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超常发挥不可告人的10大秘诀.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584197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超常发挥不可告人的10大秘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超常发挥不可告人的10大秘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超常发挥不可告人的10大秘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超常发挥不可告人的10大秘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超常发挥不可告人的10大秘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超常发挥不可告人的10大秘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超常发挥不可告人的10大秘诀.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超常发挥不可告人的10大秘诀一、强化自信不管你现在是成绩拔尖,还是跟别人有一定差距,千万别忘了每天都带着信心起床。不论个人情况怎样,每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的同学基础扎实根底深,不论高考如何变,都能游刃有余;有的同学思维灵活敏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理解能力强,对考创新的活题尤为适应;有的同学阅读面广,视野开拓,心理素质好,抗挫能力强,善于超水平发挥。不管怎样,在高考前夕,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过多自我责备,要多看、多想、多忆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激发自信心。二、优化情绪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生活中,情绪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象染色剂,使人的学习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

2、老婆婆非常疼爱她的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均为小贩,一个卖雨伞,一个卖布鞋,这个婆婆晴天担心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整天哭泣,雨天又担心小女儿的布鞋卖不出去,又整天泪流。街邻叫她哭婆婆。后来一位先生开启她说:“我为你感到高兴。晴天您的大女儿的伞卖得好,雨天小女儿的鞋卖得俏。”婆婆听后,脸色马上转阴为晴,由哭到笑,街邻又叫她笑婆婆。哭婆婆变为笑婆婆的故事说明:同一件事,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情绪就不同,结果就两样。在迎考复习和高考中,要学会转移情绪,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在情绪紧张的时候,听听轻音乐,哼哼小调,或伸伸手,弯弯腰,摇摇脖子,扭扭屁股;或漫步户外,看看云霞,听听蛙声;或与同学聊聊天,讲讲趣

3、事,幽默幽默。考场上可做做深呼吸、望望窗外。通过这些,调节了心理,优化了情绪。三、自我减压临考前降低心理预期目标,不要老想着一定要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要知道高考大学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并不是全部。只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就是胜利。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复习与考试,对进入最佳状态关系很大。若把复习与考试看成一种挑战,会激发自己很快进入状态;把它看成一种锻炼,会以平和的心态投入;把它看成一次机会,会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四、自我质辩自我质辩是心态自我调整的良方之一。比如,有“离高考越近,便越担心自己能力”的忧虑的同学,不妨进行如下自我质辩:自问:这种担心必要吗?自答:毫无必要,平时自己

4、一向学习认真,虽不十分优秀,但只要认真做好考前准备,正常发挥,这次考试完全可以考好,根本不必为这无端的担心而苦恼。又问:这种担心有利吗?自答:没有,它有百害无一利,它松懈人的斗志,转移人注意目标,若不及早排除,到考后将悔之晚矣。再问:我该怎么办呢?自答:最要紧的是对考试充满自信,要有条不紊的地组织复习,扎扎实实地做好考前准备。通过这样自我质辩,心中的担忧也就化解了。五、积极暗示积极暗示能强化自己的信心,消除烦恼。消极暗示会降低人的信心,徒增忧心。考生在考前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积极暗示,自我打气。“我行,我一定行”。“我潜力大”。“我进步大”。“我喜欢挑战”。如遇到自己实在解不出的题难题也不

5、要忧心忡忡。从狐狸吃葡萄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启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并不是“自欺欺人”,而是“聪明过人”之处。面对一颗自己确实吃不到的葡萄,与其在架下上窜下跳白费力,还不如说这颗葡萄是酸的,另找甜的自己熟悉的、力所能及的,以长补短,同样可以成功。通过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驱散忧郁,克服怯懦,恢复自信,激发兴奋点,把自己的心态、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六、潜心每一步淡化对高考的神圣感与高不可攀感,集中注意力关注如何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瓦伦达是美国著名的钢索杂技演员,人在离地几十米的高空走钢索,没任何安全保护措施,险象可想而知。但瓦伦达毫不畏惧,每战必胜。有人问他成功的决窍,他说:“我

