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学案.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5409816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中石兽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河中石兽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河中石兽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中石兽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中石兽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河中石兽 5 5-25-h 新授课 2班 级姓 名 徐春波 马秀菊 付广妍 12.5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读熟读懂课文,了解大意。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重点) 2、尝试翻译第一段,并背诵。(重点) 3、积累文言词汇。(难点)预习导学: 知 识 储 备文学常识填空: 河中石兽作者是 纪昀 ,字 晓岚 ,清代文学家,他学问渊博,在乾隆年间辑修四库全书。本文选自他晚年所作的文言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该书 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字 词 梳 理1、读准下列词语,并给加线字注音。圮( )于河 棹( )数小舟 曳铁钯( ) 木柿( ) 临河干( ) 湮( )没 啮( )

2、沙 溯( ) 欤 ( ) 据理臆断( )2、解释下列加线字 山门圮于河 二石兽并沉焉 棹数小舟 曳铁钯 是非木柿 湮于沙上 不亦颠乎 啮沙为坎穴 遂反溯流逆上 可据理臆断合作研讨 环节一 朗 读、评 读 (一)朗读课文,然后从读音、节奏、语气等方面互评。 环节二 尝 试 翻 译 (二) 疏通文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解决难懂的词语或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翻译第一段 。掌握重点语句:1、一寺临河干2、山门圮于河3、二石兽并沉焉4、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5、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环节三 快 速 背 诵 (三)比赛背诵第一段随堂检测 1、给加线

3、的字注音 木柿( ) 临河干( ) 湮( )没 啮( )沙 圮( )于河 棹( )数小舟 曳铁钯( ) 遂反( ) 溯流逆上 ( ) 可据理臆断( ) 2、 解释加线词义 山门圮于河 ( ) 二石兽并沉焉( ) 棹数小舟 ( ) 曳铁把 ( )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重点)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重点)3、整体感知课文,读懂几种寻求石兽的方法。(难点) 4、领会故事所阐明的道理,学会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处理事务。复习导学 1、背诵第一段 2、同桌互考第一段翻译合作研讨 环节一 尝 试 翻 译 疏通文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解决

4、难懂的词语或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翻译第二、三段 。掌握重点语句: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4、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环节二 文 本 探 究 探究问题 1、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文中讲到了寻找石兽的哪三种方法?结果怎样? 第一种: 到河下游找 结果 寻十余里,无迹 第二种: 在原地找 结果 竟不可得 第三种: 到河的上游去找 结果 果得于数里

5、外3、文中两次写了笑:“讲学家闻之笑之”、“老河兵闻之又笑之”,这两次“笑”各有什么含义? 讲学家的“笑”: 是嘲笑顺流而下寻找石兽的做法,说明讲学家自以为是,空有理论,是可笑的。 ; 老河兵的“笑”: 是嘲笑讲学家的认识错误,众人轻信讲学家的糊涂,说明老河兵阅历深广,有实践经验。 4、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办法?5、文章最后一句运用了那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启发意义? 表达方式:议论启示:事物是变化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实践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 环节三 快 速 背 诵 比赛背诵第二、三段随堂检测1、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代词指代的内容

6、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之”指代 寻石兽这件事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之”指代 石兽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山门圮于河(倒塌) B棹数小舟(划船) C、不亦颠乎(颠倒,即本末倒置) 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 3、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D )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找到石兽。) D.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 四种寻找方法:寻找经过人物寻找的地点结果第一种僧原地水中不可得第二种僧顺流而下无迹第三种讲学家原地沙下失败第四种老河兵求之于上流果得于数里外 第一种: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第二种: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第三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第四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