫情,要根据疫情 扩散风险加密核酸检测频次,提高师生核酸检测抽检比例, 推广使用抗原检测。期间学校食堂工作人员、保洁人员、校 (楼)门值守人员等工作人员每周开展核酸检测,可适当增 加抗原检测。假设出现抗原检测

5、阳性者,无论是否出现发热或 呼吸道等病症,均需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 南的要求,由急救中心转运至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 核酸检测。(三)快速处置疫情。如师生员工中有新冠肺炎确诊病 例、无病症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学校应当立即 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在2小时内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在属 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指导下,采取封闭管理、全员核 酸检测等处置措施,及时安排线上教学。校园出现疫情后,要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 配合做好校内传染源控制和管理,按照属地化原那么配合疾控 机构开展快速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分析研判,根据病 例轨迹和流调信息,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与风险

6、人员。 学校积极配合疾控机构等部门做好划定区域和风险场所的 先管控、再摸排,有序组织落实风险人员的转运、隔离管控、 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根据受污染的状况和风险采取 相应的环境和物体外表的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 毒,并做好校园内垃圾、粪便、污水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师生员工病愈或按期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按规定 完成居家健康监测与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返校。返校 时,学校要查验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证 明。(四)做好卫生保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卫生健康等部门加强对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责任落实, 认真排查辖区学校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 问题要立行立

7、改,及时跟踪整改到位。学校要加强应急处置 保障,对师生员工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 个到位“,妥善解决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 难,及时回应合理诉求和关切,在防疫提醒、生活和防疫物 资、医疗保障、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支持。险加密核酸检测频次,提高核酸检测抽检比例,鼓励增加抗 原检测,加强学校疫情早发现力度;三是细化完善疫情应急处置要求,如校园出现疫情后, 要立即完成常态化和应急机制转换,做好传染源控制和管 理、风险区域与风险人员划定管控,有序落实封闭管理、人 员转运、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环境消毒和垃圾处理等,确 保最短时间遏制疫情传播蔓延;四是对适龄人群疫苗接种工作提出要求

8、,坚持知情、同 意、自愿原那么,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 推进符合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加强免疫接种;五是强调做好师生员工人文关怀和服务保障,加强疫情 防控期间宣传引导和心理疏导,及时回应师生员工合理诉求 和关切;六是强调校园疫情防控的督导检查和风险排查,相关部 门安排专人定期检查评估,确保学校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到 实处。【正文】为指导中小学校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压实校园 防控主体责任,有序落实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处置措施,根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和当前疫情形势需要,对中小 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进行修订,形 本钱版方案。一、开学准备(一)组织要求。1

9、、提前筹划,做好开学准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 当地疫情风险等级和疫情防控形势,确定中小学校开学时 间,科学制定开学工作方案,提前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 活居住人员开学前连续14天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 居史或其他异常情况,周密安排师生员工有序返校。确保疫 情防控措施部署到位、应急预案到位、责任明确到位、人员 组织到位、设施完善到位、物资储藏到位、制度落实到位、 风险排查到位、检查催促到位。2、责任到人,确保工作落实。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 门责任、单位责任、家庭和个人责任,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 长是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各项 工作。多校址办学的学校,各校区指定责任人和联

10、络人,明 确工作职责,确保疫情防控和常规工作有序推进、落实落细。3、机制有效,保障防控效果。按照当地疫情形势和防 控规定,制定并动态优化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落 实预防新冠肺炎疫情等传染病防控“两案九制”的各项措施, 完善教育、卫生健康、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 对点”协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完善疫情防 控要求及各项方案,并在开学前对学校党政干部和教职员工 进行方案和预案专题培训。4、完善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学校开学前与公安机关、 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等做好对接,根据疫情形势进一步完善 学校应急预案,健全防范和处理机制,做到“点对点”“人 对人工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多

11、场景、实操性应急演练, 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迅速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启动 应急处置机制,各环节快速响应和应急措施到位,及时有效 应对突发情况。5、明确要求,确保顺利开学。低风险地区师生员工经 学校审核健康状况符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后即可返校。严格 落实属地对从境外、中高风险地区返校或其他特殊情况师生 员工的健康管理要求,返校前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 性证明。境外师生员工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时 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政策要求接受管理。6、加强宣传,做好健康教育。学校要及时发布或转发 国内外疫情形势和最新防控要求,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引导 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

12、成 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不到中高风险地 区,非必要不出省,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及共 同生活居住人员应主动向社区和学校报备,积极配合落实健 康管理规定。(二)保障要求。7、合理筹划,做好防疫物资储藏。学校根据师生员工 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做好口罩、消毒用品、洗手液、一次性 乳胶手套、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储藏,储藏数 量为不少于一个月使用量,安排专人管理,确保存放平安, 合理使用与清洁。做好消毒剂使用培训与记录,注意物品的 有效期。在校门口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和健康观察室,为入 校时出现疑似病症的人员提供临时处置场所。8、应接尽接,做好疫苗接种。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13、积 极配合当地卫生健康、疾控部门,做好符合接种条件适龄人 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和服务保障工作。坚持知情、同意、自 愿原那么,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对于 符合接种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进行1剂次同源加强免 疫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不可同时接受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 加强免疫接种。9、整治环境,保障学习生活平安。开学前对校园室内 外环境实施全面的环境卫生整治,做好垃圾清理,提前做好 教室、实验室、食堂、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 室(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场所彻底清洁和通风换气,对 校园内使用的空调通风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外表进行清洁 和预防性消毒。落实教育部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

14、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平安与营养 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 38号)要求, 开学前对学校食堂及学校饮水设备设施定期进行检查、清洁 消毒,饮水设备设施应取得行业检测、监测合格资质、确保 饮用水平安。及时更换已经损坏或陈旧的设备,检查学校食 堂食品原材料的平安性,开学前对食堂员工进行全面健康检 查,持证上岗。加强冷链食品包装、邮件包裹预防性消毒, 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10、配备人员,确保防疫工作落实到位。学校根据有关 规定按学生人员足额配备校医或保健医师,并定期对校医或 保健教师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 技能的培训、考核,确保开学后学校防

15、疫工作正常开展。二、开学后(一)重点环节管控。1、入校排查登记。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动态精准掌 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开学前连续14天的健康 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了解新冠肺炎病症,对于出 现疑似病症的人员,应当催促其及时就医、按规定流程处置。2、加强校园出入管理。全面把控所有进出校园通道, 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做到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人 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师生员工进校门需佩戴口罩,核验身 份并检测体温。来访人员还需验健康码、行程卡,并进行登 记,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入校时假设出现疑似病症,应当由专人带至临时等候区,测量体温,及时联系学生家长, 按规定流程处置。(二

16、)入校后管控。3、落实主体责任。按照“两案九制”中的传染病防控 制度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压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 落实各项防控措施。4、做好健康管理。坚持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运用信息化手 段,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疫情 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完善学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 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档案,建立“一人一台账”,重点 监测师生员工有无疑似病症。多病共防,做好流感、诺如病 毒感染性腹泻、水痘等校园常见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 处置工作。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师生员工要密切追踪诊断结果 和病情进展。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做好登记台账。5、巡检重点区域。学校每日开展门卫室、教室、实验 室、办公室、食堂、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 (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巡 查,排查潜在风险,加强整改。做好学校室内外环境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