6、走钢索时,从不想到目的地,只想走钢索这一件事,专心致志走好每一步,不管得失。”后来心理学把这种专注于做自己的事,不为其他杂念所动的心理现象称为“瓦伦达心态”。考生要想获得成功,就应有这种瓦伦达心态。在应对高考时不要把问题想得太复杂和困难了,不要无端地给自己预设困难,让自己还没开始就先怯场了。只要你别把高考它看得那样神圣,那样高不可攀,你学习起来、应对起来就会轻松多了。其实,每一个同学从入学开始,每天都在为高考作准备,每天都在一步步走近高考。六月的高考只是一次比较大一点的检测而已。七、正常作息考前保证充足睡眠,蓄精养锐去迎接高考是非常必要的。挑灯夜战,以牺牲睡眠时间去进行题海战术是得不偿失时。殊

7、不知题目浩如烟海,你再做一年、两年也做不完。头天睡眠不足,第二天大脑就处于半休眠状态,思维就处于抑制状态,结果复习无效率,考试就发呆。但也不能走另一极端,认为考前要松手大休一周,停止复习,专调心态,这也会适得其反。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如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紧张思维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紧张的工作学习。如果突然停下无事可干,原来的生物钟就会打乱,心理模式就无从所适,考生会产生失落、不安和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所以考生在考前还是按原来正常的作息时间作息。八、笑对考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情与人内心体验是相互促进的。笑与自信的体验是一致的,相互促进的,充满信心使人微笑,微笑使人

8、增强信心。考前与考中微笑,内心就会自然滋长自信的体验。考场遇到同学面带微笑,打打招呼就会相互鼓励,遇到监考老师面带微笑,主动问好,老师也自然向考生问好,这样在不经意中就消失对考场的陌生感、紧张感,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九、坦对现实既然参加较大的考试都有一点紧张,那就面对现实,坦然面对考场。四川理科状元张力以688分考入北大,他说:“我在考试时有点紧张,但是我想,这样的考试每个人都会紧张,谁在考试时调整得快,谁就能考得更好。结果,我坦然面对紧张,我得到超常发挥。”所以当你进入高考考场感到有些紧张时,不要过分在意,不妨提醒自己,这是完全正常的,高考状元也紧张,相信紧张很快就会过去。考前睡得着是好事,

9、睡不着是常事,也要坦然对待。因为紧张,夜不能寐的事情是常有的。这时最可怕的不是没睡好,而是因为没睡好而带来的失败心理这回我完了。十七、八岁,正是人生中身体机能最好的时候,即使一夜失眠,对第二天的考试也影响不大,而影响大的倒是自己先乱了方寸,恐惧害怕。十、保持平常心无论最终考试结果如何,都请同学们保持一颗平常心,古训道:“勿以物喜、勿以己卑”,如果考试成绩理想,那么就要为即将展开的大学生活做准备,提前学习大学课程或者背诵大学英语词汇等,争取在大学校园里做个佼佼者;而对于没有拿到理想分数的同学们,也不要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应该尽快从悲伤失望的情绪中走出来,分析整个高考复习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以备来

10、年再战。总之,保持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那么无论你将来遇到什么样的顺境或逆境,都能够泰然处之,并且最终一定能够收获人生最美好的果实。高考冲刺阶段文综复习方法及答题策略政治每天做题30分钟指导老师:市三十六中政治教师 陈友冲刺建议:考前一周,回归课本最重要。考前重温课本,及时补充遗漏的知识点,对比自己常用的知识和教材中“原汁原味”的知识有无出入,及时纠正,避免答题失误。重温错题集,有针对性地克服易犯错误。建议考生每天保证30分钟做题时间,完成适量新题,保持手感。同时完成2至3套真题,适应高考试题难度,对考题能整体把握。答题策略:文科综合考试时间紧张,建议在政治科目上有优势的同学

11、可先完成该科目试题,为其他两门科目保留足够时间。高考政治主观题得分率较低,建议学生认真做好选择题,能得分的题目不要丢分。完成主观题时,建议慢审题,快做题,认真读题,避免答非所问。答案简明扼要,要点化,保证基本知识点不遗漏。历史答题时关注出题意图指导老师:襄樊四中历史教师肖利军冲刺建议:考前最后几天,建议考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复习课本的主干知识和遗漏的边角知识上。对已经做过的试卷,建议对答案做认真分析。对老师总结的热点问题,要利用最后的时间再过一遍。答题策略:考生要树立全省考生面对的试题都一样,我不会做,别人也不一定会做的自信,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答题时,遵循先易后难原则。审题时,要关注出题意图,将

