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室来我校视导汇报07.9.12.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5851762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室来我校视导汇报07.9.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市室来我校视导汇报07.9.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市室来我校视导汇报07.9.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市室来我校视导汇报07.9.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市室来我校视导汇报07.9.1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室来我校视导汇报07.9.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室来我校视导汇报07.9.1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倡人本化教改 全面提升育人品质 诸城市龙源学校各位领导:上午好!新学期开学以来,我们认真研究了李书记在全市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将优化学习过程、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人本化作为新学年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方位打造学生的素养,全面提升育人品质,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一、进一步优化课堂学习过程,使课堂教学改革人本化。早在一年前,我校提出并实践了“自主、合作、展示、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这一模式的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学困生的比重逐渐减少,部分班级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初中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

2、,对锻造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同一起点的教师在课改的道路上已经出现不均衡性,班级管理和成绩也出现较大差异,部分教师的课堂改革还处于最浅显的层次。新学期开始,我们提出了“完善、创新新课堂,将改革引向深入”的课堂改革口号,要求以各名师工作室为龙头,注重总结和反思,做到个性和共性的结合,将课堂改革归复于理性!1、开展深度调研,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深刻反思!在课改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勇往直前,在课改的道路上逐渐走向深入,并带动了班级管理、个人教学成绩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比如张桂富、吴连中等老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小组管理经验和课堂驾驭技巧;但也有些教师知难而退,又走了

3、回头路;有些教师浅尝辄止,课改浮在面上,没有产生实际效果。针对这种不均衡现象,我们认为对课改的反思和总结至关重要!开学初,学校重新构建了名师工作室,将那些在课改过程中思路清晰、成效显著的教师推选为各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以名师工作室为核心,在9月中旬开展“我的课改我反思”活动,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列举自己在教学中的无效和低能环节,并形成反思总结,各科名师工作室进行汇总,学校课程部统一汇总形成学习材料。在反思过程中,要求各名师主持人带领同组教师特别针对李书记讲话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教师的教能否代替学生的学”、“满堂灌体现了教师的辛勤还是懒惰”、“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什么“、“谁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4、、“把问题留在课后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好成绩究竟是怎么来得?”。通过这次发反思、大讨论活动,促进那些对课改拖沓、敷衍的教师重新修订教改思路,全校教师达成共识,以新的精神重新投入到课改中来!2、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的“自学、合作、展示、反思”教学模式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过了实践的验证。新学期,我们将针对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进行重新修订,努力使之进一步深化、提升。学校课程部组成以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各类能手、特级教师等典型人物组成的攻关小组,针对赛讲中所发现的问题、闪光点,对原有教学模式重新修订,力图使之更加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以此将我校的课堂改革引向深入!3、继续

5、深入开展“周一校长进课堂当一天学生”的活动,引领课堂教学改革走向规范和深入。上学期,我校开展周一校长听课日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校长进课堂,以参与者和研究者的身份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校长们立即召开调度会,针对个别教师仍然存在的穿新鞋走老路、改革意识不强、淡化教学常规等问题进行分析、调度和落实,更便于从实践层面引领学校课堂改革走向深入。新学期我们仍将深入开展该活动,改以前的轮流在各班听课为每周一选择一个班级全天听课活动,倡导校长、副校长深入到班级当一天学生,与学生、老师们一道研究课改,研究班级管理,研究学生的养成教育,深入第一线倾听来自学生

6、对课改、教师和学校的呼声。4、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遵循李书记的讲话精神,新学期我们将开展“树标、学标、达标”活动,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课程部结合校长听课日活动,组织开展“赛课活动”。10月份将组织第一轮“赛课”,改轮为“树标”课,由名师工作室牵头组织,学校校长、副校长、各中心主任随机参与,通过第一轮的“赛课”,以学科为单位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各学科的一等奖为本学期的“树标”教师。12月份开展第二轮“赛讲”活动,本着教师自愿报名参与的原则,该轮“赛课”为全校教师参与听课,集中时间、地点,要求全校教师都参与听评课,打破学科界限,评选出校级“赛课”一二三等奖,所选拔出的一等奖将参加诸城市的赛课

7、活动。在本学期的赛课活动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也要参加赛讲活动。()5、成立师生发展研究中心,发现典型,推介榜样,搭建高层次的交流平台。针对学校督导部的日常督察以及校长听课日发现的典型,将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改革、学校重大活动等涌现出的典型作为研究课题,由师生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专人进行调查、访谈,撰写材料,在学校校报上推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吴连中老师的班级管理经验、臧梅老师的教学神话、张桂富老师的改革经验给老师们提供了更切合实际的经验,带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二、突出主题活动的经常性和系统性,全面锻造学生的素养。新学年,我校将在非毕业班的学习习惯、音体美教学、主题教育、各项活动和教学常规

8、等方面下大力气。学校将结合教育局对我校初中小学各项质量分析量表的得分情况,找出差距,明确方向,在今后工作中有的放矢,不断深化完善,使之成为我们的常规工作、自觉行为。同时,把“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小组多元合作均分制”的实施、“三三制”学用结合工程落到实处,课程部负责出台方案,学校督导部将其纳入新学年的专项督导检查。1、深入开展两大主题系列活动学校由课程部总负责,并确定“风华少年”和“科技小能手”两大系列活动的具体负责人。将两大系列活动的成果和学校音体美教师、学校课程部负责人的目标完成率直接挂靠,使这两项活动切实列入学校教学常规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提高,学校每月一汇总评比,

