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_齐鲁夹谷之会全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584556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左传_齐鲁夹谷之会全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左传_齐鲁夹谷之会全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左传_齐鲁夹谷之会全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左传_齐鲁夹谷之会全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左传_齐鲁夹谷之会全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左传_齐鲁夹谷之会全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左传_齐鲁夹谷之会全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左传齐鲁夹谷之会全文齐鲁夹谷之会(定公十年)-圣人知礼而有勇【原文】十年春,及齐平。夏,公会齐侯于祝其(1),实夹谷。孔丘相(2)。犁弥言于齐侯日 (3):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4),必得志焉。 齐侯 从之。 孔丘以公退,日: 士兵之(5)!两君和好,而裔夷之俘以兵 乱之(6),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 兵不倡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7),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 齐侯闻之,遽辟之(8)。将盟,齐人加于载书曰(9):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 者(10),有加此盟!孔丘使兹无还揖(11),对日: 而不反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12),亦如之!齐侯将享

2、公。孔丘谓梁丘据曰(13):齐、鲁之故(14),吾之何 不闻焉?事即成矣,而又享之,是勤执事也。且牺、象不出门 (15), 嘉乐不野合(16)。飨而既具(17),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枇稗也(18)。 用枇稗,君辱;弃礼,名恶。子盍图之!夫享,所以昭得也 (19)。 不昭,不如 其已也。 乃不果享(20)。齐人来归郛、春瞿、龟阴之田(21)【注释】(1)公:指鲁定公。齐侯:指齐景公。祝其:即夹谷,地名,在今山东莱芜 夹谷峪。(2)相:担任候相,负责主持会议仪节。(3)犁弥: 齐国大夫。(4)莱:诸侯国名,姜姓,在今山东黄县,被齐国灭掉。(5) 士兵之:命令士兵们拿起 武器冲上去。(6)裔夷:华

3、夏地域以外的 民族。(7)倡:同 逼。倡好:逼迫友好。愆:伤害。(8)遽(ju):迅 速,紧急。辟:同避。(9)载书:盟约。(10)竟:同境。出竟: 指出境作战。(11)兹无还:鲁国的大夫。(12)共:同:供。共命: 供给齐国之命。(13)梁求据:齐景公的宠臣。(14)故:从前的典章制 度。(15)牺、象:即牺尊、象尊,都是古时的酒器,外形像兽形。不出门:意思是只在朝会和庙 堂使用。(16)嘉乐:指钟、磬等乐器。(17)具:齐备。(18)枇(bi):不饱满的谷物。稗(bai):像禾的杂草。(19)昭:发 扬光大。(20)果:实现。(21)军B (yun)、tl(huan)、龟阴:都是鲁国 的邑

4、名,全在汶水的北岸,即 汶阳之田。【译文】鲁定公十年春天,鲁国同齐国讲和。夏天,鲁定公和齐景公在祝其会见,祝其实际上就是夹谷。孔 子担任候相。犁弥对 齐景公说:孔丘懂得礼仪,但是没有勇气,如果派莱人用武力劫持鲁侯, 一定能够如愿。齐景公听从了犁弥的话。 孔子带着鲁定公往后退,并说: 士兵们快拿起武器冲上去! 两国国 君友好会见,而华夏之地以外的夷人俘虏却用武力来捣乱, 这不是齐 国国君命令诸侯会合的本意。华夏 以外的人不得图谋中原, 夷人不 得触犯盟会,武力不能逼迫友好。这样做对神灵是不吉祥的,对德行 也是伤害,对人却是丧失礼仪,国君一定不会这样做。齐景公听了这番话后,急忙叫 莱人避开。即将举

5、行盟誓时,齐国人在盟书上加上了这样的话:一旦齐国军队出境作战, 鲁国如果不派三百辆兵车跟随我们,就按此盟誓惩 罚。孔子让兹作揖回答说: 如果你们不归还我们汶水北岸的土地, 却要让我们供给齐国的所需,也要按盟约惩罚。齐景公准备设享礼款待鲁定公。孔子对梁丘据说: 齐国和鲁国 从前的典礼制度,您怎么没听说过呢?盟会的事已经结束了,而又 没有设享礼款待,这是让办事人 辛苦了。再说牺尊和象尊不出国门, 钟磬不能野外合奏设享礼而全部具备牺象钟磬, 这是抛弃了礼仪;如 果这些东西不备齐,那就像用枇稗来款待,是国君的耻辱;抛弃礼仪 则名声不好。您为什么不好好考虑一下呢?享礼是用来发扬光大德行 的。不能发扬光大

6、,还不如不举行。结果齐景公没有举行享礼。冬天,齐国人向鲁国归还了郛邑、璀邑和龟阴邑的土地。【读解】犁弥以为孔子 知礼而无勇,实在是大大的看错了人。孔子何 许人也?大成至圣先师,岂会像蓬蒿之辈所估量的!可惜那时的人都瞎了眼,有眼不识泰山,竟然轻*、冷遇咱们的圣人。如果不是这 样,孔夫子在春秋末年的日子要好过的多 。尽管他的日子也不算差, 能够经常有肉吃,多亏他在学园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孔子的人格和思想的光辉,是人们后来逐渐认识到的他不仅提 出了仁、义、礼、智、信的学说,而且自己躬行实践,为子子孙孙树 立了典范。这个故事中,孔子大义凛然,与妄自尊大、恃强凌弱的齐国军臣针锋相对,的确让我们肃然起敬,

7、油然而生景仰之情。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孔夫子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 力,竟然以言辞喝退夷人他凭的是什么?凭的是君子心中的浩然正 气,是心中对道义的坚定的信念。能够如此,死又有什么可怕?即使做了刀下鬼,精神也依然如苍松翠柏,万古长青。正如他老人家所 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不,他在危难之际掩护鲁侯,喝退众夷兵,不是为他自己的言论作了最好的注解吗?至于动武之外的雕虫小技,就是不在圣人的话下,只需凭三寸 不烂之舌,便可一锤定音,使对手低头称服,不敢再有所造次。孔子对付齐国军臣无礼的事迹,给我们以巨大的启发。那些外 表上貌似强大、不可一世、骄横跋扈的人,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 没有三头六臂,内心很虚弱,只有凭借恐吓、强权、阴谋来获取不义 之财。因此对付他们并不太难,最简单最有效得到方法,是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绝不在关键时刻表现出软弱,首先在心理和气势上战胜对 手,其他的便是水到渠成了。但是这也不是闹着玩的儿戏。内心空虚,没有道义、真理的依凭,只有表面上的强硬,那就成了蛮横,内心充实,才会有外部行为 上的光辉。孔子的勇气来自哪里? 来自他的 知礼 有勇 是 知礼 的 自然和必然的结果,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所以,切莫忘记了这个 教训:知礼而有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