12、每道题的限定词、考查角度都标注出来。地理见到新图表切勿干着急指导老师:襄樊五中地理教师朱芙蓉冲刺建议:冲刺阶段的复习以基础知识为主,根据个人自身情况,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突破。对照错题,查漏补缺。最后几天,考生可适当每天做一些题目,时间在50分钟左右。根据个人情况,每2天做一次题也可以,保持答题手感。答题策略:平常考试中,考生因错别字失分较多,高考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不要丢冤枉分。综合题中,学生答非所问的情况较多,说明审题不严。高考考场上,考生一定要把题目多读几遍。地理试题中涉及的图表、材料较多,很多都是考生平常未曾见过的新颖材料。考生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着急,因为任何题目的落脚点都是课本中的基础知

13、识。往届高考“状元”透露备考心得 2008年全省理科状元邓迪:心态平和才能发挥应有水平状元档案:邓迪,1990年9月出生,初中就读于仙桃三中,高中考入武钢三中理科实验班。2008年以710分的总分(语文127、数学150、英语141、理综292)考入北京大学,这也是近年我省高考理科最高分。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数学系。昨日下午,远在北京的邓迪,以电话加QQ的方式接受了记者的远程采访。临考前看弱项习题找感觉数学考了满分的邓迪,自称语文是自己的相对弱项。他说,高考前,最后几天他基本没有做语文题,而是看语文习题,特别是自己曾做错过的题目。他建议考生们,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看些来不及做的新题。最后看

14、这些题,是不是为了猜题?邓迪说,高考蒙题的可能性太小了,“不要指望碰运气,看题的目的主要是找感觉,储备一种解题的思路”。心态平和才能发挥应有水平临考前最后一个星期是什么心态?邓迪用“休闲”两个字来形容。邓迪说,他考前每天必做的事情是看报纸,这是他高中三年养成的习惯,到考试的时候也不例外。而考前几天,他则更重视看时事新闻。他建议今年的考生们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其实最后这几天能改变的东西肯定是有限的,主要是发挥自己已经有的水平,考试的时候不要患得患失,按平时做题的思路以及习惯去做就可以了。”他说,数学是他的强项,考这门课时,时间很紧张,全部题刚做完就已经到考试结束时间了,根本没时间检查。他认为,

15、数学得了满分,就是得益于自己按以前做题的思路做题。“状元”也有最低标准如果高考失利怎么办?这个问题,“状元”邓迪坦言,他在高考前也想过。尽管各科成绩拔尖,但邓迪也为“失利后的自己”规划好了人生。“我想的是,万一失利了,后面的路怎么走看考的情况而定,但我给了自己一个底线,那就是不复读”。所以,他也建议大家不妨在考前给自己定个最低标准。华中大2009级湖北理科状元陈丽雯:总结丢分教训 避免非智力失分状元档案:陈丽雯,2009年毕业于武汉市第11中学,高考正常发挥,理科考了649分,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当年湖北新生中的“状元”,现就读于该校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本硕博直读)。回想去年此时,陈丽雯印象深刻,

16、“紧张、担忧,各种情绪都有”。因为考前复习方法得当,适度自我调节,所以高考那两天她一路顺当,稳定发挥。考前可适量做题到了5月下旬,老师基本不讲课,将时间全部给了考生,让他们自己复习,陈丽雯的考前学习方法就是文理兼备、穿插做题,练练手感。陈丽雯的弱项是语文和英语,于是考前她“临时抱佛脚”,着重看了需要强化记忆的知识点。然后就是看理科综合的错误点分析集,这是她与其他考生不同的一点,有些考生习惯积累错题集,陈丽雯则将失分原因集纳成册,考前看看可以避免高考非智力失分。另外,陈丽雯告诉记者,对于理科考生,考前可以适量做题,这样做的目的是练练手感,避免手生,既可以做以前做过的试卷,也可以做老师刚刚下发的模拟试题。父母表现别反常陈丽雯很感谢父母,虽然他们也紧张,但没在女儿面前表现出来。7日晚上,一家人在宾馆睡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