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片区2023学年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5847285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片区2023学年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片区2023学年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片区2023学年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片区2023学年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片区2023学年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片区2023学年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福田片区2023学年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为制得太阳能燃料(合成气),科学家用镍基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O2=CO2+H2OB镍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C太阳能燃料主要成分是CO和H2D上述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2以下的变化曲线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接

2、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B向pH=3的稀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C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钠溶液D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3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新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4糖可溶于水,且热水溶解比冷水快,这一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5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的铁10g与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5.

3、4g,则杂质的质量为()A4.6B4.4gC2.8gD5.6g6现有下列方法:蒸发、用石蕊试液、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用硝酸银溶液、导电性实验,其中可用于区别食盐水和蒸馏水是ABCD7下列选项中涉及的原理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B用烧碱溶液除去二氧化碳C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变黑D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汽水8门捷列夫说:“观察是第一步, 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用石墨做导电性实验灯泡会亮,改用6B铅笔芯做实验灯泡不亮B铜丝放在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固体颜色由黑

4、色变成红色9面粉厂车间应该张贴的标志是ABCD10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钠原子核外有一个电子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D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25时,向盛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充分溶解后,甲、乙还有剩余,丙全部溶解。然后将三支试管加入盛有80水的烧杯中,甲没有明显变化,乙全部溶解,丙有固体析出。如图1所示。请回答:烧杯里的三个试管中,_(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图2中能表示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选填“a”、“b”或“c

5、”)。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最少的是_(选填“甲”、“乙”或“丙”)。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如表是国家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界定标准。饮酒驾车 20mg/100mL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mg/100mL醉酒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合量80mg/100mL白酒、酒精和啤酒中均含有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饮酒后酒精可进入人体血液中。回答下列问题:乙醇分子中碳、氢、氧各原子个数比为_,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结果精确到0.1%)。饮酒会使人的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某人饮酒后驾车

6、,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10mL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3mg,属于_驾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 铁和稀硫酸反应:_。14根据如图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温度为_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乙、丙三种物质中,_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t3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甲物质,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分别将100g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_(填字母)A 甲、丙都是饱和溶液B 所含溶剂质量:甲丙C 溶液的质量:甲丙D 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

7、3分)15小兰用图示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2的集气瓶(甲)中注入过量的NaOH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不考虑微溶物)向甲中注入NaOH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乙中液体_,且甲中的液体变浑浊。上述现象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后将甲中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小兰欲探究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成分:小兰分析得出无色滤液中一定含_。(填化学式)无色滤液中还含有哪些溶质?Na2CO3; CaCl2; CaCl2和Na2CO3; 无其他溶质。小兰认为猜想_定不正确。(填数字番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

8、试管中,滴加少量_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_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实验交流)小梅将步骤中盐酸改为少量进行实验,没有观察到气泡(其他步骤和现象不变),小梅认为猜想成立,你认为小梅的判断是否正确?请简述原因_。16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氯气溶于水部分以Cl2分子存在于溶液中,部分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产物中,次氯酸HClO是一种弱酸氯气溶于水所得溶液称为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颜料的滤纸)放入氯水中,品红试纸褪色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成套装置图,请填空:仪器X的名称是:_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看,装置甲属于_型气体发生装置氯气在装置丁中被收集,其收集方

9、法为_,装置戊中可得到氯水晓红对“氯水使品红试纸褪色”产生兴趣,她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来完成:氯水中的什么成分使品红试纸褪色?猜想1: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试纸褪色;猜想2:氯水中的Cl2使品红试纸褪色;猜想3: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试纸褪色;猜想4:氯水中的_(填化学式)使品红试纸褪色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结 论把品红试纸放入水中_猜想1不成立把品红试纸放入干燥的氯气中试纸不褪色猜想2不成立_试纸不褪色猜想3不成立(结 论)学习小组通过讨论,找到了氯水中使品红试纸褪色的物质向氯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

10、20分)1、A【答案解析】A、反应是甲烷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故选项说法错误。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转化过程知,太阳能燃料(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CO 和H2,故选项说法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2、D【答案解析】A、在没加入硝酸钾固体前,该溶液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能是0,故A错;B、向pH=3的稀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因为水的pH值7,所以加水后pH值不可能大于7,故B错;C、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完毕沉淀就不再增加,最后应改成横线,故C错;D、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

11、别加入过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铝产生的氢气要比镁产生的氢气多,所以铝在上边,又因为镁比铝活泼,所以镁反应的速度快,铝最先到达最高点,故D正确.故选D3、D【答案解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也就是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如何制取该物质,怎样使其服务于社会,如何做才能不污染环境,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由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化石燃料污染环境很严重,所以化学在研究开发一些新能源,制取一些新材料。生命过程探索也是离不开我们化学研制出的物质。故选D。4、D【答案解析】A、糖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糖可溶于水,是分子不停地运动的结果,故能说明;B、糖可溶

12、于水,说明水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隔,故能说明;C、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糖分子运动越快,故能说明;D、糖溶于水时,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与分子的化学性质无关,故不能说明。故选D。5、B【答案解析】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题目详解】设铁的质量为x 则杂质的质量为 故选B。6、D【答案解析】蒸发后食盐水有固体剩余,蒸馏水没有,故正确;石蕊试液在食盐水和蒸馏水中都不变色,不能别食盐水和蒸馏水,错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能观察到离子,不能进行鉴别,故错误;硝酸银和食盐水水生产沉淀,和蒸馏水没有现象,可以鉴别,故正确;溶液导电依靠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食盐水中有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

13、,蒸馏水中不存在离子,不能导电,能鉴别开,故正确;故选D。 7、A【答案解析】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用烧碱除去二氧化碳,是因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成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8、C【答案解析】A、石墨具有良

14、好的导电性,用石墨做导电性实验灯泡会亮,6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改用6B铅笔芯做实验灯泡也会亮,选项A不正确;B、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铜丝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所以不会出现铜丝放在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的现象,选项B不正确;C、硫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因此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C正确;D、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粉末状的铁呈黑色,因此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现象应该是:固体颜色由红棕色变成黑色,选项D不正确。故选C。9、B【答案解析】根据面粉厂车间需要贴禁止烟火,所以一个圆圈中间一根点燃的火柴上画了一斜线,表示的是禁止烟火,故B正确。故选:B。10、D【答案解析】A、可以根据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4,属于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