9、每学期一总结,学期末由课程部牵头组织科技作品展览会、风采少年展示会两个大型节目,为在两大系列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将此两项活动引向深入!2、全面推进教学竞赛活动。新学期我校对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数理化生、英语、计算机、音体美等竞赛力争走在前头、未雨绸缪。早发现苗子、早进行培养、早开展辅导,力争在各项竞赛中再创佳绩。同时,在校内积极开展语文阅读写作竞赛(将龙源文化、龙源晨读、经典诗文背读等内容列入其中)、地理、历史、政治学科知识竞赛,同样设立校内一二三等奖和辅导教师奖,与参加县级竞赛获奖一样纳入量化考核。以此为更多的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全方位锻造学生的素养。3、持续抓好学生养成教育

10、活动。我们将九月份作为养成教育月,由学校学生部负责出台方案、内容、量化指标、评估细则等。从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指导培养。我校七、八年级在开学初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军训,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坐姿、站姿等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各班由班主任负责带领学生学习教研室下发的养成教育专题片,并将结合开展名师、名生讲座、报告会,为师生开展活动提供支持。学校还将加大评价和检查力度,把习惯养成作为教学的一项常规来检查,既查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查行为习惯;既查起始年级,也查其他年级;既在平日检查,也在其他活动甚至考试命题中进行检查。检查成绩作为考核级部的重要依据,纳入级部评比、班级评比的重要依据

11、,纳入分管领导、班主任、包班教师量化,以此推动该项活动的开展。4、借鉴我校实际,推进“小组多元合作均分制”。鉴于我校在小组合作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路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们在推介“小组多元合作均分制”方面将考虑到与我校实际进行有机结合,深化小组合作内容,扩大合作领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单一的课堂学习到各项常规的学习、实践活动以及习惯养成和学生自我管理等多元领域扩展,达到与我校实际的有机结合。5、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创设有效的教学氛围。(1)进一步优化导学稿的编写工作:学校在新学期已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牵头对新学期导学稿的编写工作进行了分工并作了很大修订,该项工作即将完成交付使用。(2)开好阅

12、读课:我们在三个年级同时开设了英语和语文阅读欣赏课,由专任教师任课,教材就是我们自己所编写的阅读教材,初期反应非常不错,学校课程部和督导部对此进行了专门的问卷调查,学生们普遍反应很有收获,对两本校本教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开设阅读课的同时,我们还允许学生到图书室自行借阅图书进行阅读。()(4)开好主题班会,举办各种主题的报告会活动:三月中旬学校组织了尊廉崇杰演讲比赛,三月下旬请法院的赵庭长来学校举办法制教育报告,学校还将利用每周的主题班会开展主题演讲等活动,学期末学校将举办读书报告会,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心情散记、阅历哲思以报告的形式汇报给同学们,从各个层面锻造学生的人文素养。6、创设教学环境,

1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1)开展五个三分钟活动:为了给学生搭建活动、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新学期开学后,我们开展了五个三分钟活动:三分钟唱歌、三分钟背诵、三分钟英语、三分钟朗诵、三分钟宣誓,利用早操、早读、上午、中午、晚上课前三分钟边角余料的时间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既活跃了学生的生活,又没有浪费时间,更提升了学生的素质。(2)学校将开设英语节、语文读书报告会、数学小论文等活动,由学校名师工作室具体负责执行。各项活动的进行本着先由班级再到级部最后到学校层层选拔的原则,为落实三三制进一步搭建平台。三、以艺体教育为突破口,积极探索集体教育环境下的个性发展 1、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快乐大课间活动

14、坚决贯彻五落实六到位。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具体可分为体操类、舞蹈类、身体素质练习类、趣味游戏、特色活动项目等六类项目,各班按照场地、器材的情况,根据不同季节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统筹安排。要求强调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仅关注活动的形式,更要注重健身的实效性。学校在大课间活动中设置了伴奏音乐,使艺体相辅相成。同时我校还利用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培养体育特长生。组建学校乒乓球中心队和篮球中心队。由各级部体育教师挑选,挑选出的篮球队员不参加班内大课间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在篮球场地训练。2、开展教师每天一小时健身活动。利用每天上午、下午的大课间活动和每天下午第四节课时间安排教师的一小时健身活动。活动

15、内容多为有氧运动,器材由学校统一购置,分发到各分部。这项活动的开展,锻炼了体质,很好地改变了教师的精神风貌。3、开展艺术节竞赛活动,推动艺术教育的蓬勃开展。我校确定10月份为科技节,配合科技小能手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11月份为艺术节,配合学校的风华少年主题活动,12月份为龙源之光系列活动。利用节日集中开展竞赛活动。所有比赛都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全班同学必须人人参加,学校出比赛项目,学生自愿报名,利用音体美等课先行开展;第二步以分部为单位比赛;第三步以学校为单位比赛。各场比赛评委、计分员均为学生评委。各班班长和音体美课代表确定评委并制定比赛规则逐个同学评分。其他比赛所表演节目以各分级部为单位互换学生评委定时定点比赛评分。最后再汇集到学校进行集体展示。 各位校长,课堂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以上所讲的是我校的一些粗浅地做法,愿和大家一起探讨,一起实践,如有不当之处,欢迎同志们提出宝贵的意见!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